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兽医专业教育情况浅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深入合作,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国家兽医专业的留学生。该文以扬州大学兽医留学生为例,分析了相关国家的畜牧业和兽医教育现状,探讨了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国内兽医专业学习以及回国就业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兽医专业留学生培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兽医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0-0162-02
  1 国内外兽医教育现状和扬州大学兽医专业留学生情况
  1.1 国内外兽医教育现状 目前,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兽医专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是生源方面我国兽医专业是从本科开始的,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而美国等国家的兽医学院入学需要兽医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1]。其次是学院兽医专业教学方面。我国几乎所有农业院校都有兽医专业,兽医专业院系众多,各地院校资金投入相差很大,造成各兽医院系的临床实践教学差别较大。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仅有少数大学有资格设兽医专业,保证了临床实践环节的充分扎实[2]。再次是毕业就业及收入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兽医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兽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其收入仅低于律师和人医。然而,我国兽医工作者主要在农村基层工作,工作条件差,许多本科毕业生常转行就业[3]。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兽医专业的社会认同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兽医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加强。伴随国内外多种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国家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我国畜牧兽医工作不仅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同时还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畜牧业的合作。要发掘相关国家丰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快速发展当地畜牧业,同时利用我国兽医教育资源,协助当地培育高水平兽医专业人才。
  1.2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情况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现有23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在校,其中博士生7名,硕士2名,本科生14名,包括蒙古、巴基斯坦、埃及、苏丹、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院从2019年开始接受江蘇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专科毕业留学生。第1批接受的兽医专业留学生将以“3+2”的方式,在完成3年专科教育后继续在扬州大学攻读2年的本科教育。第1批接受的留学生主要来自缅甸和老挝这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开展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兽医专业本科教育过程,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缅甸和老挝这2个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留学生本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2 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畜牧兽医发展现状
  2.1 缅甸 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占其GDP的比重超过40%。近年来,随着缅甸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水产业、肉鸡、肉猪等养集约化养殖已初具规模。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缅甸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积极投入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业是缅甸第4大经济支柱产业,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主要出口中国和泰国。缅甸以养荷斯坦奶牛为主,存在奶产量低、乳品加工技术缺乏等问题。缅甸近年遭受猪蓝耳病的影响严重,但由于猪肉不是第一消费肉类,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不大[4]。由于缅甸畜牧业发展落后,缅甸畜牧业研究相对滞后,仅有缅甸兽医大学1所兽医专业院校。该校设有7个专业,包含动物解剖、生理等实验室和鸡、猪、牛、养等试验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方面,而有关兽医相关研究很少。虽然缅甸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自然条件优越,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投入,缅甸畜牧业研究发展缓慢。
  2.2 老挝 老挝也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占其GDP比重超过20%。老挝地广人稀,气候湿润,牧草资源丰富。为了减少贫困人口,老挝政府积极培训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业。随着畜禽产品数量的增加,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能出口部分畜产品。虽然老挝是内陆国家,没有海洋资源,但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包括湄公河等多条河流。老挝渔业盛产多种品种的淡水鱼,其中湄公河产的巴勒鱼以鳞薄肉嫩著称。渔产品是当地居民日常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5]。老挝畜牧渔业科研机构隶属于农林科学研究院,分为畜牧研究中心和水生生物资源研究中心2个部分。老挝渔业资源丰富,并且国民消费量逐年增加,但是缺乏优质的鱼苗和养殖技术。并且由于教育投入资源的匮乏,老挝当地兽医专业教育的水平发展迟缓。
  3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兽医教育的启示
  我国兽医教育在满足国内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力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畜牧业发展。我国前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畜牧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加大对相关国家的畜牧产品的进口以及鼓励投资合作。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我国通过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的方式,帮助培养相关国家的兽医专业人才,从而支持相关国家的畜牧业发展。
  3.1 兽医专业留学生教育 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农业国,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当地的畜牧业的教育水平的相当落后,不能满足近年来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这些国家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大量的兽医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包括以下2大类:职业技术人才,从事养殖企业或基层养殖户的畜牧养殖管理和免疫治疗工作;专业研究人才,从事兽医专业相关科学问题的探究,为政府畜牧业疫病防控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虽然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一定的畜牧兽医研究培养院校,但是普遍存在培养院校数量有限,培养兽医专业人才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从以下2个层面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兽医专业人才:第一,加大兽医职业高等技术学院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人数,为相关国家培养大量畜牧兽医基层工作人员;第二,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兽医专业本科及以上高水平研究人才的准入门槛,切实做到为相关国家的畜牧兽医专业的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的领军人才。
