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视角下湖南高职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对策分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存在着日渐缺失的忧患,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精神与道德的背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迷茫失落与摇摆振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塑造高职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造就具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一代,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消除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又是构建高职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13-02
  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曾经经历过一个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分离到有机结合这样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目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提高与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界的共识。针对当前同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过窄、人文教育过弱和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和人文的分裂,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与当代潮流的。
  一、目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高级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必然应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指导,然而,目前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人文素质专题调查,这次问卷调查涉及长沙4所高职院校高职学生800人,共收回问卷721份。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154份,占总数的21.36%;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188份,占总数的26.07%;湖南科技职业学院193份,占总数的26.77%;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86份,占总数的25.80%。
  (一)学业上越来越具有功利性
  这次对721名在校高职学生做的调查问卷中,高职学生逃课越来越多,45.5%的学生承认自己每周要逃1-4次课;56.2%的学生逃课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实用,根本引不起自己浓厚的兴趣,倒不如自己到外面去学点其他有用的东西。他们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除了理论之外还是理论,考试的时候只要记住课堂上讲的那些理论,就能过关。这些理论对生活实在没有什么用处。”这种势利不仅仅表现在课堂学习上,而且还催生出“考证热”,把考证当成自己的主业,专业课程成了副业,为的是让这些证书能为他们就业增加一个筹码。学子们昔日的“精英意识”已经缥缈,浮躁情绪和功利思想,正在他们中间漫延。
  (二)个人修养上越来越突出本位意识
  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及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许多高职学生的功利性较强,个人本位意识浓厚。在这次调查问卷中,我们用考试不作弊、按时归还助学贷款、不欺骗别人等具体行为作为考量高职学生诚信的标准,其中6.6%和5.3%的人曾请人代考或者替别人代考;50.1%的人认为身边的朋友不能完全信任,47.3%的高职学生觉得,在遇到困难时首先要靠自己;在取得了助学贷款的学生里有79.3%的学生认为能按照贷款合同上的要求来还贷,71.7%的学生认为自己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能够正确支配贷款,但有50%的人没有考虑到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己不能按时还贷,自己该怎么办。而考试作弊科目有40.7%和23.7%集中在英语和公共课中,而专业必修课只占9.8%。主要原因是公共课考试全靠死记硬背,学习没兴趣。
  (三)就业选择上越来越缺乏专业敬业与献身精神
  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高職学生中感到有就业压力的学生高达92%,其中有31%的学生觉得“压力非常大”。为此,一方面尽量积累实践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除学校的实习安排外,高达96%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自己的实习计划,因为“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一般在三个月左右,时间太短,很难真正学到东西。”于是一支高职院校“实习大军”已悄然兴起,“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实习机会就不会放过”。81%的学生不满足于一次实习,15%的学生有5次以上的实习体验,48%的学生为了实习而偶尔逃学,7%会经常逃课或几乎不上课。另一方面,积极考取职业和专业证书。有68%的学生已经考取了一种或两种的职业(专业)证书,有30%的学生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驾驶证、导游证、内审员证、会计证以及一些演讲、竞赛的荣誉证早已塞满了抽屉。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求职资本”。他们认为“有压力未必是坏事,实习、考证都是我们就业的铺路石。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把自己‘量身定做’成什么人。我们要用现在的拼搏和努力,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四)在为人处世方面越来越缺乏人文主义世界观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在回答“您认为现在的高职学生忧患意识如何”时,有22.3%的学生选择了很强,66.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中国传统士大夫素以有“以天下为已任”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传统,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一直被大多数知识分子视为立身行事之圭臬,然而高职学生的忧患意识却在减弱,其中原因首先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知识越来越专业化,使得过去士大夫所关心的一些事情已经有专门的人在工作,同时也与愈来愈浓的商业化有关,商业化的社会意味着竞争加剧,专业化和商业化导致知识分子边缘化,他们不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在当代,大学不仅应当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时坚持自己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而且应当运用自己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力量,对社会现实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批判,代表“社会的良心”。然而严进宽出一直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潜规则,部分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浪费在上网、恋爱、玩耍等方面,不思上进,不愿参加与院校班级各种活动,围绕个人的“人生目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自恃清高,很少关爱周围的人和事,也很少关心周边的环境,甚至连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与前途的大事也漠不关心,更谈不上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了。[1]
  二、形成原因   当代高职学生变得如此势利,是什么原因使学子们的人文素质出现如此缺失?主要因素有哪些?受谁的影响最大?从调查统计的数字看,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社会、周围的朋友和教育本身等四个方面。
  (一)社会变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对于年青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利益,却无法正确对待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其道德水平未能提高,反而滋长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加之,社会知识的信息化、网络化,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让他们失去了沉静、安宁的心态,以致个人的“修心养性”,在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渐渐失落。这次调查时有28.3%的高职学生认为学习的功利性是受社会的影响,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二)教育本身的影响
  人文求善,人文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人的品质,而人文旁落则使人的灵魂扭曲、人的性情孤僻。出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着重强调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专业教育,忽视了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教育,以致出现了很多热门专业、热门学校。[1]面对这一现实,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科学两种文化融合的呼声始终不断。从上世纪初鲁迅“致人性于全”的呼吁和蔡元培“文理不分科”的主张,到30年代梅贻琦对“通识教育”的倡导与40年代梁思成对重理轻文是半个人等论断的提出,都难以抵挡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偏爱和各行各业对科学技术知识日益强化的依赖,也无法改变大学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的现实,人文教育的空间不断缩小,出现“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脱离的状况也日益加重。
