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依赖于教学方法的优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145520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教学者所追求的目标,一堂高效的课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应当是让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思;既懂其然,又懂其所以然;既获得知识,又开启思维。如何提高教堂教学效果,仁者见山,智者见水,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优化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一、 精心设计和处理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讲授方式,但不管采取何种讲授方式,都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处理,这样才能够充分营造起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课的导入,第二个阶段是教授新课,第三个阶段是总结。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阶段中,新课的导入是一个关键,因为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是比较注重老师是怎样导入一堂新课的,新课导入的角度要独特,有个性化,让学生有新奇感,切记千篇一律。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质疑的方式导入,通过典故或事例的方式导入等等。新课导入的角度对学生有新奇感,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有了好的开头不等于一堂课就已经成功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讲授是主要阶段。在讲授过程中特别是专业理论课的讲授,一定要突出时代性,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切忌讲一些陈词滥调。新授课应当包含足够的信息量和知识量,让学生一堂课上下来能够感到有所收获。
  课堂结尾总结也很重要,课堂结尾总结运用得好,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结尾总结时,要注意营造一种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氛围,让学生有所回味。首先要归纳全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总结全篇内容,强调主要论点,深化主题;其次,巧布悬念,整个教学过程应是置疑,释疑,再置疑,再释疑的过程,结尾时可以设置一些新问题、新疑点,让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二、 教学内容的讲授做到既“收”且“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应该做到既“收”且“放”。教学内容讲授的“收”,是为了将基本理论讲透,挖掘教学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智能潜力。教学内容讲授的“放”,是为了拓宽教学的面,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内容“放”开去,还要能够“收”得回。“放”是为了更好地“收”。“收”,并不是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不加取舍,“放”也不是离题万里,一味追求情节效果,或者东拉西扯,举一些庸俗的例子,哗众取宠。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收”与“放”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三、 教师以良好的教态面对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
  
  教师的教态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这已被众多的教学者所认同。教师的教态,可以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好坏,确定情感倾向的标准。一个有着良好教态的老师,举止自然得体,仪表整洁大方,态度亲切温和,气度从容不迫,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从而可以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相反,教师的教态不佳,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打上折扣,让学生产生反感,进而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个老师所讲的课。教师的教态,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行为体态、容貌服饰等,更取决于教师的道德情操、精神品格、学识水平、性格特征、情趣爱好等多种因素。一个有着良好教态的老师,往往有着良好的涵养、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所以一个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关键还是在于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
  
  四、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教学语言运用得合理与否,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有明显影响。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相同,但数学效果却迥异,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语言运用的差异。
  教师授课的语言应当标准清晰,这是对教学语言运用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语言的含混不清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则体现在合理运用语速或语调,教学语言要快慢适宜,高低适中,使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维保证协调合拍。语调过高,则尖声刺耳,长时间反复强烈的刺激,会使学生产生烦躁情绪;语调过低,则气氛沉闷,使学生昏昏欲睡,兴奋中心难以形成;语速过快,学生反应不及,思维跟不上老师讲话的速度,难以领会讲课内容;语速过慢,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当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景,调节语速和转换语调。比如,为了突出重点,可用平快语调做铺垫,用凝重语调突出关键;为了突出难点,可放慢速度,加重语气,延长尾声;当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精力旺盛时,可加快语速,提高气势,一气呵成。总之,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是一种技能,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苦练教学基本功,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说明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就选编了说明文30篇左右。然而,说明文教学又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
钢琴演奏不但是演奏者基本功和音乐素养的展现,而且还是一次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学习钢琴总是要进行演奏和表演,其最终目的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呈现在观众面前并感染他们,而很多的学习者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心理状态控制不佳而使演奏大为逊色,甚至失败。   演奏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演奏能获得成功,但往往由于对自己过高的期望或害怕失败的心理会引起精神紧张,它在生理上表现为:心跳加快、脸部潮红、出冷汗;唾液分泌减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有艺术性。有了艺术性,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从而推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性;画龙点睛    语文课堂教学要有艺术性。根据教学内容、环节、对象设计好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不能总是教法是老调子,结构是老路子,教案是老样子。当今要求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讲授课时,不妨来一下“画龙点睛”的教学方法。“画龙点睛”的教学艺术,主
〔关键词〕 宿舍管理;情感投入;服务;人性化管理;  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35—01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舍务老师必须将学生作为宿舍管理服务的工作重心。那么,如何做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呢?  一、舍务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
〔关键词〕 班主任;教学理念;价值  观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4—0033—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在我们生活中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社会、家长对教育工作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是联系家长与学校、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如果能将这座桥梁建好,那么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