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该文结合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从立足课内,强化想象训练;发挥想象,培养感悟能力;原型启发,驾驭丰富想象;创意广告,挖掘想象潜力四个方面就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提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初中生的写作提出明确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可见,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写作过程是学生复杂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当前,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于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与缺乏联想和想象能力有关。盖德纳说过:“判断孩子语言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让他编故事,一旦他故事编得完整,就能从中判断这个孩子是否充满想象力。”初中学生正处于充满美好愿望,富有浪漫遐想的阶段,所以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据此,笔者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就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升学生想象能力作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一、立足课内,强化想象训练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因此笔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与续写,使读与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1.引导学生仿写段落
  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文章的主旨,了解文本的写作方法与表达技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对于提高其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训练学生想象力,笔者充分发掘初中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进行仿写训练。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散文后,学生学到了运用象征手法,把白杨树和哨兵联系起来,表达他们共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就布置学生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仿写《白杨礼赞》第八自然段,要求突出两者间的共通之处。学生受此启发展开联想,把祖国和母亲,春蚕和教师等描述得恰到好处。又如,学习《海燕》后,学生学到了对比这一写作技法:作者通过将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作对比,来表现海燕勇猛强健的精神。这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再现此时此景的对比画面,运用对比手法进行仿写,充分发挥想象,把具有共同特质的几个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写作。有学生把冬雪中挺立的青松与弯屈的其他花草树木作比较,来突出先烈的傲然正气,既丰富了写作内容,又升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2.组织学生续写文章
  一般说来,學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完一篇文章,都会有一定的收获,或有所感悟,或受到启发。当学生思维活跃时就组织学生进行定位想象,则学生写作的思路较易打开。笔者采用这一方法,把阅读与续写紧密结合,用读导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续写要基于原有的故事背景和感情色彩进行,不能毫无约束,天马行空地续写。比如,学习《孔乙己》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并续写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的遭遇。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的结尾写道:“散学了——你们走吧。”孩子们“散学”后究竟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结合上文,放飞想象,给文章再续写一个尾声。这些练笔不但可让学生迁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库存知识,而且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潜能,使写作中创造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二、发挥想象,培养感悟能力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感是基础,悟是升华。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既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感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形象中,悟出人之“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朱自清的《春》确实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他通过对春天花、草、风、雨的观察描写,提炼出对人青春的新、美、力的高度赞美的主题。学习这篇文章时,时逢八月,笔者引导学生感悟自然:八月是月桂飘香的季节,桂花花瓣如此之小,却能散发出这么浓郁的香味;而牡丹花虽艳丽,如此之大的花朵却香味全无。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悟出了一个道理:再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作用,切不可以貌取人。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写作,有一次笔者出了一道 “由桥想到的”作文思考题,让同学们就学校周边见到的桥进行细致观察,然后写出自己不同的感悟,再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仅看到桥对交通起到疏导作用,也有学生感悟出桥具有沟通的作用,它跨越两边无法逾越的鸿沟,给人们带来便利,而它却是一如既往地默默无闻。由此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有的学生想到工人,有的学生想到清洁工,还有学生想到周恩来等等。可见,引导感悟能促进学生联想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样,引导学生去感悟社会,能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去感悟人生,能让他们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原型启发,驾驭丰富想象
  “原型启发”原本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意在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即是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凡是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任何事物、现象、活动都可称为原型。比如,鲁班从丝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瓦特看到开水壶的盖子上下起伏,想到可以创造出蒸汽机。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原型启发,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实例,引发学生的领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价值的原型训练学生驾驭丰富想象的能力。教师在利用原型对学生进行启发时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达到领与悟的效果。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作文教学中的原型启发就是在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中提供一种新知识使之同化为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在选取原型时,应至少选取两个,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触类旁通。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时,笔者同时结合刘再复的《榕树,生命的进行曲》一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都是以榕树为载体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前者借榕树抒写对庇荫和养育自己的故乡的眷恋之情,因此侧重描写榕树的奇趣和枝叶浓密,突出它给人带来欢乐、祥和的诗一般的生活;而后者则着重写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榕树的生存特色,以借榕树抒发对故乡旺盛生命力与奋发拓展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在作文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时,在理性和感性上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尽管事物是复杂的、多面的,还是应该根据文章立意选取最能表现主旨的材料,做到收放自如,轻松驾驭。
  四、创意广告,挖掘想象潜力
  广告语在原本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联系,一条有创意的广告语无不凝聚了广告人丰富、新奇的想象力。在当今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学生除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外,也会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笔者利用一些有创意的广告语作为写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编写创意广告,从而挖掘学生的想象潜力。例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周刊”这则广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理财的重要性。受此启发,笔者针对有些学校过度关注学生文化成绩,而不太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这一现象,为电视台《我在苏州看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撰写一则1分钟的专题情境剧本,要求屏幕内容突出显示“孩子们在注重文化学习的同时,也不忘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并用不少于300个字的文字描绘具体的画面。此类训练很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不但兴致极高,而且创意设计和想象思维的成效也令人鼓舞。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生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阅历丰富的人,才能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才能通过粘合、夸张、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教师可利用学校组织春秋游、社区活动、自由行等社会实践的机会,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大社会,去感受山山水水的美丽,去体验事事处处的生活,进而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想象潜力,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内燃机缸内气流的湍流运动是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物理化学子过程的基础,强烈影响内燃机的整体性能及排放水平。缸内湍流呈现明显的多空间尺度特性,由大尺度宏观流动、中等尺度
当前初中阶段学生的主体是成长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的“00后”。这一代学生的言行和思维和80、90的学生明显不同,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加个性化,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因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对周围环境、事物和人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即叛逆心理。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产生叛逆心理也不奇怪,产生叛逆心理的是因为学生受到来自家庭、自身、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正>让阅读课成为既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阅读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又能在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况下传递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
初中是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开拓视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合理教学。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教师需要将合理的语文教学模式带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模板教学,理论知识多于课堂实践,课
随着经济发展,高职院校规模逐渐扩大,资金运动日趋复杂,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明显不能适应环境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引入新的观念,改革与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推动高职院校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江西康宁医院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语文是什么?是聆听大师教诲、是自由畅谈、是感悟经典……各种答案都是兼而有之。从语言交流的本质特征出发,注重从语文的语言文字中找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定能吸引学生的阅读眼球和注意力,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近来,一些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提出了真学语文,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探寻丰富的人文精神,从与语篇对话中发现更多的有价值信息,定能利于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丰富情感、启迪心灵和陶怡情操。这就是语文的心灵“
目的探讨影响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关键术前因素,为尽早开展有效干预,预防术后生命质量下降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术前生理指标和基础生命
接受美学促使译者转换视角,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在旅游文本翻译的活动中只有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语言习惯、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译者才能实现译文和目
<正>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与调Q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尿道口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5次AL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