  3.2 兽医资格考试 从我国现行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来看,还不能确定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是否能够参加我国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如果确定完成兽医专科学习后能够参加国内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兽医专业教育体系单一,仅有很少的院系培育兽医专业人才。缅甸仅有一所缅甸兽医大学,隶属于缅甸畜牧兽医局。缅甸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缅甸畜牧局仅给这所大学的毕业生授予执业兽医从业资格证书。缅甸畜牧局现行规定并不认可我国的兽医执业兽医资格证书,这就为缅甸兽医专业留学生回国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畜牧兽医教育的合作,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学历和相关职业资格互认,从而从政策上助力兽医专业留学生教育。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帮助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育更多兽医专业从业人员和高水平人才助力当地的畜牧业深入发展,我国兽医教育和行政部门可以从学院兽医教育和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等方面调整留学生教育方式,从而加强与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畜牧兽医业的友好合作和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赵红琼,苏战强,史慧君.美国兽医学院联盟——年度报告教员数据解读[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9):116-121.
  [2]顾建红,王志强,朱家桥,等.美国兽医教育对我国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启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学院访学体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6):450-452.
  [3]王成艳.美国兽医教育一瞥[J].中国畜牧业,2019(7):51-52.
  [4]韦锦益,黄敏瑞,赖志强,等.缅甸农业畜牧业现状与发展简报[J].广西畜牧兽医,2012(2):86-89.
  [5]孔志坚,寸佳莅.老挝畜牧业、渔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7(4):64-6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农民率先成为城市扩张、撤村改居等的对象。该文从现实案例出发,通过分析发现城郊农民市民化存在社会融入问题,包括就业难,生活压力大,农转非后易致贫;身份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待遇处于边缘位置;市民化的文化适应成本较高,社会认同感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土地制度、社保制度等产生了身份捆绑的局限性,农民专业技能水平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就业稳定性,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观念影响农民融入城
期刊
摘 要:基于DEA模型对安徽省2018年16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各投入产出效率值和投影分析,研究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科技效率整体水平良好,但地区间差异较大;皖北城市资源要素投入冗余现象较为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成为制约安徽省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的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DEA;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70.3;F273
期刊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其重点是产业扶贫。该文介绍了仙桃市长埫口镇敦厚片的扶贫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区块链;非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9-0010-03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农业”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集群的形成对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在分析六安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六安市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培育大别山区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对策;大别山区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对该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新时代“乡村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村一名大学生;新时代;乡村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4-0162-03  2004年7月,教育部利用现代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农村居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现代风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该文通过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应急人才培养、强化各层危机意识、制定危机应急预案等农村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对策。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村应急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3;R181.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以云南省沧源县翁丁村为研究对象,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究该景区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结果显示:在景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本地居民、游客等几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由于权力、地位和利益需求的不同,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争夺和矛盾冲突;为促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平衡,促进景区旅游协调发展,应做好旅游开发规划,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实现有形和无形
期刊
摘 要:该文以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泰兴市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践研究;泰兴市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4-0137-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全面完善新农村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扶贫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贫困率下降至0.6%,但因病致贫、返贫率却有所提高,存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医疗保障机制不完善、救助体系单一、扶贫动态信息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贫困人口的健康难以保障,医疗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因此,需要增加医疗资源供应,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多种医疗救助体系,从多方面完善健康扶贫机制,为贫困户提供多重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  
期刊
摘 要: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高校植物园的建设与打造也成为农林和医药等学科发展与进步的需求。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拥有独特的热带地域风光和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作为“211”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南大学应以特色植物为基础,打造兼具景观性与实用性的植物园,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推动美丽校园工程建设。该文基于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