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任内能访华吗?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4日菅直人出任日本首相后,一直疏于对外国事访问,除了当月赴加拿大参加G8峰会和G20峰会,9月出席联合国成立65周年特别峰会,10月前往布鲁塞尔出席亚欧峰会、到河内参加东亚峰会,11月出席釜山G20峰会,以及今年5月去法国多维尔参加G8峰会外,对美、中、俄等大国的访问都付诸阙如,尽管这些国家首脑都曾邀其来访。
  上海世博会期间,因前首相鸠山任内曾预定出席6月12日“日本馆日”活动,菅直人想代为出席,后考虑到该行程并未包括首脑会谈,作为新首相的首次出访“印象不够强烈”,遂作罢。菅直人在1984年曾经访华,与中国关系熟络,现任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也是他推荐上任的。据说现在菅首相考虑9月访美、10月访华、年底访俄,问题是他能否干那么久。
  7月5日,上任9天的“救灾复兴相”松本龙因两天前对岩手、宫城两县知事发表不恰当言论而辞职,成为菅内阁一年来第四名辞职的阁僚。反对党对菅的任命责任穷追猛打,执政党内逼宫势力也再度蠢动。自菅6月2日表明辞职意向以来,其办公室访客量便逐渐减少,而两院议员大会上也有人对他叫骂。但菅不为所动,若被逼急,不排除会以“去核电化”为争论点,解散众院提前大选。为防此举累及民主党,党内有人主张修改党章,解除其党首职。
  菅直人提出,自己的辞职条件是国会早日通过三法案。其中公债法案已一拖再拖,第二次补充预算案最快7月下旬成立,再生能源法案提出未久,未必能在8月底前过会。菅变相延长任期,又把诸事不举的责任推给反对党,更令“接班热门”财务相野田佳彦和“劝退派”党干事长冈田克也的支持率暴跌,目前接班人选出现前原诚司与枝野幸男分庭抗礼的态势。
  尽管美国已做好菅访美前下台的预案,但菅还是计划10月访华,在自己65岁生日之际出席北京辛亥百年盛典,并修复撞船后的中日关系。这种“苟且偷生”,的确需要很大魄力。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的国家主义思潮对国家权力、国家能力、国家理性推崇备至,对国家权力危及个人权利的危险却往往忽视,颇可担忧。国家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把国家作为保障公民权益的工具,认为国家自成目的,国家有其自身的理由,特别强调国家的强盛和国家能力的提升。国家主义由民族主义发展而来。因而,返观晚清以来的民族主义,颇有助于理解这种思潮的历史渊源。许纪霖、宋宏选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一书所收录余英时、张灏、沈松侨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劳师动众、伪造多国护照潜入海湾富国阿联酋,干掉负责向加沙走私伊朗武器的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不料暗杀过程被迪拜警方查悉,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摩萨德负责人达甘上了通缉榜。此事在巴勒斯坦被看作血债血还的一部分,在西方也波澜不惊,顶多是就以色列滥用双重国籍和伪造护照一事表示抗议,但在海湾国家却引发舆论围剿。  阿联酋石油和商业两条腿走路,外交中立,经过迪拜世界的破产风波后,对世态炎凉自有
希腊政府取缔了该国极右翼的金色黎明党,这引起了一个自冷战结束以来便似乎消失了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可以存在显然是反民主的政党吗?  平心而论,我们的社会自柏林墙倒塌以来便一直感受到威胁—但大部分来自外国恐怖分子—他们的意图不是组建政党和进入议会。那么,寻求在民主框架内参与竞争的极端主义政党应该被定为非法吗?还是说,这样对言论和结社自由作出限制,本身就破坏了我们的国家的政治框架?  最重要之处在于,这些
美国“拉丁美洲研究学会”历任13位会长及200多名现任会员的联名信函指出,拉美草根民众拒绝传统菁英的理由,和美国“大街”(Main Street)拒绝“华尔街”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呼吁奥巴马将拉美“新左”运动视为促进美国国内改革的重要参考。    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出席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后访问了巴西、古巴和委内瑞拉,其目的在破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梅氏除加
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9月16日开始了为期17天的访美之行,其间不仅与奥巴马、希拉里、潘基文等领导人举行会谈,还接受了美国颁发的国会金奖等荣誉奖项。而与此同时,缅甸社会改革的舵手总统吴登盛也于18日开启了中国和美国的访问之旅。与5月份因泰国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而连续两次推迟自己的访问不同,吴登盛此次并未刻意避开与昂山素季“分别但又同时”出访同一国家。  这似乎在说明,缅甸内部已达成了共识与和解。然而实
那边厢,美国的两位总统候选人正在激烈地辩论着,谁侃得精彩谁抢了风头,也是我们的一个消遣。奥巴马和罗姆尼二位的辩题无论怎么转换,都围绕着经济转,最终落脚到怎么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让失业者能再就业,大学生不至于毕业即失业。  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重新启动经济增长很难吗?答案仿佛是显而易见的。但学者大卫·哈维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一个反讽性的例子,提示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克服危机的办法其实可以蛮
时代就是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问题要解决。因此时代并无大小,但时代精神却有大小高低。  近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发展坎坷,外有列强欺凌,民族的存亡危在旦夕,内有丧权辱国的无能官吏。国脉的存续悬如危卵,时代的矛盾是如此巨大,它当然刺激出整个国家的巨型论述和旧式的集体意识。当那个阶段过去了之后,它就成了人们的乡愁式记忆,我们就称它们为“大时代”。  人们总会记得那个时代的慷慨悲歌、众志成城的景象。尽
每逢中共党代会以及此前的四级党委换届,中共政治精英的流动都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寇健文教授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认为,中共在政治精英流动和晋升中展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制度化趨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大国的执政党,不断成熟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表现。寇健文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多次受邀前往大陆的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据说作为一种政治承诺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发改委仍在“制订”当中。但即使它可以在年内出台,能否把“社会结构基本”调节得符合正义,也是一个问号。  这些年,社会的贫富悬殊已经达到了多数人要求重新洗牌的境地,但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高穷人的收入,说辞之一竟然是金融危机后消费不足,而不是政府为维持社会基本公平,甚至仅仅维持社会和统治秩序所必须承担的政治义务,实在让人无语。用经济发展来消除治理合法性焦虑,
修昔底德笔下的斯巴达人害怕雅典崛起将使其失去盟友,他们选择了发动战争;从1652年开始的130多年英荷争霸则是由1651年的《航海条例》所诱发。这些都不是针对柏拉图所说蛮族这种“天然敌人”的战争,但基于对“能力”和“意图”的考察,一个企图增殖权势的竞争者可能被旨在维持现状的另一个国家判定为敌人。  在20世纪著名的“一战”和“冷战”前夕,德国和苏联因各自能力的骤增和扩张意图的暴露而成为英美等国的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