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中学物理 新课标 实验教学 探究式 类型
  
  一、引言
  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划时代的深刻改革,就物理学科而言,课程标准理念深刻地改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从单纯为了学习知识验证理论,学习操作技能,转变为以全面培养科学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三维的物理教学目标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性质、内容和模式。因此,如何怎样改革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中学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教学过程。
  对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尽管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此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系列科学探究环节,来构建物理知识。但由于受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实验对象、要求等因素的差异,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模式和内容,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对此,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与以往的经验,就中学物理探究式实验进行粗浅探讨:
  1.发现型
  该模式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通过情景产生好奇心,用趣味启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转化成学生积极求知的驱动力。就是学生通过对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的答案形成猜想与假发。
  例一:研究电磁铁利用视频情景引入:电影透明人的片段女主角拆下铁门内侧的铁把手,利用心脏起搏器的直流电源等工具自制成一个粗陋的电磁铁把铁门外侧的铁栓吸住并拉开,成功进行自救的全程。视频播放完毕后,学生已表现出制作电磁铁的强烈欲望。设置问题:“根据电影中提供逃生时的情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物理上的问题?”学生能围绕电磁铁提出问题“主角用什么打开铁栓?”等。再设置问题“你认为要制作一个电磁铁,需要什么器材?”学生在视频情景中得到提示,从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合理的回答。运用该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时,第一要选择实验教学目标,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如果作为情境材料的是演示实验,教师要保证操作熟练、实验现象突出,一次成功。第三,教师运用好策略、手段和方法,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归纳结论。
  2.体验型
  该模式是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并亲自体验其中的成功或失败。
  例一:《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和哪些因素有关》
  在前一个案例中,学生制作出电磁铁后,继续进行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探究。这时教师提出请想办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使之能吸引更多大头针。教师并没有限定学生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与线圈匝数两个因素进行探究。在这个开放式探究性实验中,能力强的小组能根据书本的提示进行多角度的探究,一般能力的小组或者只能探究其中一个因素。但即便学生只能通过改变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得出“电压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的结论,不能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本质是与电流的关系,也是成功的。
  实施这种模式进行探究实验教学,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出准确的问题,设计好实验方案,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并在实验过程中思索、归纳结论。
  3.结果型
  这种模式是以问题为驱动力,促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过程,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一:《开关在电路中的应用》
  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学生电源、导线20条、灯座3个、灯泡3个,开关3个),设计一个电路,使得L1、L2、L3三盏电灯并联;开关S1同时控制三盏灯;开关S2同时控制L1、L2;开关S3同时控制L2、L3。要求:画出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老师把问题呈现出来后,学生就会发现,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应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外,还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当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知识掌握后,学习者就开始着手解决目标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需要整合原来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新的知识。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解决又会引发另外一个或一些问题,于是,循环往复。而在这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重新整合和自主建构自身的知识,并促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也螺旋式提高。
  总之,探究式实验教学,不论是什么具体的模式,都是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完全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由教师单向传递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沟通的基本技巧,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体现,是提高学生理解归纳能力和鉴别式思维能力的手段,
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也面临着挑战,本篇文章是对本人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惟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需要给
婚姻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我国学者对春秋以前和秦汉以后的婚姻形态论文甚多亦详,其成果举世瞩目,无庸赘述.相形之下,对战国时代婚姻的
摘 要:绩效考评在高校激励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教师自身的特点,绩效考评制度设计、考评标准、考评方法等必须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公平性原则,才能使绩效考评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发挥  积极作用。  关健词:高校教师 绩效考评 公平性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15-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他不仅以救亡图强为己任,倡导变法改革,而且在许多人文科学中也颇多建树.他思想敏锐深刻,言论惊心动魄,被称为晚清思想界
摘 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关键词:创设 情境 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7
“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当前教改的一种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渠道。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①建立起和谐
中兽医针对家畜动物实施救治,在我国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古往今来,中兽医治疗更是人们用以防治家畜病症的重要手段,中兽医良好诊断家畜病症的时候能够依托自身系统理论展开
在平素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