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主语—主语提升结构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生成语法,主语-主语提升结构是指主句主语由补语分句的主语提升而来的一种结构。这一结构的特殊之处在于谓词只选择不定式分句作补语,而且主句主语在语义上不与谓词有关,而与补语分句的动词不定式有关。生成语法对该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主语-主语提升结构 提升谓词 名词短语移动 生成语法
  一、引言
  提升现象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为语法学家所关注。在语法界提升现象有不同的名称。比如,Poutsma称之为主语驱动,Jesperson称之为主语分裂,Quirk称之为链接动词结构。但是语法学家们对这种语法现象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的直观描述,他们并没有深入到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
  生成语法理论不仅研究提升结构的特征,也分析提升结构的产生机制。主语-主语提升是指一个低层次分句的主语移动到同一句子的主要分句的主语位置。发生这种移位的句子被称之为主语-主语提升结构。那么,生成语法理论怎样解释这种结构的产生理据呢?这种结构具有哪些句法及语义特征呢?
  二、主语-主语提升结构的生成理据
  观察以下两组句子:
  (a1)It happened that Mary left at the weekend.
  (a2)Mary happened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b1)It is likely that Mary will leave at the weekend.
  (b2)Mary is likely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可以互相转换。a1、b1为非提升结构;a2、b2为主语-主语提升结构。在a2、b2中为什么发生主语-主语提升呢?根据生成语法理论,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经历转换过程而产生。那么,a2、b2的深层结构是什么呢?这些深层结构又经历什么转换过程而生成表层结构呢?
  a2、b2的深层结构分别应为:
  (a2-1) [e happened [IP Mary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
  (b2-1) [e is likely [IP Mary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
  a2、b2的存在是不定式分句(IP)中的主语Mary发生提升的结果。提升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在a2-1、b2-1中,主句主语是一个空位(用e表示)。因为表层结构必须有主语,所以充当不定式分句主语的名词短语Mary必须进行移位,否则无法生成合法的表层结构。也就是说,主语-主语提升结构一定经历名词短语移动,使主句获得主语。第二,Mary的移位也是在格的驱动下进行的。因为不定式分句的屈折词没有受格能力,所以Mary无法在不定式分句中得到格。主句的屈折词具有受格能力,主句主语可以从屈折词得到格,即主句主语是有格位置,Mary只能通过移动到主句主语位置才能得到格。也就是说,Mary被迫进行提升。因此,主语-主语提升结构是由名词短语移动和格的驱动所产生。
  三、主语-主语提升结构的句法及语义特征
  a2、b2显示,主语-主语提升结构由三个部分构成:名词短语(NP) 谓词(动词或be 形容词) 不定式分句。不定式分句是动词或be之后的形容词的补语,所以该不定式分句也称补语分句。
  英语谓词是句子结构的核心,谓词的特征决定其主语和补语的表现形式。那么,这种结构的谓词有哪些特征呢?在谢元花所著书中有这样的分类:第一类谓词具有提升和非提升结构,如seem, appear, happen, turn out, be likely, be certain;第二类谓词只具有提升结构,如tend to, used to, have to, ought to。这些动词或形容词能使其后的补语分句中作主语的名词短语发生移位,所以它们被称为提升动词或提升形容词。提升动词和be 提升形容词合称提升谓词。提升谓词是一位谓词(one-place predicate)。在深层结构中,一位谓词只带内主目(internal argument),不带外主目(external argument),即外主目位置为空位(a2-1,b2-1)。在表层结构中,内主目,即动词或be 形容词之后的补语成分,只能由分句充当。happen和be likely既可以选择时态分句作补语(a1,b1),也可以选择不定式分句作补语(a2,b2)。前一种情况下主句主语位置由虚主语it来填充,但是后一种情况下主句主语是由提升而来的名词短语来填充。
  在夸克等人所著书中指出这类动词在语义上独立于主语。生成语法认为这是由于提升谓词不给主句主语分派题元角色(theta-role)。从深层结构可见,主句主语显示为空位,即没有名词短语与提升谓词具有题元关系。从动词的词汇意义看,充当主句主语的名词短语与补语分句中的动词不定式有关。换言之,作主句主语的名词短语承担由动词不定式分派的题元角色。但是该名词短语不能被不定式的屈折词受格,所以它在被动词不定式分派题元角色之后又在格的驱动下移动到有格的主句主语位置。因此,主语-主语提升结构中的主句主语在语义上与不定式分句的动词有关,而与主句谓词无关。
  四、结语
  上文的分析表明主语-主语提升结构是一种动词的语义-句法接口现象。句子结构与动词的句法及语义特征密不可分。在主语-主语提升结构中,动词只选择一个不定式分句形式的内主目。同时,动词促使不定式分句中具有题元角色的名词短语提升至有格的主句主语位置。对这一结构的分析证明了生成语法对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夸克[英]等.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刘爱英,韩景泉.提升结构的句法研究[J].外国语,2004(05):11-18.
  [3]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吴国良.论英语中主语提升的潜在规则[J].外国语,1998(04): 37-43.
  作者简介:张蓉,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语法。
其他文献
【摘要】书面表达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提高英语写作的训练途径之一,也是检测学生写作的重要手段,但是书面表达往往成为了学生考试的难点,因为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没有达到测试的高度。有效指导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思维导图在中考复习阶段的书面表达训练中提高学生能力比较明显,建议在常规教学中多使用。  【关键词】学生写作 书面表达 思维导图  一、引言  书面表达是通过写的形式考查学生对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re more frequent.So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learn English.But the question
期刊
职业学院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职业学院的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后,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职业学院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导学是开启新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必然途径,艺术性,巧妙,合理的导入,可以活跃英语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调动学生对音乐的
【摘要】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哑巴英语。而基于各种原因,英语无用说的呼声在当前社会上也比较高涨。很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乏。语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语言运用情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了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境教学法 语法 应用  缺少一种外在的语言环境,是困扰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大
Hemingway is a world famous master for 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featured by simple words, short and concise sentences. This kind of style is represented in A Cl
期刊
本文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影片《重返17岁》中的人物对白,解释会话中有意识违反准则的语言现象,阐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对解读影视作品具有的有效性,并
【摘要】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對大学英语教材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研究回顾,发现以往研究大多仅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对其它方面文化知识的关注。另外,以往研究仅限关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中认知层面的提升,对行为、情感层面能力关注较少。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可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跨文化能力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方面,明确
【摘要】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中 英语教学  国际间交往的顺利实现,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的外语技能,而且还要求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同时,文化间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中英
【摘要】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主要由学生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组成。学生内在因素于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有关。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朋友圈子、教师教授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习行为 影响因素  一、引文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截至2016年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