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微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年7月颁布的《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极大反响。该方案总体上减少了高考考试科目,改变了某些学科的考试方式,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成为了一门社会化的考试。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重中之重。此外,运用跨学科思维,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由此应运而生。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狭义上是英语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碰撞的火花,广义上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现象学的深层互动。
  【关键词】前概念 英语教学
  一、概念学习与概念教学
  概念学习亦称“概念获得”或“概念的掌握”。其实质是个体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把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是构成命题知识的细胞,故概念学习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核心任务。
  科学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儿童把大量的资料概括为少数概念,理解用相关概念体系建立起来的原理和定律,并凭借他们去解释和说明新的观察结果和经验。儿童掌握概念以后,可增加所学知识的适用性,提高概括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二、前概念的定义
  1.心理学意义上。前概念可以说是维果茨基的开创性研究。在《思维与语言》中,他重点研究了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前者是指在有计划的专门教学条件下掌握的概念;后者亦称“前科学概念”,即前概念,主要是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
  2.现象学意义上。在现象学的范畴中,前概念是指“原则上可直观到的事物的总体”,强调的是一种直观性,未被规定性。
  3.英语教学中的前概念。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前概念教学”得到10295条检索检索结果,当关键词为“英语学科前概念教学”,只剩8条相关的检索结果。通过对这些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前概念研究:
  从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大多数局限在数学、物理等理科范围内,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寥寥无几。
  从产生的途径来看: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的负迁移和旧有概念的局限;由词语带来的曲解; 進行不当的类比。
  从解决策略来看:创设情境;验证、纠正和完善概念;实验演示;认知冲突;合作学习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是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时,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去认识事物并习得概念,它强调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
  三、前概念教学策略
  根据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归纳,前概念教学策略有“通过师生对话显示出学生的前概念;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实验验证、概念重释和比较鉴别等方式纠正前概念中的错误成分;深刻讲授,特别是对于科学概念的教学要给学生以全面的理解”。但笔者认为可以从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上着手,将前概念教学策略概括为两个词:丰富和修订。具体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一致的要丰富,使其转化为科学的概念;反之,相矛盾的,则需要修订。
  课堂实例:
  笔者于2016年2月到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进行教育实习,任15级生科1502班和地科1502班的公共外语教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Unit 4 College sweethearts为例,课堂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图片和音乐,让学生猜测主题;老师讲一个有关此话题的小故事;学生写自己的初恋小故事;依据学生写的故事,总结归纳怎样写好记叙文。这样的设计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调动他们所拥有的前概念,即与本课主题相关的经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写记叙文,那么在英语学习中这种方法是否同样适用呢?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正如奥苏泊尔所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因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的Unit 2 Journey into the unknown中长对话部分,听录音前,让学生浏览选项,猜测主题。根据题肢里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Plants”, 并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学生可以推测出这篇长对话内容是关于一个类似于森林的地方,随后听录音中关键词 “the Amazon rainforest”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第一小题关于这个地方的介绍的题就变得容易的多了。随后的几个小题(这篇长对话的主旨,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根据学生所具有的前概念(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弘扬的正确的价值观等)就可以完成了,且正确率很高。
  四、前概念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教师们对前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前概念属于物理、数学等学科领域,与英语教学无关。教师们对前概念的处理方式不合理:漠视,课堂上忽略学生的前概念;打压,虽注意到了学生的前概念,但出于其他原因(如为避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进度),所以抑制了学生的前概念;无能为力,这可能源于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欠缺。
  五、结论
  本研究基于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目的在于对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做一个初步的课堂探索,不仅是现象的阐释和经验的总结,且有教学实践证明了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是一个有价值的可操作的教学理念。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对教师访谈,对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使得对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的研究突破定性描述,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找到前概念和英语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实证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五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严彩莉.初中英语教学之前概念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职业学院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职业学院的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后,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职业学院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导学是开启新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必然途径,艺术性,巧妙,合理的导入,可以活跃英语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调动学生对音乐的
【摘要】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哑巴英语。而基于各种原因,英语无用说的呼声在当前社会上也比较高涨。很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乏。语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语言运用情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了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境教学法 语法 应用  缺少一种外在的语言环境,是困扰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大
Hemingway is a world famous master for 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featured by simple words, short and concise sentences. This kind of style is represented in A Cl
期刊
本文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影片《重返17岁》中的人物对白,解释会话中有意识违反准则的语言现象,阐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对解读影视作品具有的有效性,并
【摘要】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對大学英语教材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研究回顾,发现以往研究大多仅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对其它方面文化知识的关注。另外,以往研究仅限关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中认知层面的提升,对行为、情感层面能力关注较少。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可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跨文化能力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方面,明确
【摘要】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中 英语教学  国际间交往的顺利实现,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的外语技能,而且还要求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同时,文化间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中英
【摘要】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主要由学生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组成。学生内在因素于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有关。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朋友圈子、教师教授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习行为 影响因素  一、引文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截至2016年04
【摘要】根据生成语法,主语-主语提升结构是指主句主语由补语分句的主语提升而来的一种结构。这一结构的特殊之处在于谓词只选择不定式分句作补语,而且主句主语在语义上不与谓词有关,而与补语分句的动词不定式有关。生成语法对该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主语-主语提升结构 提升谓词 名词短语移动 生成语法  一、引言  提升现象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为语法学家所关注。在语法界提升现象有不同的名称。比
【摘要】中英颜色词表达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将两种语言的颜色词进行对比,发现相同点、挖掘不同点,以期减少跨文化失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英 颜色词  【Abstract】Color lexic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