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屋,二战中消失的宝藏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尽,苏德便开始搜寻琥珀屋,但一无结果。寻找者都认为它已不复存在,要么毁灭于柯尼斯堡大轰炸,要么殒命于轰炸之后的全城大火。
  前不久,笔者去了一趟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1945年之前,它属于德国,名叫柯尼斯堡。1945年,苏德两军在柯尼斯堡激战,苏联红军战死十余万人,最终夺取该城。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柯尼斯堡归了苏联,1946年易名加里宁格勒。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仍归俄罗斯所有,但该城东部的白俄罗斯和北部的立陶宛等国纷纷独立,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的广袤大陆不再接壤,遂成飞地。
  加里宁格勒州西北部有座小城,叫斯韦特洛戈尔斯克。随行向导、历史学家沃尔科夫说,此地出产名贵矿产琥珀,日产量达3.5吨,约占世界琥珀生产总量的90%以上。他还带笔者去参观了琥珀矿,开采面甚为宽广,运输车辆穿梭不停,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忙忙碌碌。产自此地的琥珀曾建成一个琥珀屋,在三百年的历史风云中演绎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三百年前建成琥珀屋
  俄国曾有一间琥珀屋,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1716年送给俄国彼得大帝的礼物。这间琥珀屋造于1709年,面积55平方米,四个墙面和顶棚护板上镶满熠熠生辉的琥珀,总重量为6吨,材料全部取自于柯尼斯堡。史书记载:当时普鲁士的琥珀价格贵过黄金,其中价差竟达12倍之多。更关键的是,琥珀屋的6吨琥珀,不是在4个墙面和顶棚的护板粘贴琥珀碎石,而是缀满由工匠精心打造的美轮美奂的琥珀画,再辅以昂贵的钻石和宝石点缀,兼以价格不菲的耀眼银箔拼接,相辅相成地构建了这座世界富丽之屋。史书记载:驻足琥珀屋,琥珀从淡黄色到橙红色,变幻着柔美的暖色之光;金刚石和各色宝石亦夺人眼目,富贵豪华之气溢满其间。
  威廉一世缘何建造此屋?原来威廉一世嫉羡法国路易十四生活奢靡,遂下令打造了这座富丽堂皇之屋,可见攀比之心,古今中外,自古有之,帝王将相亦不例外。
  琥珀屋的设计者是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施吕特尔。据说,1709年琥珀屋刚竣工没几日,粘有琥珀的壁板突发大面积塌落,把威廉一世气得大发雷霆,他一面命人紧急修复,一面迁怒于施吕特尔,并将其驱逐出境。
  1716年,威廉一世为了与俄国彼得大帝修好,将举世珍品琥珀屋拱手奉送。彼得大帝闻讯满心欢喜,当下表示接纳。他在给其妻叶卡捷琳娜的信中说:“琥珀屋建造于波茨坦,精美奢华,恋之久矣,今终为所赠,不胜欢喜。”威廉一世说话算话,将琥珀屋大卸八块,严密包装,于1717年运抵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将其拼装于皇村的沙皇官邸。
  虽然琥珀屋已经落座皇村,但彼得大帝仍觉其美中不足,遂令俄国建筑学家拉斯特列里扩建和重装琥珀屋。艺术大师们遵旨动工,不仅丰富了其内饰,还在屋中安置了镜子。叶卡捷琳娜女皇统治时期也不例外,1743年,她传旨拉斯特列里院士和工匠马尔捷里再次改造琥珀屋。此次改造,主要是对包金木雕、镜子及用玛瑙和碧石所做的马赛克画进行精加工。拉斯特列里院士在改造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去世,工匠马尔捷里不负皇命,1770年终将琥珀屋改建成叶卡捷琳娜皇宫内最豪华的场所。叶卡捷琳娜女皇对外声称,琥珀屋乃勤政之地,实乃其独享豪华与奢靡之所。
  二战中琥珀屋神秘消失
  日子长了,琥珀屋便遇到了保存问题。圣彼得堡气温陡升骤降,冬季室内高温取暖,加上建筑群之间常有急速的穿堂风,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琥珀屋的饰品,艺术品褪色、开胶和脱落时有发生。沙皇曾在1833、1865、1893至1897年间,苏联政府曾在1933至1935年间多次进行大规模修缮。苏联最大的一次修繕是在1941年,即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年,也是琥珀屋彻底消失的前夕。
