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男友”或是“现女友”——这是今年夏天的微博高频词。
“现”既指代时间上的现在,又代表男演员李现。《亲爱的,热爱的》在7月开播,这部小甜剧真正捧红了男主角李现。
出名没趁早
回顾他的演艺之路,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放弃,基础比同学弱,他克服困难,一边上学,一边演戏,一边积累经验。李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是2010年,这是他复读一年的结果。
他并不是世俗意义中的好学生,按成绩排名,每次都坐在最后一个考场考试,数理化让李现陷入迷茫和痛苦,他决定复读一年,尝试一下。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他从小就能够学习萨克斯和吉他,完全作为兴趣爱好培养,这也许是李现成功向表演艺术“转型”的原因之一。全国第14名,他成为家乡湖北荆州第一个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人。不过,表演也算是个误打误撞的选择。
在接受采访时,李现这样解释为何走上表演这条路:“比如今天往前我不知道什么叫马卡龙,你给了我一个马卡龙,我吃完了之后,往后你再问我最喜欢吃的甜点是什么?我会说,马卡龙。”也许是后来回想很好吃,也许是习惯了它的过分甜腻,但第一个马卡龙,李现吃得并不顺利。
《万箭穿心》是李现的银幕处女作。当时李现主要满足两个条件:角色十八九岁、刚高考完的样子,讲的是湖北故事、李现又恰好是湖北人。他清楚记得自己人生的第一场戏:“开冰箱拿酸奶,关冰箱转身看到了我妈,然后不情愿地转身离开。”
“非常紧张,不知道要干嘛。”李现形容那种迷茫感,就像身边有个朋友在打游戏,被人叫走了,游戏突然塞到你手里,该怎么玩下去?“有时因为站的位置不对,挡住了对方女演员,有时说错了台词,有时拿错了饮料,全都是不准确的。”导演让他放松下来,不要刻意做表情,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来回拍了二十多条一直过不了。可以说,李现能演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当时有多优秀。在片场拍第一场戏,他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越想要表现什么,越无法进入自然的状态。
后来这部电影在2012年获得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电影提名,李现引以为豪。“通过这部戏,我看到原来表演可以是这样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赶快去提升。”李现说。
本以为刚刚进入表演道路就能够有如此高光,一定预示着未来顺风顺水,哪能想到后来却是漫长的低谷。
没有一炮而红的作品,不是童星出身,签了公司也并没有什么好的资源,大学里面李现只是小打小闹演过一些小制作小角色,微电影是常态。
就算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明星辈出,李现在毕业后也瞬间陷入困境,最穷时银行卡里只有两位数,如同每一个在北上广打拼过的普通年轻人。
金钱和时间、名气是悖论般的存在。没钱的李现有用不完的时间,没戏拍的日子里,他看书、看电影、健身,那时的习惯也延续至今。
转机发生在2016年。等了三年,他得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面试机会。剧中角色谢训是家境不太好的大学生,为了心爱的姑娘从小城市考到上海,一边在工地打工一边读书。导演觉得李现太白净了,他跟导演争取了15天,让自己变“糙”。在三十多度的下午光着上身去附近大学踢足球,跟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去搬家,感受打工的状态。后来他真成了谢训。
演员的成就,总是反应在他所演绎的角色上。李现说,他希望自己演绎的角色被大家所喜爱,胜过对李现的喜爱。一个角色被观众相信,被观众记住,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是很了不起的成果了。 在拍《河神》的时候,李现跟导演沟通对于郭得友这个角色的设计,借鉴了一些其他影视作品里优秀演员的塑造,让郭得友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他对于每个角色,都会认真的去分析认真设计,这一次《亲爱的热爱的》里韩商言的角色也依然。剧刚开播的时候,对于他台词的争议还蛮大的。当时的采访有问到他这个问题,他虽然说小小辩解了一下,自己对于韩商言的设计大家在后期才能看出来,但是还是很诚恳的承认了自己在台词把握上的不足。
