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相伴 从教一生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为人师,父亲送了我这本书。第一次读,我只是粗粗翻阅,没有特别的感受。当时,初入杏坛,豪情满怀,总觉得这本书里说的,好像太平常了;总以为,我的教育人生,一定会有别样的精彩,我甚至幻想,将来我一定会有给教师的更好的建议。
  后来,慢慢地走进了教学,走进了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病急求医,我常常会翻开这本书。每一次,我都会有收获。
  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我与这本书的交流越来越多。再读的时候常常会感慨万千:原来,他也是这样想的!
  书中让我获益最大的建议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的确,一个学生,只有积极地观察,思考,交流,总结,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但是,随着学校教育年复一年的背书考试,年龄增长,环境影响,学生心里的好奇淡了,探索的热情没了,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这样写道:“教师应点燃学生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当学生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学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基于这样的感想,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创设情境和氛围,让学生有一种想表达的欲望,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多观察,勤思考,多交流,多总结。而思考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方法,要适当有效地给学生渗透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引导学生做到巧思、巧议、巧记、巧练。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这个问题时,有一段话非常诙谐有趣:“我不由地想起波兰著名的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的话:‘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比喻生动形象,很能发人深省。由此,我进一步思考: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老师就应该首先学会思考。现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斥于耳目,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盲目地跟从,一味模仿不是明智的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呢?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终点。教无止境,不断努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推荐的10本书:
  1.《给教师的建议》,B.A.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2.《教室里的心灵鸡汤》,艾斯特·莱特,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课堂密码》,周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校在窗外》,黄武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威廉·格拉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老人与海》,海明威,上海译文出版社
  7.《平凡的世界》,路遥,人民文学出版社
  8.《智慧和信仰》,周国平,中国盲文出版社
  9.《冰鉴》,曾国藩,中国编译出版社
  10.《流言私语》,张爱玲,江苏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几何直观是重要的數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小数和十进分数之间的关联,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让抽象的数“看得见”。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给学生搭建认知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等丰富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含义,发展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几何直观;抽象;小数的初步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
【关键词】探究;活动;思考;感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73-01  我们追求“小脸通红,小手直举”的课堂,认为“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尽管有时这种“动”只是学生对浅显问题反应后的肢体或口头表达;我们也崇尚课堂上的“静”,认为这是学生在进行思考,尽管有时学生只是出于对问题的畏惧而被动地选择安静退缩。形式上的动与静不
新闻背景    乡村,是现代教育的发源地,那里有许多值得挖掘与传承的精神财富。徐其军,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拒绝了功利的价值判断和平庸的世俗追求,坚守着内心深处纯真的乡村教育信仰(本刊2010年第2期“成长故事”栏目曾予报道)。当我们有意“忽略”他独特的患病经历给我们带来的心灵冲击之后,更能阅读到他内心的梦想、爱心的力量、奉献的幸福。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苏派”乡村教师还有很多很多。对于他们的独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导图;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9-0055-02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而思维导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且这种方式对于语篇教学尤为有效。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下文,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
【摘 要】母語学习课程群的建设以学科素养为基点,立足大课程的格局,弱化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界限。该课程群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延展课程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走进中华意象,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培育母语学习的情感。  【关键词】中华意象;传统文化;主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9-0013-02  【作者简介】付军玲,
主持人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教育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如果不知道教育的本意,教育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使得教育产生异化与扭曲,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教育的本意就是“立德树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必须把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也是教育尊严获得的必要条件,所以,赫尔巴特才会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
·新闻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发展到目前阶段,在时代的变化过程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内涵。新时代下,要转变过去以保障教育投入为主的优先发展,要更加注重以满足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要求的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关键是要有实际行动,2005年《江苏教育》以《新
【摘要】教学中的巩固拓展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被教师简化或忽略,这显然会对课堂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应在认识拓展环节目标的基础上,从教师、学生和文本三个方面,探讨巩固拓展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拓展环节;目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
【摘 要】基础教育领域中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研究,离不开政府主导。与此同时,也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领导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学习,做到理论自觉,不断提升对课程政策的理解水平,准确把握课程政策,正确、全面理解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保持教育人应有的教育定力,坚定课程改革的意志,以改革的勇气和智慧破解双语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难题,解决双语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矛盾。  【
【关键词】游戏精神;自由;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53-03  【作者简介】1.李继东,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如皋,226503)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如皋,226500)小语教研员,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