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情感体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即情感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而从激发学生欲望、挖掘学生潜力、增进师生情感等方面探讨了情感体验对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以期可以为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学 情感体验 意义
在大学英语课堂渗透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潜能、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是情感体验在大学英语课堂渗透的主要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英语教学渗透情感体验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情感体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情感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可分为学生情感、教师情感和教学过程的情感渗透。学生情感指的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求知若渴,那么在课堂学习中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教师情感的好坏是左右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教师情感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要求教师有极其高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得当对教学效果的正面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情景设置、师生互动、课堂活动组织等。
二、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欲望。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和人的需求离不开的,学生学习态度的情感培养亦如此。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带着某种情感因素在里面的,完全没有情感的教学过程是不可能存在的。求知的欲望、对英美文化的热爱、英语语言美感的感知、对异国风土人情的了解欲都会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带来无限的正能量。这种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会驱使学生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完成新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意图和学习需求会促使学习者潜意识的引导下抓住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且不断在大脑中浮现、记忆。一旦这种潜在意识的需求得到局部的实现,学习就会在情感上获得某种成就感,因而更加有动力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传统的“一言堂”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一般是教师负责讲解、分析、归纳各个知识点和语法,学生负责抄写笔记,很少开口对话。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发。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会写不会说,听不懂不能交流。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从情感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培养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英语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模式,摒弃“教师中心”确定学生的课堂主题地位。抛弃枯燥的分析、讲解、总结,尽可能的插入英语国家的文化、民俗风情的讲解,播放学生喜欢的英语歌曲以及好的英语电影,藉此引起学生了解英语国家风俗文化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互相补充、共同总结,进而共同提高,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3.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人是感情动物,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受情感的支配。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在他的教学理论著作中强调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老师要跳出传道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情感上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彼此的情感交流与相互感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绪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师上课情绪的感染,教师上课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校效果。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神采奕奕、落落大方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必定能振奋学生的精神,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情感因素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发挥英语情感教学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感,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是学生更主动更有效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杨渝旸.网络平台下大学英语情感体验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6:86-88 91.
[2]陈文芳,牟凌娟.英语和汉语情感范畴认知体验性的对比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04:61-65.
[3]李贤强.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英语体验教学[J].贵州教育,2013,10:43-44.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学 情感体验 意义
在大学英语课堂渗透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潜能、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是情感体验在大学英语课堂渗透的主要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英语教学渗透情感体验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情感体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情感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可分为学生情感、教师情感和教学过程的情感渗透。学生情感指的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求知若渴,那么在课堂学习中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教师情感的好坏是左右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教师情感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要求教师有极其高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得当对教学效果的正面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情景设置、师生互动、课堂活动组织等。
二、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欲望。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和人的需求离不开的,学生学习态度的情感培养亦如此。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带着某种情感因素在里面的,完全没有情感的教学过程是不可能存在的。求知的欲望、对英美文化的热爱、英语语言美感的感知、对异国风土人情的了解欲都会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带来无限的正能量。这种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会驱使学生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完成新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意图和学习需求会促使学习者潜意识的引导下抓住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且不断在大脑中浮现、记忆。一旦这种潜在意识的需求得到局部的实现,学习就会在情感上获得某种成就感,因而更加有动力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传统的“一言堂”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一般是教师负责讲解、分析、归纳各个知识点和语法,学生负责抄写笔记,很少开口对话。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发。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会写不会说,听不懂不能交流。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从情感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培养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英语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模式,摒弃“教师中心”确定学生的课堂主题地位。抛弃枯燥的分析、讲解、总结,尽可能的插入英语国家的文化、民俗风情的讲解,播放学生喜欢的英语歌曲以及好的英语电影,藉此引起学生了解英语国家风俗文化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互相补充、共同总结,进而共同提高,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3.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人是感情动物,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受情感的支配。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在他的教学理论著作中强调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老师要跳出传道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情感上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彼此的情感交流与相互感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绪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师上课情绪的感染,教师上课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校效果。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神采奕奕、落落大方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必定能振奋学生的精神,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情感因素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发挥英语情感教学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感,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是学生更主动更有效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杨渝旸.网络平台下大学英语情感体验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6:86-88 91.
[2]陈文芳,牟凌娟.英语和汉语情感范畴认知体验性的对比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04:61-65.
[3]李贤强.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英语体验教学[J].贵州教育,2013,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