在表演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的超级讲义气的谢逊、《河神》里能点烟断案的小河神郭德友、《法医秦明》神勇的刑警队长林涛等等。李现一直在尝试新鲜的挑战,“我不希望演类型重复的角色,觉得趁自己年轻,应该多去挑战,多去尝试,多去改变,让自己包罗万象,未来可以面对各种剧本角色挑战的时候,能更加游刃有余”。
“最初就像站在一团迷雾里,你可以看到前面是有树的,也知道这一片地方是值得期待的,往迷雾里去探寻,你发现这片森林这么大,广袤无垠,但同时这里有毒蜘蛛、想要吃掉你的老虎豺狼、危险的植物。这是双刃剑,有你想要的,有你不想看到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你慢慢学会防护那些有毒的东西,那些豺狼。从艺经历就是慢慢和娱乐圈接轨,并且不受其干扰。”李现说。
“现”在的未来
李现说“我还没有风光过”。不知道现在对于他来说算不算风光。这段时间的大范围曝光,让人们开始热衷于对于他未来的猜测。
李现从不认为自己聪明,总是在靠勤奋来让自己做好万全的准备。学习是他一直放在第一位的任务,只是用热度来评价他的价值,是不公平又寡淡的。他想要做的并不被局限在只是成名。
回顾过往,李现说:“一路走来,我选戏的节奏、对生活的态度没什么变化,让我养成这一习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拍《万箭穿心》时,跟颜丙燕老师、焦刚老师、王竞导演合作后,我就觉得踏踏实实做演员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作为青年演员,李现正从每一个作品中汲取经验,他表示希望自己所塑造的角色有一个慢慢蜕变的过程,所以特别为角色加入一些“小设计”,包括说台词的慢节奏等。李现也多次向记者强调,他不希望为角色贴上任何标签。
都说睁着眼睛我们看到的是现在,闭上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未来。我们闭上眼睛去看,只想看到的是,他走上一个舞台,台下有人鼓掌,他礼貌的鞠躬致谢。他去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演员,尝试他渴望的角色。都說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一个角色就是一个人生,李现如果能通过演戏,用一个人生的长度去体验百种人生的味道,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
“现”既指代时间上的现在,又代表男演员李现。《亲爱的,热爱的》在7月开播,这部小甜剧真正捧红了男主角李现。
出名没趁早
回顾他的演艺之路,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放弃,基础比同学弱,他克服困难,一边上学,一边演戏,一边积累经验。李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是2010年,这是他复读一年的结果。
他并不是世俗意义中的好学生,按成绩排名,每次都坐在最后一个考场考试,数理化让李现陷入迷茫和痛苦,他决定复读一年,尝试一下。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他从小就能够学习萨克斯和吉他,完全作为兴趣爱好培养,这也许是李现成功向表演艺术“转型”的原因之一。全国第14名,他成为家乡湖北荆州第一个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人。不过,表演也算是个误打误撞的选择。
在接受采访时,李现这样解释为何走上表演这条路:“比如今天往前我不知道什么叫马卡龙,你给了我一个马卡龙,我吃完了之后,往后你再问我最喜欢吃的甜点是什么?我会说,马卡龙。”也许是后来回想很好吃,也许是习惯了它的过分甜腻,但第一个马卡龙,李现吃得并不顺利。
《万箭穿心》是李现的银幕处女作。当时李现主要满足两个条件:角色十八九岁、刚高考完的样子,讲的是湖北故事、李现又恰好是湖北人。他清楚记得自己人生的第一场戏:“开冰箱拿酸奶,关冰箱转身看到了我妈,然后不情愿地转身离开。”
“非常紧张,不知道要干嘛。”李现形容那种迷茫感,就像身边有个朋友在打游戏,被人叫走了,游戏突然塞到你手里,该怎么玩下去?“有时因为站的位置不对,挡住了对方女演员,有时说错了台词,有时拿错了饮料,全都是不准确的。”导演让他放松下来,不要刻意做表情,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来回拍了二十多条一直过不了。可以说,李现能演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当时有多优秀。在片场拍第一场戏,他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越想要表现什么,越无法进入自然的状态。
