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堂成就教育梦想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33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湖北省黄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改革开放后,有更多的人走出去,传播着黄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位叫张申华的老师,他凭借独特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突出的教学水平,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并最终成为了深圳龙岗区春蕾小学这所闪耀特区享誉鹏城的民办小学的校长。
  1978年夏天,张申华走上了三尺讲台。他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先后担任了湖北省蕲春县实验小学的数学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这一番经历,让张申华的教育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也让他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沉淀,他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理念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得以完善。但他却有着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到特区去!很快,他来到了中国最大的改革开放区——海南省,成为了普通的18个民办教师中的一员。那段时光,张申华仿佛又开始了像刚毕业时那样奋斗,他开始谱写自己作为普通打工者的教育之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凭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突出的教学水平,被洋浦实验学校看中。一年后被提拔为学校的教导主任,两年后被学校的投资者聘为小学校长,成为了改革开放特区的一名民办学校的校长。这期间,他参加海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亲笔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全国二等奖,并当选为海南省“精神文明积极分子”。
  1999年,由于张申华的突出表现和优异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引起了中央教育电视台的注意,并特别为他做了一期二十分钟的人物专访。在教育人生重新走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时,张申华心中又有了新的目标和梦想……
  2000年夏,深圳的一家新建的学校春蕾小学,正在向全国招聘杰出的学校管理者和优秀教师。这很快就激发了张申华的兴趣和久违的创业热情。于是,他马上和春蕾小学的创办人凌国强先生联系,并和“造福桑梓”的凌先生一拍即合,成为了春蕾小学的校长。
  当时的春蕾小学才刚刚起步,只有12个教学班,就读学生400余人。于是,他提出了“爱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的教育思想,以“爱国,博学,文明,健美”为培养目标,要求每一个教职工把这种理念灌注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时他还先后聘请了三位全国特级教师来校教学,指导并带动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张申华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三大特色,即“英语双轨运行、数学训练思维、艺术培养特长”。“英语双轨运行”即英语施行以“香港朗文”教材为主,“牛津版”或“深港版”教材为辅的两套教材结合教学,帮助学生开展系统的英语国际课程学习;“数学训练思维”落实到每一节数学课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求新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变教为导”发展思维。引进“数学思维训练”教材,每一节数学课安排一定时间完成思维训练趣味题,每一次阶段性测试,有意安排一定分值的思维训练题作考试附加题。三年级以上各年级,成立数学兴趣小组,集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艺术培养特长”,学校二十多个兴趣活动小组中十余个是艺术类兴趣小组,学校为一些兴趣小组聘请了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并在每年六一,为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
  张申华还积极实施“暖心工程”,积极解决民办教师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地能安居、肯乐业、讲奉献,也为春蕾小学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在深圳布吉街道龙岗区历次组织的教学抽查中,春蕾小学的教学成绩不仅在民办学校中,即便在公办学校中,也是遥遥领先。师生在街道一级以上的比赛中一等奖获奖人次达83次;在龙岗区的教学比武中,一等奖以上的就有21次;在全国级的竞赛中,获奖人次也达12人次之多。如今,春蕾小学不仅是布吉街道的明星学校,也成为了龙岗区的明星学校。张申华多次评为深圳市的“优秀校长”和龙岗区的“优秀校长”,他再一次收获了自己人生事业上的累累硕果。
  回首过去,这一路走来,有风有雨,有酸有甜,百般滋味在心头。展望未来,张申华校长的脚步铿锵有力,目光辽远深沉。相信凭借着对教育的这份执着,张申华校长将再次奏响自己事业上的华彩乐章!
  人物简介:
  张申华,1962年生,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湖北蕲春县小学教师,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教导主任、校长,海南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2000年6月至今,任深圳市龙岗区春蕾小学校长,参与主编学生用书6本。多次荣获龙岗区优秀校长称号,多篇论文(著)被国家级杂志收录或发表,2010年12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校长”。
其他文献
198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发明博览会上,机械动力学和工程机械专家、东北大学教授闻邦椿因在惯性共振式概率筛研究上的杰出成就荣获“尤里卡”金奖,还获得了个人发明“骑士”勋章一枚。中科院院士闻邦椿与他的科研团队在振动机械和工程机械领域内矢志不渝地创新、实践,先后研制成10多种新型机械装备,使振动这一现象变害为利、造福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穷且益坚”的求学之路  步入东北大学60余
郭声健教授的《音乐教学新概念》一书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脚点从原来的重结果型逐渐在转变成重过程型,这是理念上的升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音乐课堂评价环节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语言运用过于单调、频繁,评价效果显得不再那么“给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很漠然,并没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为此,在音乐教学生活中,笔者力求通过丰富且有效的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
在唐宋散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上。笔者认为,对唐宋散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应该有更多的关注,才能打开写作视野,提高写作兴趣,体会古人心灵的声音。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努力挖掘教材写作视点,引导学生进行以写作为根本的有目的的阅读,把阅读和写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此彰显“以写促读”的魅力。  读的困惑与写的忧虑  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高中作文教学随意
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又朝气蓬勃的学校,她在传承和创新中跨越,在特色与和谐中绽放,她就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江小学。走进校园,一幅幅文化育人的画卷映入眼帘,使人能感知到学校深沉的文化追求;触摸到学校鲲鹏高翔的求索之路……  2013年12月,学校由剑阁县下寺小学校更名为剑阁县龙江小学校,并先后确立了“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礼仪育人”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都幸福”的育人目标,“小龙人礼达天下”的校
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教育奖得主安·科顿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如果”的事,教育是基本人权。真正将女孩们拦在学校大门外的,并不是文化的贫困,而是贫困的文化。女童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单单靠发校服、发文具是无能为力的。达成目标的方法,就是与所有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从教育部的官员,到贫困村小的校长;从制定政策的领导,到不识字的奶奶,每一方都可以为问题的解决贡献资源和智慧。  (摘自2015年11月3
笔者所在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习惯、兴趣及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陷入尴尬,成为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为破解难题,学校开展了省级课题“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效果”的研究,鼓励教师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育资源,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之一,笔者就历史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差异指导,分类推
据新西兰先驱报2013年12月7日报道,近期公布的2012年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新西兰15岁左右的学生在数学、科学以及阅读方面测试的国际排名,均处于落后位置。伴随测试而来的还有两大问题:第一,能否相信测试的结果?第二,如果测试的结果值得信任,那么该如何面对排名靠后的情况?  新西兰在阅读方面的排名从第7名降到了第13名,科学方面从第7名下滑到第18名,而数学成绩则为第
信息技术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整合,就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发语文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兰亭集序》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创设情境、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探究性学习、实现目标、以及图示板书等5个方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化整合。  营造教学氛围,激
近年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厌学的、焦虑的,也有学习压力造成的抑郁症等。另外,很多学生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不适应与人接触,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值得思考,高分是家长和学校都非常看重的,但是“高压”绝对不应该是学校的办学政策。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无法改变个别人的功利教育看法,但是尽力地为学生解压,利用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解放同学们的思想,是笔者研究的一个课题。  组建团体心理
在中国地图上,北京与天津之间有块“飞地”,靠近北京的地方,就是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地处首都东大门,距北京天安门30公里。华北科技学院就坐落在燕郊“第三公交站”。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传承“文”“法”薪火精髓,在这所工科院校中的人文使命可谓不可或缺:现有法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秘书学5个本科专业以及安全与社会发展、安全法学2个研究所;担负全校思想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