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虎”与英语“tiger”的隐喻对比

来源 :东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和英语中均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有的词语被附加了特有的文化喻义.由于中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同一个动物有着不同的比喻和联想,这些动物词语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人们所熟知,文化涵义上有共同之处,常用来喻指人或其他现象,但是“虎”和“tiger”的隐喻义还存在着差异.运用比较论、隐喻、突显理论等隐喻认知理论成果,比较“虎”与“tiger”的隐喻普遍性和差异性,能够对两者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其他文献
在高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期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Some problems i
本文依据"新课标"的词汇教学理念及词汇学习规律,结合教学案例介绍了词汇教学及巩固的可行性方法.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外,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个人格健全的人,就是要凸显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恰恰是当前语文教育所欠缺的.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这一形势对作为对外交流重要工具的英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高等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文化中心理状态、思维模式等因素会在语言中得以反映。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对比角度进行大学英语句型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教
研究性阅读是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就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我们可从课内研究性阅读和课外拓展性阅读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研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一种的顺向方法,即先讲理论,后让学生练习。如果采取先让学生实践,再由学生总结,教师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逆向方法,效果会有所提升。因为该逆
流行语的产生是流行文化发展下的必然产物,而在广大流行语的使用群体当中,流行于校园的流行语言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社会方言,而校园流行语的出现在种种问题的实际反映上,更能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本文探讨通过构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交融,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么"在山东平邑县方言中是个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本文以山东平邑县方言为研究素材,以平邑方言中的语气助词"么"为研究对象,对"么"的用法进行了归纳与例证,对其语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