后来这部电影在2012年获得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电影提名,李现引以为豪。“通过这部戏,我看到原来表演可以是这样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赶快去提升。”李现说。
本以为刚刚进入表演道路就能够有如此高光,一定预示着未来顺风顺水,哪能想到后来却是漫长的低谷。
没有一炮而红的作品,不是童星出身,签了公司也并没有什么好的资源,大学里面李现只是小打小闹演过一些小制作小角色,微电影是常态。
就算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明星辈出,李现在毕业后也瞬间陷入困境,最穷时银行卡里只有两位数,如同每一个在北上广打拼过的普通年轻人。
金钱和时间、名气是悖论般的存在。没钱的李现有用不完的时间,没戏拍的日子里,他看书、看电影、健身,那时的习惯也延续至今。
转机发生在2016年。等了三年,他得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面试机会。剧中角色谢训是家境不太好的大学生,为了心爱的姑娘从小城市考到上海,一边在工地打工一边读书。导演觉得李现太白净了,他跟导演争取了15天,让自己变“糙”。在三十多度的下午光着上身去附近大学踢足球,跟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去搬家,感受打工的状态。后来他真成了谢训。

演员的成就,总是反应在他所演绎的角色上。李现说,他希望自己演绎的角色被大家所喜爱,胜过对李现的喜爱。一个角色被观众相信,被观众记住,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是很了不起的成果了。 在拍《河神》的时候,李现跟导演沟通对于郭得友这个角色的设计,借鉴了一些其他影视作品里优秀演员的塑造,让郭得友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他对于每个角色,都会认真的去分析认真设计,这一次《亲爱的热爱的》里韩商言的角色也依然。剧刚开播的时候,对于他台词的争议还蛮大的。当时的采访有问到他这个问题,他虽然说小小辩解了一下,自己对于韩商言的设计大家在后期才能看出来,但是还是很诚恳的承认了自己在台词把握上的不足。
在表演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的超级讲义气的谢逊、《河神》里能点烟断案的小河神郭德友、《法医秦明》神勇的刑警队长林涛等等。李现一直在尝试新鲜的挑战,“我不希望演类型重复的角色,觉得趁自己年轻,应该多去挑战,多去尝试,多去改变,让自己包罗万象,未来可以面对各种剧本角色挑战的时候,能更加游刃有余”。
“最初就像站在一团迷雾里,你可以看到前面是有树的,也知道这一片地方是值得期待的,往迷雾里去探寻,你发现这片森林这么大,广袤无垠,但同时这里有毒蜘蛛、想要吃掉你的老虎豺狼、危险的植物。这是双刃剑,有你想要的,有你不想看到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你慢慢学会防护那些有毒的东西,那些豺狼。从艺经历就是慢慢和娱乐圈接轨,并且不受其干扰。”李现说。
“现”在的未来
李现说“我还没有风光过”。不知道现在对于他来说算不算风光。这段时间的大范围曝光,让人们开始热衷于对于他未来的猜测。
李现从不认为自己聪明,总是在靠勤奋来让自己做好万全的准备。学习是他一直放在第一位的任务,只是用热度来评价他的价值,是不公平又寡淡的。他想要做的并不被局限在只是成名。
回顾过往,李现说:“一路走来,我选戏的节奏、对生活的态度没什么变化,让我养成这一习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拍《万箭穿心》时,跟颜丙燕老师、焦刚老师、王竞导演合作后,我就觉得踏踏实实做演员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作为青年演员,李现正从每一个作品中汲取经验,他表示希望自己所塑造的角色有一个慢慢蜕变的过程,所以特别为角色加入一些“小设计”,包括说台词的慢节奏等。李现也多次向记者强调,他不希望为角色贴上任何标签。
都说睁着眼睛我们看到的是现在,闭上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未来。我们闭上眼睛去看,只想看到的是,他走上一个舞台,台下有人鼓掌,他礼貌的鞠躬致谢。他去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演员,尝试他渴望的角色。都說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一个角色就是一个人生,李现如果能通过演戏,用一个人生的长度去体验百种人生的味道,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