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什么站立讲台?”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问老师:“你凭什么站立讲台?”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获得 2006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面对记者的提问:“凭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奥尔罕·帕穆克激昂陈辞:“凭我是人格的感染者。”
  一个好老师应该掷地有声:“凭我是人格的感染者。”
  人格魅力,是最生动、最真实、最具力量的教育。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除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還有很多做人的东西,都是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包括价值取向、道德习惯、人文情感、人格品质、情操毅力等。
  叶澜老师说:“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他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他是谁。学生对他有敬意或瞧不起,反抗或喜欢,都不仅仅因为他的专业,而是因为他的全部人格。”
  一个好老师,他会不断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己的人格熠熠闪光,辉映师德,他会努力让自己成为美好的自己,也会把最美好的自己教给孩子。
  一个好老师应该铿锵有声:“凭我是学识的引领者。”
  教师同医生一样,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必须有很强的专业支撑。很难想象,一个学识浅显、缺乏专业素养的老师能够站稳讲台,胜任本职,教好学生。
  一个好老师他不会在意自己过去文凭有多高,曾经拥有的知识有多广,取得的成绩有多大,也不会计较自己现在多大年龄,身处什么环境,工作担子重不重,他会不断学习,不放弃学习,不遗余力地坚持终身学习。
  他会以扎实的功底、渊博的学识,让自己在课堂上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在教学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在能力上超越他人,独树一帜,在专业上享有权威,变得不可替代。
  一个好老师应该金声玉振:“凭我是责任的担当者。”
  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众生百相,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难以割舍,那就是责任。有一种东西令我们魂牵梦萦,永远也挥之不去,那还是责任。
  一个有责任的好老师不会落下每一个孩子。他始终相信,与孩子是一次美丽的约会,也是一场美好的相遇。他不会辜负这次约会,也不会亵渎这场相遇。
  他会坚信,一两个孩子被落下,虽然只是他工作对象的几十分之一二,但对于孩子,就是整个人生的事、一辈子的事。对于孩子的家庭,就是一代人、几代人的事。
  一个有责任的好老师会大胆地承担起解放孩子、保护孩子的责任。面对还不尽如人意的教育现实,他不会在那里一味责怪、埋怨、牢骚,好像这一切都与己无关。他也不会坐看热闹,坐山观虎斗,或者把改变寄希望于明天,寄期待于他人。他更不会随大流,火上浇油,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他会为理想的教育不忘初心,无所畏惧;他会为教育的理想敢于破冰,敢于超越应试,敢于逆风飞扬,敢于突破重围;他会为教育的改变竭力坚守教育良知,捍卫教育本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给孩子文化知识和分数的同时,注重孩子的生命健康和精神成长,在为孩子当下负责的同时,更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
  “我凭什么站立讲台?”“凭我是人格的感染者。”“凭我是学识的引领者。”“凭我是责任的担当者。”有更多的老师能够有底气地回答,我以为,好老师就多了,好的教育也就有了!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
其他文献
关于读书的好处,许许多多的古今中外名人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大文豪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书对一个家庭、甚至对一个民族的影响,十分重要。英国正极力提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美国正在推动全民阅读。在我国,港台地区的“亲子阅读”已经开展了十余年,中国内地近年来也在大力提倡学习型家庭。
本文研究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δu/δt=v△u-λu+f(x,u)+g,x∈R^N (1)满足初始条件的解的存在性 u(x,0)=u0(x)∈L^2(R^N) (2)
'自律'者,自内而外,以'觉'为主,它与'他律'的自外而内,以管为主,正好相反。'自律'教育,尊重学生,榜样引领,注重环境,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自
凌晨三点多梦醒,一时睡意全无,于是,洗把脸捧起一本书来看,这种感觉真好.此刻,世界是如此安静,窗外偶然传来的虫鸣声是那么悦耳.是啊,有多久没有听过这天籁般的声音了。在这
母婴同室,即母亲与婴儿同处一室,婴儿床放于母亲床旁,每天因治疗或其它处置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既便于母亲观察新生儿的各种变化,又利于按需哺乳,尤为重要的是能降低新生儿
以南疆喀什地区荒地乡蔬菜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的方法,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壤中养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平
不知何时起,教师被比喻为“蜡烛”。人们赞美教师像蜡烛一样具有献身精神,“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们也乐于用“蜡烛”来自喻,不过,又多了一丝悲情——“蜡炬成灰泪
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方言研究不但可以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可资比较的语言材料和为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语料依据
人生很短,会有着许多的苦恼缠绕,但只要生命不息,就应当折腾不止。年轻,就是要经得起折腾。有人感叹青春是那么的不听劝,会瞎折腾,转了一圈后还是要回归到原点,平白浪费了许
小学习作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已持续多年,似乎积习难改。对许多学生来说,写作正在或已经变为一件困难和痛苦的事情。教师必须直面这一难题,探索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回归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叶老的这句话生动地阐明了习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尽管学生有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