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社团活动的实践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现代教育的创新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素养,而且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从当前笔者所在的学校的数学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学社团活动课,对数学社团的主题内容和活动形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学生社团;数学社团;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84
  玩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把玩引入学生的练习和活动中,能让教师与学生创造快乐有效的数学生活,传递给学生有效的思考。同时,在各种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受,这是当前的数学教学发展趋势,而数学社团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一、数学社团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课堂教学未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美是人审美对象的一部分,然而初中数学课堂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难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对数学的感受是抽象的符号、繁难的计算、枯燥的推论、浩瀚的题海、重复的训练、紧张的考试,使学生难以体会数学之美。
  2.数学社团活动没有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活动
  数学社团将一群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凝聚起来,他们的梦想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也期待用数学去解决一些有趣的或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教师苦于时间或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数学社团很多时候流于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地方,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违背数学社团的初衷,导致主动报名数学社团的人数越来越少。
  3.数学社团未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
  对比其他社团,数学社团通常没有具体的成果可以展示出来,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低,尤其是我们这种数学成绩薄弱的学校,数学社团很多时候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二、数学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实践
  1.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文化提升人们对美的享受,数学主要有形式之美、思维之美、应用之美,虽然数学是理性的学科,但感性的体验也必不可少。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数学提供了观察世界的一般观念和方法。千百年来,数学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数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从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线电波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打开,到图像压缩、信息加密、CT扫描、谷海大海捞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事件的背后都看得见数学的身影,再到我们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将游戏设计理念引入数学社团辅导中
  和学校教育相反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经常耳闻目睹这样的现象,孩子常常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其沉迷的程度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游戏交给孩子权利,让孩子去亲自设计、去指挥,提供了一整套生动有趣的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成为活动中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内容、情景、视听效果不断翻新,有常玩常新的新鲜体验。学习和游戏,面对的是同样的学生,但学生的兴趣却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就是游戏的“有趣”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以及设计的教学过程的乏味。在这几年的学生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学习意愿,不但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而且差距还很大,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不断的询问和探讨中,我们决定将游戏设计理念引入数学社团辅导之中,从另一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辅导学生挑选内容,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数学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数学课堂,在内容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在社团开始初期进行头脑风暴,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数学建模,在模型处理过程中,或进行问卷调查,或数据分析,然后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析后,选取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比如学校垃圾分类的处理与清运问题、学生体质率与中考体育成绩相关性研究、学生手机资费问题等)进行分析,教师指导可以尝试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他们交流合作、动手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引导学生去查文献、读论文、总结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综合实践研究成果,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开展传统数学游戏活动,增加趣味性
  除了让学生经历紧张的课题研究之外,数学社团还安排了传统的数学游戏,比如九连环、九宫格或者是六宫格拼图、魔方等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游戏的快乐,用我国历史上数学家发明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增加民族自豪感。
  5.引入动感数学和STEM课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既然是数学社团,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考虑到课堂知识容量的有限,对动态数学的讲解不仅少,而且比较粗略,很多时候学生想象不到变化的具体过程,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数学社团作为数学的第二课堂,教师还会引入动感数学内容,用几何画板等相关数学软件,让数学知识动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数学社团还会尝试当前热门的STEM课程,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得成果也可以激励学生持续学习数学。
  三、结语
  初中數学社团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受数学知识量限制,学生很多想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没办法有效解决;其次,开展活动的活动内容丰富,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不断完善设备,进展较慢,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专门进行研究总结,形成一套有效的课程体系;最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使学生对数学社团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蒋云.浅谈利用社团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亚太教育,2016(20).
  [2]柯进.社团活动课程化激活学生潜质[J].中国教育报,2015(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510630)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进程的深入推进和新课改的不断探索,高中英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本论文立足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修正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保障新教材应用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关键词:英语新教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4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英
摘要:高中教育体系包含许多学科,英语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英语素养。如果依赖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就会限制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翻转课堂;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学阶段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学科,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将知识建构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本文就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研究方向,对如何有效地将知识建构融入其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知识建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69  知
摘要:初中数学解题型微课对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挖掘数字教学资源的潜在价值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充分使用问题解决型微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优化中学数学解题型微课教学效果的新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型;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36  数学题型多种多样,解题需要一定的技巧。解题型微课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后,许多学生反映初中的内容比小学多,难度大,学习任务更重了、学习的科目更多了、作业量也成倍增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但只有教师的孤军奋战显然是不行的,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极力倡导的教育途径,家长应认识到自己在作业辅导中所应发挥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学生不掉队,紧跟教师的步伐,在学习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关键词:家庭
本文为安徽省省级信息技术课题AH2018170《基于智慧学习平台的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学习方式的研究》研究成果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学习方兴未艾。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智慧学习是基于信息化、全球化和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的全新学习方法。践行这种理念需要的是能“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况、联结学习社群、感知物理环境”的智慧学习平台。对智慧学习平台功能进行分析,明确智慧学习平台在语文
摘要:“3 3”新高考模式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作为学业选考科目,学科地位发生了明显改变。山东省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比例接近70%,成为仅次于三大主科的第一大选考科目。传统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地理学科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地理实践性活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师评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83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
摘要: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把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钻研教材;深化反思;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89  俗话说:“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从某种寓意上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1]。因此,我们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重德育
摘要: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实施以来,德育在中学教育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基于德育素养各学科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渗透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传统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学科德育教育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做好德育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作。  关键词:德育教育;核心素养;学生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