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成因初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将成为人际关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为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对象异性比重增加;人际交往的方式趋于网络化;人际交往的整体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成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三者需要的实质就是人际交往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将成为人际关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并不乐观,由于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如何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运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500名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成因,调查对象涉及大一到大四各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97.4%,符合统计学要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成因如下:
   一、人际交往对象异性比重增加
   在调查学生选择交往对象的性别倾向时,选择“同性朋友”作为自己的交往对象的学生比例为63.2%,而选择“异性朋友”作为自己交往对象的学生比例达到了36.8%。而对“你在大学期间承受最大压力是哪方面的”调查中,“异性交往压力”占到了被调查总数的12.1%。大学生随着生理各方面的不断成熟,同异性交往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他们希望更多地与异性建立更亲密的朋友关系。加之我国传统的教育对学生性教育很多时候采取回避的态度,处在特定生理时期的大学生对异性会产生更多的好奇。但是很多学生在面临异性交往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二、人际交往的方式趋于网络化
   在调查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倾向时,选择“微信”、“QQ”、“电子邮件”等网络交往方式的学生比例占到了80%以上,而选择面对面交流的则不足20%。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互联网丰富了人际交往的手段。(2)网络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3)获得更便捷的人际交往体验。
   三、人际交往的整体能力有待提高
   第一,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在对自身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中,选择对自身人际关系“很满意”的占到60.8%,觉得“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的占到36.4%,觉得自己“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的占到2.8%。在“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的调查中,选择“完全没有障碍”的占到38.5%,选择“一些障碍”的占到58.1%,选择“很有障碍”一项的占到了3.4%,表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并不满意。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存在于方方面面,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自我意识和认知结构不够成熟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2)自卑、嫉妒等负向情绪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3)社会知觉效应因素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比如“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尤为突出;(4)网络因素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网络在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冷漠,这也造成了一定交往障碍。
   第二,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被动。在“平时交往时,遇到与你兴趣爱好或观点不同的人,你的表现”的调查中,选择被动交往方式的群体占到总样本的63.3%。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当遇到对方观点和自己不同,或伤害自己时,一般倾向于采取隐忍、退缩的做法,不太愿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不满。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引起,诸如“言多必失”等。还可能是受社会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左右,很多学生表现出过于老成和事故,很多学生喜欢隐藏自己的情感,这都造成了交往中的被动。
   第三,冲突管理技巧需要加强。在“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一项是“不懂得交际的技巧”。在“如何处理和同学的矛盾”的调查中,有34.6%的同学选择了“等着他人给自己道歉”和“等着时间冲淡矛盾”。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际交往的教育缺失。中国的教育模式对人际交往的教育不够重视,很多时候学习成绩好成为好学生最重要的标准;(2)人际交往教育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关于人际交往的教育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敞开心灵。这导致面临实际人际冲突时,很多大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温金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与异性交往水平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4).
  基金项目: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校级课题科研项目“构建独立学院和谐人际交往关系的校园文化研究”(编号:BD201291
  11)。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高等数学课程,结合大专层面教师及学生实际情况,以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结合笔者七年本专科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科教学;医药院校   对于大专层次学校而言,高等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但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常用数学方法,而且在培养学生严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其教学
期刊
摘 要:蒙古族抽象符号在许多环境空间中均有应用,也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本文以酒店空间为例,分析蒙古族抽象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重构,具体研究这种传统文化元素在酒店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具体的应用方式,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蒙古族;抽象符号;环境空间;酒店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更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简单的物质消费,对于文化等精神文明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慕课及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并以物业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实训课程为例,阐述了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物业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慕课教学,具体包括慕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及具体模块的实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慕课;物业管理   一、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技能的方式,是一种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和师傅的联合传授,对
期刊
摘 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楼专题设计中,相关建筑部分和结构部分的设计重点内容进行解析,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教学楼设计   一直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对学校建筑都很熟悉。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 它为育人提供了专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现代化的教
期刊
摘 要: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基于当前对未成年犯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笔者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了解当前教育改造中存在的人性化缺失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成年犯进行生命教育的路径探寻。   关键词:生命教育;未成年;罪犯   近些年,未成年犯罪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与家庭稳定的一大社会性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对自己及他人生命的漠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学招生范围的扩大,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很多的相关工作者认为可以在普通本科大学实施导师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长春工业大学普通本科实施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长春工业大学是吉林省的一所省属工科二本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提出
期刊
摘 要:人民教师除了肩负着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使命外,还承担着教科研工作的重任,这既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探索科学、有效的独立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方法,应结合管理对象的特点,并充分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找出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高校科研部门的服务职能,对独立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军训是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普及爱国拥军精神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学生军训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远落后于军事现代化的建设,反映出高校军训工作的时代滞后性,以人为本在军训过程中还停留在表面,因此,高校军训工作亟待改革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一、对高校大学生军训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大学生军训是根据《
期刊
摘 要:说课是教师用口述的方式表述某个课题的具体教学设计及其设计依据,即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讲述自己对这门课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同行或教研人员评论观点,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师技能考核的活动。本文以“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为例,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关键词:渗透检测;说课;教学   说课是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要求的考察,以及对当代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反思,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办学定位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发展;反思;定位   一、西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历程的回顾   1.过去幼师专业办学的成功经验   过去幼师专业师生对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类课程十分重视,教师们积累了不少各科艺术技能训练的好方法,事实上也培养了不少能歌善舞、书画兼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