  (三)个人交友的影响
  许多高职学生认为学习的功利性源自周围朋友的教育,其中考试作弊所受影响尤其明显,“每当期末考试临近,我认识的同学中部有一些人在商量如何在考试中作弊。”此次调查的721名学生中有46.6%的人如是表示。
  (四)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某些专业口径过于狭窄,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换的人才流动的需要;综合课、基础课和选修课相对较少,这必然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结构,削弱他们的就业能力,也会减少他们的竞争机会。另一方面,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2]
  三、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标志。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大学精神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大学所肩负的人文教育的使命更加沉重。
  (一)消除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要走出认识的误区,需要在教育观念上确立人文教育的本体意识,自觉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视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处理高职教育的人文性功能与工具性功能的关系,解决目前存在的功能倒置问题。也只有在正确认识人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改变人文学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之从辅助性的工具类学科所处的边缘地位,提升到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所必需的基础性主干学科行列。
  (二)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性意识
  自主性是创新素质的灵魂。因为只有当主体能够支配他自己时,才能支配他物。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才能產生活动的热情,才能全身心投入活动的过程并关心活动的结果,才能迸发出想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如果主体缺乏自主权,言行都不自主,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在创新的天地里必将缩手缩脚,一无所为。因为,人的各种素质只有在自主性这个灵魂的统摄下,才能成为现实的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一切优秀品质。如果我们的教师无视这一点,那么他所从事的将是没有灵魂的育人的事业,是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3]
  (三)大力培养高职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要使高职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人合社会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其重点在于活动过程中的教化、评价、体验和感受,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人文精神特征。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创建优质的校园文化
  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合社会精神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孔伟红,邹兴平.当代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与重塑.当代教育论坛,2004.3
  [2]王荣珍.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5(上)
  [3]曹前有.如何把握住素质教育的灵魂. 湖北社会科学,20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本文以吉林工商学院为例,探讨在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环境下,符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英语精读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商务文化背景为依托的精读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商务英语;精读课;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5-01  商务英语
期刊
【摘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精神,深化职教改革,在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校,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的背景下,结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教学特点,通过开展电子行业与市场调研与研究,把“共学教一体化”定为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确定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实施的三步棋。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各大高校在高校学生的培养上产生了重要的成就。自一九九五年的教学改革之后更加的注重对于研究的重视,因此在全国之内形成了对于教学的科研之风,从而营造了在科研上更加的积极向上的局面,但是在看到高校的科研成就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根据现代的高等院校中研究工作的特点,进而提出现代高下教育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高教研究;重要性;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对高等院校影响力逐渐增加,英美文学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外语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实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英美文学作品中都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文学思想,这些独特的文学思想正是每部英美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传统英美文学教学过于注重揭示文学现象的内在原因,而忽略了文学思想对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使英美文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就文学思想对英
期刊
【摘 要】人本管理是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管理领域和管理过程中。人本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的核心,也是高校人事管理的根本方法。为此,必须从营造尊重人的氛围和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人本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97-02  以人为本和创新发展是时代
期刊
【摘 要】论文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内涵并结合自主学习的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加强思想引导,端正学习动机、优化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策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91-02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
期刊
【摘 要】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教学设备的不断引入。网络媒体化教学已经是教学的一个主导方向。因为,网络化的引进可以有效的拓展教学的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网络媒体化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通过外围知识的不断拓展,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系统。  【关键词】网络;教学;职业院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12-01  职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
期刊
【摘 要】中国和德国大学德育在文化背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有着各自的特点,我国高校德育应该在发扬自身优势的同时,吸取德国高校德育教育上的长处,把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中西文化;德育教育;中国;德国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82-02  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价值观等差异,中国和德国在德育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同,各有各的特点。通过对中国和
期刊
【摘 要】探究型学习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也是目前教育领域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学习protel dxp为例引导学习者深入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帮助学习者掌握探究型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探究型学习;protel dxp;教学设计方法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92-01  下面我们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