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设计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高中物理课程中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对于高中物理来说,顺应新课程的改革形式,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广大高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将以教科版的高中物理为例就高中物理教学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承前启后;教学方法
  一、做到“承前启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然衔接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就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直观状态.高中物理不像初中物理那样直观性、生活化,其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研究对象与范围都较初中物理复杂繁琐.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高中物理时可能无法适应这一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初中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自然衔接,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承前启后”的进行物理学习.
  例如,在初中的物理学习阶段,学生已经学过有关于“力”的知识,像“重力、弹力、二力平衡”等,对于力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进入高中之后,学生需要学习“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独立性”等,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似曾相似”但又完全不懂.初中阶段对于“弹力”的要求只是“知道弹力是因弹性形变引起的”就可以了,但在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会判断弹力方向,知道胡克定律及其公式,根据二力平衡求弹力”.面对这样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进行力的教学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对初中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找出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速度、速率、位移、路程等的辨析,将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比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高中物理知识结构进行系统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学生铺好台阶以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新知识的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枯燥的,很多学生对于物理都不感兴趣,觉得里面的知识太过于抽象化,知识概念繁琐难懂.因此,对于物理的学习总是力不从心、得过且过.而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有心无力,面对几十个学生恨不得都能够手把手的进行毕生所学的传授.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丰富自己的课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学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来进行教学,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教师让学生围绕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笔直的跑道为例,让学生进行“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的联系的讨论.这样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大胆的设想与发言,让学生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这个知识的教学,播放奥运会跨栏比赛的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的片段来进行位移、时间的思考,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得出“运动的快慢跟运动的时间及通过的位移都有关系”,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是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三、进行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巩固学习
  对于高中物理学习,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是如此.而学生对于课后的练习,教师对于教后的反思工作却微乎其微.因此,这里的课后“反思”,不仅仅只是指教师要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后的反思,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加深巩固.首先是教师.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应该有一次自我认识的机会,很多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很少再进行教学的回顾,备课的时候也只是象征性的写下课后反思内容.因此,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就更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应该在课后进行学生学习状态、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估算,教师可以与物理课代表进行情况的了解,然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措施的改变.教师在课后还要注意进行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以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顺利传授,真正做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其次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也应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后的反思,这样的反思可以是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是进行单元测评.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收获.这样通过交流让他们更清晰的认清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程度,进而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改变.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进行课后的“反思”都有其必要性,在反思过程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以便在以后的物理学习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总之,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有相关的进步学习.通过自身努力,让自己的物理课堂能够变得生动有趣,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样在物理的教学道路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努力才能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陶家强.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物理,2013(1).
  [2]李伟伦.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物理教学[J].教育战线,2013(3).
  [3]刘宏伟.高一物理教学指导意见[M].物理教育,2013.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225411)]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散发性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中的甲基化状态,分析BRCA1甲基化与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免疫反应的关系,以及甲基化与临床和病理的联系,探讨BRC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慢性高眼压过程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视神经纤维和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CNTF是否通过信号转导
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要在课堂上实施,即教师通过预期创设的教学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讨论、交流与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下面结合“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一课的动态生成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  一、预设情景,准备生成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数学的能力,包含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成果的才能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初中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将来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和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无论是数学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数学探索,离开数学探索,数学就会失去灵魂.中国的数学教学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落实数学教学任务.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