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家校携手的教育大环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校而言,家长是朋友,也是一种力量,没有家长的关注与支持,再好的目标也难以达成,再好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近年来,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结合方面大做文章,做细文章,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的大环境。
  一、以“每一次家长会”为平台,增进家校了解
  家长会,既是班主任联系家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家长了解学校管理、教育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为开好每一次的家长会,学校从家长会的准备、家长会的内容及形式上进行创新,更好地增进了家校了解。
  1.机制上完善
  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在分管工作上既有独立性又有交叉融合。每人除主管不同的学科教学外,还一个人分管一个年级。每次家长会前一周召开全体班主任会,对家长会的提纲要点进行集体备课,而后分管主任和全年级班主任一起就本年级家长会主题、内容、形式等进行商讨确定,个人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2.内容上充实
  在家长会的前20分钟,班主任会将学校近期工作以专题片的形式进行播放,让家长对学校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后班主任就班级管理、班级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每次家长会副班主任、科任教师也到场参加,适时结合本学科学习情况向家长进行汇报、总结。
  3.形式上丰富
  学校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新型家长会形式。如,结合学校工作开一次才艺展示会,以展示孩子特长为主要内容,邀请家长参加,引导家长赏识孩子,注重挖掘孩子潜能。学校力图改变传统家长会上教师讲家长听的单一模式,变教师一言堂为众人多言堂,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典型经验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教子经验。
  二、以“每一次家访”为纽带,凝聚爱的力量
  在众多的家校联系方式中,家访是最有效实现面对面沟通交流、一对一理解反馈的方式,做好家访工作,会凝聚起更大的爱的力量,也会成为构建和谐教育更强劲的动力。
  1.访前培训
  家访也如同教师的每一次上课,能否取得成功,提前备好课是关键。为此,学校对教师先进行家访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在集体培训之后,所有教师都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写出家访预案,并根据本班学生住址的区域特点进行划片,以便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活动。家访前,教师都会提前一天打电话和家长预约。
  2.访中记录
  学校设计了家访记录表,根据记录表,家访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不少教师除做好每一次的记录表格外,还积极撰写家访日志。
  3.访后反馈
  在教师家访后,校长还会通过电话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教师家访情况。通过电话回访,家长们对教育的理解度更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度也更强了,满意度也随着热情的交谈而不断升温。
  三、以“每一次讲座”为契机,全面提升家教素养
  2009年4月,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旨在通过这样的渠道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目前,已举办了9次培训。
  1.专家讲座
  2009年10月,学校邀请著名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作了一场《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家教讲座。卢老师幽默的语言,睿智的道理,有效的互动,让听课的所有家长受益匪浅。
  2.社区热心人士讲座
  2010年1月,学校又邀请了社区热心教育人士吴雨农老人来校开讲座,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家教经验,给家长作了一场《怎样指导孩子过好假期》的报告,给很多害怕孩子一放假就没人管、管不住的家长指点迷津,可谓及时雨。
  3.优秀班主任讲座
  学校还从自身挖掘资源,请优秀班主任为“家长学校”开讲座。有针对一年级的《好习惯,好人生》,针对三年级的《家校携手,引领孩子踏上习作快车道》,针对毕业班的《家校携手,帮助孩子出色完成人生第一跃》,也有就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作的讲座,像《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告诉孩子,你真棒》《如何建设书香家庭》等。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家长学校”讲座,不仅给家长提供了更多的家教智力支持,全面提升了家教素养,更使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真心服务,用心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亦妮)
其他文献
建设特色学校的理念与实践  编者按:大家常说,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其实体现的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不仅仅是一位管理者、领导者,更应是一名教育者,要掌握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因此,一位优秀的校长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还要适时地将办学理念和本校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建设特色学校。为此,本期《特别关注》聚焦建设特色学校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三所学校校长的专访,以
“聂耳之乡音乐流淌,花灯之乡戏曲悠扬,云烟之乡经济兴旺,四中学子茁壮成长……平等博爱创新超越,和真和善和美和乐……”未进校园,欢快、活泼、灵动、和谐,既体现现代音乐特点又融合了玉溪花灯戏元素的《玉溪四中校歌》随风而至,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我的采访兴致更高了!  初开眼界——和谐也把原则讲  见我站在大门口对着镶有“和真和善和美和乐”八个大字的墙形雕塑拍照,一个穿着制服、形象质朴的门卫走了过来,得知我
语文学科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学是证明生命存在的独特方式。聋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追寻具有独特性,因此教师可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引领聋生感悟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意义。  一、注重阅读积累,打好“生命之基”  “生命之基”是为聋生打底的基本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能力及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聋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引发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重组。其次,聋生在教
编者按:  教师这一职业,存在已久,上至帝师,下至村野私塾先生,似乎是读书人的副职。于是,人们觉得,教书似乎是拿起来就能做的事儿。只要肚里有墨水,就可以站稳讲台。这,对吗?在刚刚过往的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教师们肯定已经认识到,21世纪的中国教师正在经历全新的职业人生。“不当教书匠”,“要做研究者”。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12月),更是标志着中国教师职业正式迈入专业化
一、生平简介——学贯中西,文理兼通  金国宝(1894—1963),字侣琴,江苏省吴江县同里镇人。早年跟随其堂兄金松岑①学习古诗文,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之后在同里中学读书。1910年在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江苏苏州)学习。1911年,两级师范学堂改名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今江苏中学),金国宝继续在这里学习,并且担任校内学生组织的负责人,由于多次组织学生运动,被当局以学校缺课过多而开除。  1914年2
广东省花都区新华第四小学在“崇真尚善,与美同行”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按照“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和特色学校”的发展策略,从开设国画、舞蹈和管乐等艺术类的特色项目开始,着手构建特色鲜明的艺韵校本课程,确立了“以德立校,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旨在引领师生探求真知,养成善德,追求至美,以使学校成为传播“真、善、美”的殿堂。如今,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具体有四方面
教育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阐明了中国的教育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现代水平。这为以外国语为特色的初级中学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愿景。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江南外国语学校)以“和韵江南”办学思想,“雅韵通博,融汇中西”的办学理念,既与国际接轨,又凸显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全
语文是初高中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才能凸显新课改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直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值得教师探讨和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有所创造、独立解决问题,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重点,值得语文教师
如何依据《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简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和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标准》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由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部
编者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如何改变以往费时、费力却效果欠佳的英语学习状态,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与专家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方案,首届“中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别呈现此次研讨会的内容以及部分一线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实践成果,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