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优化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微囊藻毒素LR(MC-LR)和微囊藻毒素RR(MC-RR)为材料,主要通过调节杂质淋洗液和毒素洗脱液中甲醇、水和三氟乙酸(TFA)的配比来改变极性和PH值,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MC环境样品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含0.1%TFA的40%~45%的甲醇水溶液可以取得较好的杂质淋洗效果;含0.1%TFA 的70%的甲醇水溶液可以将固相萃取柱(SPE)上的MC完全洗下.因此,建议在分析杂质较多的环境样品时,使用含0.1%TFA的40%~45%的甲醇水溶液对杂质进行淋洗,然后用含0.1%TFA的
其他文献
1引言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是测定痕量金属离子的一种高灵敏度的电化学方法.然而,用DPSV测定印染废水中的痕量Pb时,其中的某些成分会富集在电极表面造成汞膜中毒,导致灵
采用固体涂层吸收采样与流动注射技术相结合方法测定大气中NO2.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4 mg/L,进样频率为90次/h;线性范围为0.4~3.2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与常规方法比较结果一
使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三七素对映体,并探讨了影响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HPLC法利用手性固定相进行直接拆分,无法实现对映体的完全分离;GC法和H
除草剂是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农药类型。在蔬菜或粮食作物中残留的除草剂,通过食物链而对人畜产生慢性危害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物。分析蔬菜等作物
建立了一种利用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测定络合比为1∶ 2的二元络合体系各级络合常数.依据所设计的毛细管电泳二级峰漂移模型,利用间接紫外检测方法,在运行电压为30 kV、缓冲溶
1引言铋能在湛溃疡面形成铋-蛋白质凝固膜,保护其免受胃酸和蛋白酶的侵蚀,促进愈合,它是治疗胃溃疡等多种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如枸橼酸铋钾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胃粘保护剂.
在碱性条件下,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氧化妥布霉素,在荧光素增敏作用下发生化学发光。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痕量妥布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优化的实验
1引言泛酸又名遍多酸,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特别是对脂肪的合成与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作为营养增补剂,
报道了一种毛细管电泳-荧光/非接触电导组合型检测器.该检测器共用非接触电导检测池,实现了双检测器响应同步.优化了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中激发电压信号及其频率;荧光检测是用
建立了血浆和尿中11种苯并二氮杂Zhuo类药物及其9种代谢物的电子捕获检测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血浆及加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的尿在碱性条件下用苯-异戊醇(98.5:1.5)提取,提取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