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快乐的地理课堂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关键词:创设 情境 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7-01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试教育直接影响着地理的教学。由于地理科目中考不考,学校不重视,学生本来学习负担大,对于中考不考的科目地理来说,上课时学习兴趣不高,有时又要搞第三产业—— 做其他科目未完成的作业等。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被迫”学习地理,这样的课堂经常死气沉沉,也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用脑不卫生等。面对地理课的这种状况,作为地理老师,有责任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成为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上堂快乐的地理课尤为重要。
  怎样设计变才能使地理课成为学生快乐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思想和新的教学理论,要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改地理学习方式,开放式地理课程,建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设计出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能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情感、意志等,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引起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能积极参与的快乐地理课堂。
  如何创建快乐的地理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
  1 新颖、感兴趣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是地理课的“钥匙”,合适的钥匙会很容易地打开地理课堂的大门,顺利地进入地理课的教学。恰当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和欲,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快乐的学习。
  我们正在学习的教师远程培训《国培计划》,其中的观察课《地图》,老师开始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我们班要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快速地、准确地找到班级的位置呢?学生马上想出办法来:画一张地图给家长,然后让他们找到地图上的校门,进门找班级的路线,然后就找到班级了。于是教师紧接着把上节课同学们的作业选出几张同学们画的平面图来,学生此时会很期待着老师拿出他们的作品来。这样,教师自然地、顺理成章地打开这节课的大门。这样的设计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再如: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是白天,那么美国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呢?学生们会感到非常好奇,马上就会思考,美国在哪个大洲?美国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理,发自内心想知道这个答案,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去。
  这两节内容的导入,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体现了地理课标准的理念。
  2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快乐
  地理科不同于语文、数学、外语等中考科目,但丰富多彩的地理事物,如:美丽的西双版纳,世界出产石油最多的地区,利比亚在哪,会让学生们尽情地享受在其中,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幸福生活,因此,学生们会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生们探讨于其中—— 学习也快乐
  前面提到《国培计划》学习中的《地图》一课,老师选中上节课留作业口几个同学画的平面图,分发给已经划分好的各小组,请小组长带领组员评判校图平面图,并用幻灯片展示出要求:(1)请同学们找出几幅校园平面图口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归纳总结图口存在的问题。(2)对图中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使其更完美。教师的设计是针对口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老师给出了评价的要求前提下,学生会乐于去做,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
  我在讲授《水资源》一课时,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视频: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村民们每天清早都争先恐后地去买水,这些水是从二十公里以外的镇上运来的,这里的人们只能两三天洗一次脸,洗完脸的水要储存起来,孩子们期盼下雨,因为大家几乎一年没有洗衣服,洗澡也很少,下雨的时候,孩子们都拿着水盆去接雨水,平时,十一二岁的孩子也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小小的身躯被水桶压得弯弯的……看到此情此景,善良的同学们会被这些镜头深深地触动他们纯洁的心灵,在此情境口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健康地用脑即积极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要提高课堂的心灵震撼力,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有心于学生的心灵成长,有心于平时的知识、资料和技能的积累,有心于自身的生活经验。
  我们无法奢求每堂课能撼动学生的心灵,但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更多的课堂触及学生的灵魂。
  4 快乐做作业
  我在讲《经线和纬线》一节后,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回家让你们的家长买一个圆圆的西瓜,在切西瓜前,先把西瓜当成地球,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1)在西瓜的根部和顶部分别标出南极和北极。(2)用铅笔或油珠笔在西瓜上面画出赤道200 W和1600 E,并观察200 W和1600 E两条经线的关系(我们平时不吃西瓜皮)。(3)分别沿赤道和200 W与1600 E来切,分别会把地球分成哪两半球。
  基于在学习《经线和纬线》这一课的季节,正是西瓜等水果成熟的旺季,非常便宜,几元钱便能买一个,非常容易办到,而且完成任务后,还能大吃一顿,解暑消渴,这样,学生不但检验了学习知识,还痛快地大吃一顿西瓜,能不快乐吗?
  教师布置作业的方法要具有多样性,既有一般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又可布置一些有关联系本地实际问题的思考与练习。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全班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实际能力的作业,既能从作业口得到能力的培养,又能体会到完成作业后的愉悦。让同学们既提高了成绩,又能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地理课的学习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收获。
  参考文献
  [1] 赵骥.中西方“愉快教育”理论比较[J].昭通是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48-51.
  [2] (英)赫伯特.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斯宾塞,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上,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鸡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相继继发其它多种病症。新时期里,养鸡人员应注重加强鸡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防治,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保证养鸡业更好
兼容·制约·共振─—试论建国后商品经济主题的两个认识循环与社会主义探索的两个高潮刘增合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商品经济这一历史主题与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
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沟通的基本技巧,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体现,是提高学生理解归纳能力和鉴别式思维能力的手段,
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也面临着挑战,本篇文章是对本人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惟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需要给
婚姻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我国学者对春秋以前和秦汉以后的婚姻形态论文甚多亦详,其成果举世瞩目,无庸赘述.相形之下,对战国时代婚姻的
摘 要:绩效考评在高校激励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教师自身的特点,绩效考评制度设计、考评标准、考评方法等必须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公平性原则,才能使绩效考评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发挥  积极作用。  关健词:高校教师 绩效考评 公平性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15-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他不仅以救亡图强为己任,倡导变法改革,而且在许多人文科学中也颇多建树.他思想敏锐深刻,言论惊心动魄,被称为晚清思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