  史书记载:苏联文物部门在战争伊始便对琥珀屋采取了保护措施。据悉,苏联曾打算将琥珀屋转移至新西伯利亚市藏匿。但此方案遭到专家反对,理由是琥珀屋乃精致易碎之物,拆卸、打包和搬运极易损坏国宝,损失不可估量。专家们最终决定就地伪装和坚壁琥珀屋。为了防止德军轰炸列宁格勒时,震坏琥珀屋里的名画,苏联专家还采取在琥珀贴画的表面糊纸、裹纱布和塞棉花等防护措施。
  但是,史料显示,在列宁格勒战役中,德军占领了皇村的沙俄皇宫。德军发现琥珀屋后,将其拆卸并运往德国,并藏匿于德国柯尼斯堡的皇家城堡内,由德军日夜守卫。藏宝的大厅面积小于叶卡捷琳娜皇宫,琥珀屋有一部分放不下,只能另存他处,这就造成琥珀屋部分组件脱离主体而单独存放,也是琥珀屋艺术品遗失的开始。1944年,英军大规模轰炸柯尼斯堡,使全城陷入火海,数万人被炸死。有目击者说,皇家城堡的藏宝厅被炸塌,德军在轰炸间隙,将琥珀屋转移到城堡的另一大厅里藏匿,琥珀屋得以躲过大轰炸而幸存。1945年4月9日,苏联红军攻击柯尼斯堡城,德国守军一面做困兽之斗,一面顺暗道撤军突围,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德苏两军和市民均有很大伤亡。4月11日,藏匿琥珀屋的皇家城堡突发大火,琥珀屋受损与否无人知晓,此时,战局堪危,国宝守军已撤,琥珀屋从此不知所踪。
  到1946年,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尽,苏德便开始搜寻琥珀屋,但一无结果。寻找者都认为它已不复存在,要么毁灭于柯尼斯堡大轰炸,要么殒命于轰炸之后的全城大火。有专家提出,琥珀屋在战时已经从柯尼斯堡运抵德国科堡市。还有人猜测,琥珀屋藏在东德盐矿或美国的银行保险库里。欧洲还一度流行琥珀屋已坠入深海的说法,这一说法指称1945年1月30日,琥珀屋被装上了纳粹德国邮轮古斯特洛夫号。据史料记载:该船当日从波兰北部的格丁尼亚港撤离计约10582名被苏军围困在东普鲁士的德国平民、伤兵及海员,本应经波罗的海返回德国基尔港,孰料途中被苏联红军С-13潜艇击沉,古斯特洛夫号上共有9343人遇难,琥珀屋与死难者一道沉入了波罗的海海底。
  二十年前屋内原名画现身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琥珀屋中的一件稀世珍品突然现身,它就是极其名贵的意大利佛罗伦萨风格的马赛克画《触觉与嗅觉》。它完成于1787年,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高价向意大利画师订购的三幅作品中的一幅,并悬挂于琥珀屋中。
  此画一露面就引起轰动。调查表明,这幅画的主人是一位曾在叶卡捷琳娜皇宫参与劫持琥珀屋的德国军官,在运送琥珀屋时监守自盗。他将《触觉与嗅觉》偷走,藏在德国不莱梅的一家公证处。多年过去,德军军官或死或失踪,不再认领名画,不莱梅公证处遂伺机变卖,不料遭人检举,《触觉与嗅觉》遂被德国政府没收。后来,公证处同意将它捐赠给不莱梅城市博物馆,而该博物馆又决定将其交还俄罗斯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皇宫博物馆。
  2000年4月29日,德国文化部部长诺曼前往俄罗斯,向当时的代总统普京交还琥珀屋的部分散件:即《触觉与嗅觉》和1711年由柏林工匠制作的琥珀五斗橱,后者在琥珀屋的名贵家具中占有核心地位。
  至此,琥珀屋的故事好像已经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世人对它的去处兴趣浓厚,寻宝者前赴后继,然而琥珀屋的下落却更加扑朔迷离。笔者根据琥珀屋失踪70多年来的各种推断,总结了世界上几种主要说法:第一,琥珀屋毁灭于柯尼斯堡大轰炸;第二,琥珀屋被德军藏匿于柯尼斯堡,至今仍在。德国《明镜周刊》曾在2001至2008年间对柯尼斯堡皇家城堡废墟展开挖掘,理由是找到了当年的目击证人,证人声称在1945年亲眼看见30箱琥珀屋的散件被运进皇家城堡的北配楼的地下室藏匿。《明镜周刊》最终一无所获,专家说,即使琥珀屋在地下室后再未转运他处,地下室的湿度和温度也不利于琥珀的保存,历经70余年,它们已经分解殆尽。
