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及改进建议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和改进措施有着非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误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背景知识;文章主旨;具体信息;培养能力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重文本本身,轻文化背景知识。
  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按时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只关注课本上的文本本身,即只围绕着文本上的内容展开讲解,一点不涉及与文本紧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障碍。
  原因分析:一些教师本身的知识面不够宽广,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重要性。其实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所学文本内容及时引入欧美文化知识,如: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使学生明确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言上的差异,这样学生才能更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误区二:重教学步骤,轻能力培养。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有 “PWP”阅读法。即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使用了这些阅读步骤,但也不清楚具体的阅读教学环节应该怎样设计,让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因此一些阅读课尤其是大型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的课上,教师为了在有限的45分钟内充分展示自己所谓的”完整”的教学步骤,一环紧接一环,表面上看如行云流水,但实际上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真正的收获并不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了。
  原因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缺乏有效性,教师在授课时重形式、轻效果,重活动、轻思考。虽然教学步骤完整,但每个步骤中设置的问题浅显,没有思考价值也没有连贯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语篇层次的教学和阅读策略的系统培训,使阅读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和提高其人为素养的过程。
  误区三:重细节讲解,轻整体感知。
  在常态阅读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处理文本时,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词汇、短语或句型的讲解与分析,生怕错过一个新单词,阅读课变成了词汇课。文本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脱离文本的僵硬语法概念,违背了阅读教学的初衷和目的。
  原因分析: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重知识点的讲解,轻语篇层次教学,因此文章的结构形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得不到重视,使学生对整体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根本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建议
  2.1 读前先激活文本背景知识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因此,
  学生在进行阅读前,教师要引入话题激活他们与文本相关的知识,从而引导他们有目的的进行阅读。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意识,即让他们获知他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文本阅读的,同时,在教师帮助学生激活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理解文本的更充分的背景。例如在教学Thanksgiving Day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入感恩节的来历和庆祝的时间、方式和饮食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2.2 巧设问题链,获得文章主旨。
  教师要仔细解读文本中暗含的信息,寻求事情发展的线索,提炼出能贯穿整个事件的问题链,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找出答案,把这些答案串联起来就是该故事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情节,学生从而能成功地获取文章的主旨。问题链要贯穿整个阅读材料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关注语言形式,而且能够随着问题问的相关性来完成紧凑的整体阅读。
  2.3 细读文本,获取细节信息。
  指导学生细读文本以获取信息,也就是要“弄懂意思”,而弄懂意思恰恰就是阅读的内涵所在(2)。在细读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任务。例如:一系列的“Wh”和”how”问句来判断信息的正误,选择正确信息,句子理解,猜测生词等等。这里文本的信息包括两个层面的信息,即文字表面的信息和文字背后的信息。文字表面的信息重在发现、搜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简单,而文字背后的信息需要理解、归纳、推敲,这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通过细读学生找出了相关的支持性细节,他们不仅讀懂了文本内容,咀嚼了语言,更读出了材料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这才是阅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2.4 回顾文本,以读促写。
  让学生回顾全文,对文本信息做梳理,这里的梳理有两个层面:一是梳理获取的文本信息,利用思维导图等勾勒出文章的框架结构,深入了解文章的各个段落之间是如何推进的,每个段落重点写的是什么。二是梳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教师此时应把相关话题或观点拉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集思广益能得到丰富的有意义的资源,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并展示分享。通过这种写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充分进行文本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而要达成这一阅读目标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保证,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沉静下来,体验阅读过程,反复研读文本并巩固文本,只有这样,阅读之后的写作才会有真正的输出。
  总之,英语教师应正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把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走出阅读教学误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步走”[J].山东教育中学刊,2013(01、02).
  [2]沈晓彤.基于充分解读文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02).
  [3]瑋儿.基于充分解读文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EB/OL].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c25d60101he48.html,2014(04).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初级中学 山东省日照市 276811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院1985年~1995年收治便血儿童35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55例中女132例,男223例,男:女为1.7:1。年龄8个月~13岁,其中<1岁2例,1~3岁64例,4~5岁100例,>6岁182例。病程最短2天,最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首次发现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
调查分析203人城市八岁儿童结膜的滤泡性改变,阳性率为25.1%,其中儿童滤泡症占15.68%,滤泡性结膜炎占76.47%,沙眼占7.84%。结果表明:儿童结膜滤泡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滤泡性结膜炎占首位,沙眼
2005年11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统一税收执法文书式样的通知》(国税发[2005]179号),这个通知公布了本次制定、修改的67个税收执法文书的式样和标准,但不包
计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若把计量比喻成大海,那么不管你是从事计量工作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计量人,在计量之海岸边最多是个“弄潮儿”;你获得的知识,甚至是成就,也最多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采用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包头矿添加15%(质量分数)碳酸钠焙烧反应进行了研究。在623~741K,稀土氟碳酸盐(RECO3F)首先分解为REOF;在853~928K,稀土磷酸盐(REPO4)与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