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每个孩子可以选择不同的幼儿园教育,但无法选择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是何等重要。因此,家长工作在我们幼儿园工作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家长工作包括幼儿教师以多种形式主动地与幼儿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的育儿知识、方法,指导、帮助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家长资源,那么,不但幼儿的家园共育工作会做得很出色,而且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应树立正确的家园沟通观,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一)树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在与家长沟通的问题上,幼儿教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他们视作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他们的朋友。在家长产生急躁情绪和冲动时要冷静思考,同时要学会体谅,换位思考。只要我们有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支持和拥护。
  (二)主动、热情地联系家长,让他看到你所付出的努力
  每位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的孩子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班主任有没有针对自己的孩子采取一些教育举措。对此,我的做法是细心观察孩子的身体、心灵、情绪、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看见家长主动和他交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时时刻刻在被老师关注的。
  (三)多赞美孩子,有利于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每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肯定,并因此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来自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赞美,家长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比自己得了大奖还要兴奋,而这种兴奋的心情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妈妈或爸爸亲亲孩子的小脸,把孩子抱起来,高高地举上头顶,嘴里说着:“好孩子,你真能干!”这种奖励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促使孩子继续努力。
  (四)沟通联系
  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因故没来幼儿园,教师要打电话向家长询问,认真努力地完成家长在接送时交代老师配合的事情。这样,家长能感受到教师的工作热情,便会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所以,密切联系家长十分重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工作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二、赏识每一个孩子,肯定孩子的优点,使家长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老师在交流中肯定幼儿的优点,能让家长保持一种愉快、自信、轻松的心情并主动向老师描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这样便能促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长会乐于主动和老师交流。幼儿在家时一切都由家长来帮助完成,可在幼儿园就要独立完成。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会有种种的不适应,比如穿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学习,幼儿就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在幼儿离园时教师可对家长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这时便会看到家长流露出喜悦之情。
  三、用真诚去感动家长
  想和家长联络感情,首先就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家长。这样既可以让家长觉得老师亲切、好交往,还可以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在以后的交流中也愿意主动告诉你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现。早晨,当教师迎着阳光,笑容可掬地站在教室门口时,家长听到孩子与教师亲切的问候,感觉到孩子在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让他们放心,或许家长一天的好心情就从此开始。下午,当老师微笑着,对工作一天后来接孩子的家长说:“您的孩子今天学会了自己吃饭,真棒!”或许他们的劳累将在一瞬间减轻许多。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老师依旧微笑着对满脸歉意、心急如焚的家长说:“您别急,没关系的。”
  四、分类管理
  针对家长群体中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不同的情况,教师见到不同的家长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沟通,遇到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做到分类管理。我班一幼儿在玩玩具时,因坐得太近碰到了眼睛,老师没有注意幼儿的反应。在孩子被接回家后,孩子的妈妈就给老师打电话,情绪十分激动。主班老师一边解释一边道歉,并让家长第二天带孩子到幼儿园做处理。第二天孩子的妈妈来时说话态度改变了很多。虽然家长身份不同,言行举止也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
  总而言之,教师与家长是共同教育幼儿的合作伙伴。因此,教师对待家长要真诚、耐心、平等,教师与家长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营造融洽的、美好的教育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
其他文献
外语教学的积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词典等工具书便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拥有一本合适的英语词典,可以帮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发音、深入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了解句型结构及一些语法和文化知识等。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增加词汇量,极大地扩大阅读范围和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一、教学生什么时候使用词典:把握“时”和“度”  一般
绘画基础课程是指各高校艺术专业普遍开设的素描、色彩等课程,绘画基础课程是艺术专业四年本科教育中的先行课程,也是一切造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造型及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非常
继2011年的“传递_____”和2012年的“垒高自己”之后,2013年江西省的中考作文题目“带着_____出发”继承了近年来一题式作文的形式,而且还设置了写作的导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材料可写,有内容可表达。这也延续近年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的趋势。  一、审题关键和构思方法  1.审题的关键点  写作导语中的主体是“我们”,提示的“带上出发”的
针对不少初中生学英语难的问题,尤其是一个班上90%的农村儿童(小学英语基础为零,家长督促能力欠缺),我发现传统的解决办法,比如耐心传授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效果不大,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只是机械地听取建议,而且还觉得枯燥无味。通过认真的反思,能否找到一个办法,既传授了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自我评估,有的放矢地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了下
期刊
21世纪,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促使社会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出现了新型边缘学科的特点和整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这一发展
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情感,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要落实学生的发展观,教师就必须多侧面、多角度地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心理效应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并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意义。  把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不只是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以真实交际为中心的英语语言教学课堂同样也有关注情感因素的空间:关注
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对学生考试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在各项主观题上失分较多。尤其是短文填词题,很多学生在做这种题目时,在心理上就有种畏惧感,他们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不会联系上下文猜词、不知道用什么词性、不注意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等是失分的关键。下面,笔者以泰州市2011年中考英语试题中的短文填空为例,谈谈在我们的平时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短文填空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教案设计有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课堂教学更加符合英语教学的需求,还要求教学要满足时代的需要,服务于实际应用。所以,这便为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笔者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通过对两种教学案例的设计,分析其教学效果。  一、德育教学类案例设计及结果分析  1.案例设计  这篇阅读文章由五个自然段组成,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Simom的学生,主要讲述了
2007年9月6日,20:30分,从广州出发坐了18小时的火车和1个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走在了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街道上,十几只拉杆箱与石板撞击发出轻快而有节奏的咕噜声……月色下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