  还有几种说法,比如琥珀屋被漏网的纳粹军官带走,后被盟军缴获,并被美国调查纳粹德国毁坏世界文物的专家秘密运往美国,多年后辗转落入个人收藏家之手,至今秘而不宣。而奥地利《标准报》曾报道说,德军派遣47名士兵将琥珀屋悄然藏匿于丹麦日德兰半岛一个名为阿萨的居民点,参与运输和藏匿的46名德军士兵都已死去,只有克拉夫特一人尚存,他不愿将秘密带入棺材,于是接受《标准报》采访,公开琥珀屋藏匿的秘密。当然,克拉夫特的说法并未得到证实。
  琥珀屋已消失整整75年,但世人的关注却有增无减。2008年,俄罗斯历史学家西扬金娜出版专著《琥珀传说的幕后:战争、革命、政治和特勤中的宝藏》,提出了新见解和新发现。2012年,国际研究学者对琥珀屋又提出新的观点,再次勾起世人对其转移的浓厚兴趣。2015年,俄罗斯拍摄完成了纪录影片《琥珀屋》,提醒世人铭记历史。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探勘的重点正由原来的构造油气藏逐渐向岩性油气藏转变。火山岩油气藏作为岩性油气藏中重要的一员,正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人类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在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用技术。本文就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
<正>1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的体温高低、发热持续时间和对解热镇痛药的治疗反应是否与严重疾病有相关性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的体温高低、发热持续时间和对解热镇痛药的治疗
显而易见的是,对许多移民到美国的华裔来说,唐人街中国城是他们来到美国之后第一个知道的地方,而离开这里对他们来说恐怕是一个挑战。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最具文化和历史气息的唐人街中国城,华裔正在逐渐失去这片赖以生存的阵地。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的社区调查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住在曼哈顿中国城的华裔数量从4.7万下跌到了3.8万,越来越多的华裔正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搬离他们赖以生存的
完善0-3岁儿童托育服务体系是顺应人口政策变化,提高家庭发展能力、落实幼有所育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托育服务面临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监管缺位等难题,是社会民生领域
目的探讨自尊在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修订版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
多数生物是以24小时或近似24小时为周期而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控制着觉醒与睡眠的更替,即使在全天照明或黑暗的环境条件下也照常运行。尽管在无光照条件下,昼夜节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程2002研完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 Comc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程
在异彩纷呈的E时代里,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必不可少的部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到家里的电视机,电脑,小到手表,手机,掌上电脑,数码相机,MP5播放器,甚至是空调的摇控器,都缺少不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