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barre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倡导情境教学,在科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优化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 情境 激发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其实这些情境主要是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和人文精神而设立的。教学实践证明,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下面我谈一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1.创设情境,刺激求知欲
  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求的欲望。兴趣发端于内部动机愿望,一旦他们的求知欲强烈了,学习兴趣也就浓厚了。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制造悬念,使平淡的教学内容变得新奇,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眼和视觉》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投影片,然后用投影仪的镜头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幅倒立的图像。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我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又如,在教学《电生磁》一课时,我首先出示电池一节,导线若干,铁钉一颗,提问:“谁能利用这些材料把老师粉笔盒中的大头针吸出来?”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磁铁,知道只有磁铁才能吸出大头针来,而材料却是电池、导线、铁钉。于是学生便对这些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关键是问题要提得奇,用奇来发散学生的思维,用奇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新奇的问题可以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引发他们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创设情境,引疑求趣
  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疑。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有疑,学生才能有问、有思、有究;有疑,学生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引疑求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设疑,一个精彩的设疑,能带出激疑、质疑和解疑等一连串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设疑—解疑”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
  人们生活在大气压中,却从未感到大气压强,让初中生一下子接受大气压的存在,确实困难。在“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若做一个小实验,就将事半功倍。取大、小两个试管,小的恰能套在大的里面,先在大试管中倒入半管水,然后把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再把它们倒过来。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掉下来,反而不断进入大试管时,惊讶地发出疑问:“小试管怎么不掉下来?”“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试管推进去了?”学生感到困惑不已,积极讨论,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出。
  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探索、思考和想象,能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新奇感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之进入学习的最佳情境。
  3.创设情境,以新诱趣
  纽纳指出: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注意。教学中联系实际,穿插新鲜的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事例或故事,是一种巧妙的艺术,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识记、防止遗忘、启迪思维、发展能力的“催化剂”。当然,选择的故事要力求具体、形象,要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精神,激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物体的沉浮条件”时,我先讲述了一则小故事:传说两千多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把俘虏来的奴隶投入死海,谁知这些奴隶并没有沉入水底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我让学生分析奴隶不沉入水中的原因,是“天神”保佑他们吗?然后做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沉浮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悟出其中的道理。生动、形象的举例,加上科学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破除了迷信思想,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喜爱科学的目的。
  用这种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因此,所用材料与教材内容的类比点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窦,越吸引人。可见,运用鲜为学生知道的事例,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牵动学生的思维紧张地运转,原本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知识就能轻松地输入到学生求知的大脑中。
  4.创设情境,以趣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趣激趣就是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境,通过设置趣味问题、科学趣题等问题情境,及时、尽量地给学生展示各种奇妙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科学产生深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教师可先讲述下边的故事: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一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和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波曼尔抱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原来这屠狗妖就是……”然后担出问题:1.屠狗妖是什么?2.该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紧接着做实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趣例或生活中的实例激疑,可以令学生心生疑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艺术手段,因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强烈情感,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这门课很有兴趣,很有研究”的感觉,并由“老师很感兴趣”导向“我也感兴趣”,这样学生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并达到情感交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缺乏情感体验的融入,教育或许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在人生中留下震撼”。龚自珍的“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透彻地说明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师还可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介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在学习有些内容时,教师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的古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诗词文赋的精妙绝伦,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和享受,而且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内在地产生对于世界和知识的态度与情感。
  在讲授“植物激素”时,可先讲这样一个小故事:越战期间,越南人民利用多山多林的优越自然环境,运用游击战给予美军重创。美军为了对付山地的游击队,从飞机上喷洒了一种物质,使山上的树林落叶、草木枯死,并且许多年内都难以恢复。这种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呢?讲到这里,学生兴趣陡增,疑问重重。同时对美军在越南的所作所为深表愤慨,也深深地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这是一种自主、自动的学习。同时,教师创设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情境能使学生容易收到情感的震动,自身体验,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将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培养糅合在一起,才能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总之,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找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设境(境即特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境景交融,浑然一体,就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学艺术论新编.海南出版社,2000.6,第1版.
  [2]走近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中学物理教学.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4.
  [4]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其他文献
所谓探究教学是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近一年的时间内,我通过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交流研讨会,了解到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对探究教学的涵义理解不够透彻,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探究的内容选择不当;创设
中学生物学教材曾多次讲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如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提到胚芽鞘,第四章第一节中“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如何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相关知识。  我们通常把维管束植物(vascular plants)区分成蕨类植物(如:铁线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如:松、柏)及被子植物又可归纳为开花植物,被子植物又可细分为单子叶(如:稻、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从入学到毕业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发育和形成的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很关键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关键的时期。学生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智力等心理因素决定。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而且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告诉我们: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体亲本杂交得到的F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实际问题中,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话,F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就会有所变化。出现一些特殊的比例,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把9∶3∶3∶1进行公式化的灵活运用,起到较好的效果。  1.公式的由来 
摘 要: 在新课程下,探究性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探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之一。培养问题意识是探究性教学的良好开端。合作与交流是探究性教学所要完成的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科学》 探究性教学 问题意识 合作意识    课程改革后,在新课程《科学》这一学科中“探究性教学”成了《科学》课程改革的代名词,各级公开课、展示课大多采用探究性教学,这说明了探究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995年春夏连旱,秋季多雨,日照减少,使甜菜前期生长延缓,后期块根膨大和糖分积累不足,产量和含糖量大 Drought in spring and summer of 1995, rainy autumn, reduced suns
棉菜套种栽培模式的应用简火子罗士根邹志强(新余市经济作物站336504)(新余市农科所)新余市渝水区系我省主要棉区之一,棉花生产面积近1.33万hm2。近年来,由市农业局经作站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棉花套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与重组菌遗传稳定性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包括提取酵母基因组进行PCR鉴定、菌体生长状况(OD600)及蛋白表达量,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表达过程
课堂是学生、教师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教师一起成长。教师应认识到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学生的认识有误区,还是自己的设计有纰漏,必须首先对这些错误加以分析,透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