北京特殊地质隧道施工变形机理与对策分析

来源 :城市勘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北京西北山前地区某地铁竖井风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沉降值严重超标,发生多次风险预警和停工,并且出现了只要开挖则沉降速率就显著增大的现象,给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带来重大的风险.为研究其变形机理及总结应对措施,本文在精细化监测数据的指导下,综合施工方案及现场施工情况,经过深入的变形机理分析,发现了变形异常的主要原因为:施工遇到一种含水饱和软塑状态的粉质黏土特殊地层,具有遇水承载力极低、暴露时间较长易造成水分散失等特性.设计未考虑该地层的特殊性,也没有降水措施.施工过程中龙门吊直接安装在竖井锁口圈梁上,竖井格栅也没有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角锚杆等.由此造成该特殊地层中的格栅拱脚受力差、倒挂井壁初期支护与岩土面间摩擦力不足、渗水流砂等均造成结构自身及周边地层下沉变形异常.本文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对竖井进行周边降水及地面深孔注浆;对横通道进行掌子面深孔注浆,严格控制特殊地层软弱、支护结构与之不能协同工作的关键问题,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跑道真方位及磁方位测量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GPS技术及磁通门经纬仪实测跑道真北方位、磁北方位及磁偏角方法,介绍了方法的技术流程.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例,阐述方法实施的全过程,简便快捷地获取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本文的测量方法完全满足行业规范要求,较好地避免了跑道及其周边金属堆砌物对磁偏角测量的影响,对新建机场通航报批数据的采集及运营机场跑道方位的复核具有参考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贯通误差要求严格,而隧道长度及测量精度又对贯通精度起决定性影响,因此对长隧道施工,施工前及过程中对贯通误差进行分析及控制测量方案优化尤为关键.本文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实例,对丽-清区间地下导线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陀螺定向及双导线测量方法对隧道内导线方位角进行检核,确保了隧道的顺利贯通,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长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提供借鉴.
为利用无人机高效地完成室内影像采集任务,本文论述了一种利用场景三维模型信息,辅助无人机进行室内路径规划和位姿估计,引导无人机完成室内摄影任务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室内快速重建、基于实景三维的航线精细规划和室内无人机飞行控制.通过飞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说明该方法可以辅助无人机的室内飞行,修正航线偏差,提高无人机室内影像采集的能力.
随着省市县镇村国土空间规划的全面铺展,大比例尺地形图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以丘陵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立体测图技术结合的方法,完成地形地貌复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
地下管线是保障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地下管线的准确性对大型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常规的普查方法在精度和时效性上难以满足现有管线更新的要求,经过以车载激光扫描技术为主要测绘手段的全息测绘测试,可提高地下管线更新速度,及时捕捉管线变化,最后结合三维管线管理平台实现了地下管线的一体化更新.
基坑监测项目繁多,其中围护桩(墙)体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的监测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基坑工程的安全,监测控制指标的确定则是基坑监测的前提和标准.以肇庆市紫云大道升级改造工程隧道基坑监测为例,对实时监测的方案设计、监测技术和工程实践进行了应用和分析.通过对异常监测值预警等以期对城市建设中的地下工程施工开展监测、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顺利推进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面积的不断扩容,城镇的排水量不断加大.为了防止“管道淤堵,雨污混接,遇雨成泽”等现象的发生,工程交付前对排水管道的检测与评估成为重中之重.排水管道检测需对每一段管道进行检测,工作量大,成果文件多,全流程人工作业成本高昂且不利于各类成果的梳理与归纳.本文通过自主研发的App结合北京山维EPS软件平台的脚本开发功能,提出一种全流程数字化的检测方法,减少了人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提升城市排水管网维护成效,尽量避免堵塞、破损等问题进而引发的城市环境污染和内涝频现的目的,通过采用GIS和矢量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技术,结合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管道检测健康度数据和排水管网维护业务,研究排水管网健康度动态维护系统的建设内容及关键技术,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排水管网数据的安全使用,实现排水管网健康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业务全流程管理,为排水管网的高效维护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于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规划设计的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工作成果,运用EVS软件根据钻孔数据、监测数据、试验测试结果等资料,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的方法构建结构模型和属性模型,突出了滨海基岩型城市的地质特点,同时模型成果可积极参与建设项目全周期信息化管理中,提升地质工作效用.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均已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尤其对于部分特大城市,已探明的地下管线保有量非常巨大.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建、改建的地下工程加速了管线数量的增加.如何保持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现势性,是目前地下管线维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在上海中心城区地下管线年增长率4%的前提下,通过2016年~2018年三年时间的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地下管线数据维护流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地下管线数据维护工作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