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四途径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要阅读吟诵。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使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吟诵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如吟诵《听潮》,可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再如吟诵高尔基的《海燕》,要读出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飞、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要读出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感悟“
其他文献
修订后的大纲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指定的20部名著,可以分为三类:文学作品18部,剧本2部,文艺理论2部,都是朱光潜先生的:一部是他撰写的通俗美学读物
本文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人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建设。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围绕这“四有”进行阐释。
理工科大学按其社会分工来说,是培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毋庸置疑,其大学生和研究生应以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为主。然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
读了《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期刊发的《“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概要》,使我们对“学长式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感到,“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研究学
重庆市交通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显示出一组数据:嘉陵江大桥车流量达到每小时804次,这与该桥每小时1273次的平均流量和2280次的高峰流量还有一段距离;这一刻大桥占道率达到40%,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出现了精神的失衡,青少年对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缺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日益凸现。本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加以深入发掘,并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体验教学法、访谈式教学法、集体讨论法、行为改变法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方法    生命教育(life ed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