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与虚构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永远无法摆脱生命内在的虚无。因为人终有一死,这一死将全部的辛劳、忙碌、幸福、荣耀、悲伤、痛苦统统化为乌有。即便有灵魂,可无奈的大多数似乎又难免要喝下一碗孟婆汤,于是那个“我”也就不会是灵魂的摆渡者,而只能成为现世皮囊的守护人。但人又往往心存不甘,要挣扎,要做困兽斗,要在现世的皮囊之外寻求别样的力量与安慰。这个时候,文学便产生了特别的意义。
  尤其對于小说来讲,虚构成了直面乃至对抗虚无的重要方式。人们在虚构之中建立起某些永恒的东西——精神、信念、道义、尊严、人性以及其他什么——这成了一种十分有力的安慰,它让人们发现在其生死之外还有可以追寻与相信的灵魂的安身之地。这就像《老人与海》里那条被鲨鱼啃成骨架的大马林鱼,它的存在已然远远超越一条鱼或一种生命机体的现实价值。它一方面是无法抗拒的虚无,因为老人所有的努力与抗争最终化成了这一具骸骨;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永恒的,至少在小说或其虚构的逻辑里,它能够对抗那种被鲨鱼或命运吞噬所带来的虚无。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说的虚构是一种颇具悲剧色彩的努力,它正是在人们所必须面对的绝对的虚无之上,建立起某种相对的永恒。在此,我不愿意用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的逻辑来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事实上,人们通过小说的虚构完成了对那个虚无的终点的超越,就像我们不能把小说放在现实里对号入座,小说及其虚构所带来的永恒价值也终将在超越现实的时空里得以延续。它不仅在小说的逻辑中摆脱了终极虚无的困扰,而且会随着语言、文本、文化转变为能够直接介入人们精神世界的力量。这当然不是说精神上或虚构出的那种永恒能够消除生命内在的虚无,而是它在生命的虚无之外,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它们平起平坐,让人有的选,或者说两者之间所形成的特殊张力使人不至终日困于肉身必死所产生的绝望中。
  然而,那种精神上的永恒在给予一些人以慰藉的同时,却无法使另一些人获得心灵上的安全,或者,相比一些形而上的荣耀或承诺,他们更愿意赤裸裸地去面对自己不可改变的处境。因此,另一种虚构便由首先承认生命的终极虚无上展开。这种虚构相比那些带有理想主义或悲剧色彩的写作来得更加残酷,因为它已然明确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结局,而在这“剧透”式的写作中,如何完成一个面对、接受并最终通往虚无的过程便成了最紧要的事情。于是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过程是否必要,是否也一定是虚无的?作家们螺蛳壳里做道场般地进行了各种尝试,那些文学形式上的实验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虚构过程本身之虚无的认定。这当然不是要否定形式实验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性,而是说它内在地隐藏着一个内容或结局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前提。这是对人之命运所向有意识的忽略,而这忽略本身就构成了十分明确的姿态。而对于另一些文学写作者来说,似乎依然遵循着相对传统的叙述逻辑,但他们所讲述的却由人类的终极追问转移到人短暂的、具体的、当下的处境。那些琐碎的日常生活,不断波动的内心纠结,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人与事件,成了对生命的虚无细致入微的表达。我们甚至也可以这样说,这些东西之所以被描写、被虚构,就是因为它本身的无关紧要,但问题是,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吗?这就像那早早亮出底牌的人生,既然结局如此,那么其间经历也只是过眼云烟。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形式上的实验还是对眼下细碎生活的书写,或许比那些虚构出的永恒更多了一丝勇气与悲壮,因为我们可以说那种抵抗虚无的努力弥足珍贵,却也无法否认“抵抗”所掩盖的不可抵抗之处。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超越虚无的精神追求,还是基于虚无的生活虚构,都为阅读者提供了别样的人生。人生有限,而虚构无限,小说因此在有限的时空里使人获得了重新“活过”的可能。它可以让人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具体的环境,可以突破肉身所在的种种局限,遇见从未遇见的人,体验从未体验的生活,可求生,可求死,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于此,就不得不提到“真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真实”成了人们衡量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们说起一部小说,常常会谈到它“真实”,令人“感同身受”,“写到了人的心里”。但是,这种“真实”似乎又先行预设了小说的“不真实”,因为人们知道这是假的,是说书唱戏,它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信其为真。人们需要通过小说来说服自己或自己说服自己这是“真的”,而这种“真”恰恰是虚构以及虚无之上人们不可忽略的心理需求,毕竟在这一逻辑里,只有信其为真,小说才能更有效地与阅读者发生关联,才能由文字、文本转化为可以形成对话的经验。这个时候,所谓真实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虚构寻求着某种合法性,它是虚构的替身,也是虚无经由小说于人心之中一个变相的投影。所以,小说的虚构构成了对必将终结的生命的延续,或者说虚构本身就是人以文学的想象来对抗自身虚无的一个伟大创造。生命的虚无与小说的虚构就这样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永无胜负。这是人的命运,也是小说的命运,正是这种永无胜负的对抗才让生命与文学获得了继续下去的源源不断的能量。
  责任编辑 赵 萌
其他文献
一  天井上漏下的阳光,能够把堂前蜘蛛网的横纵线和螺旋线彻底打亮,微尘在飞,却丝毫不影响蜘蛛网一根根细小如丝的白净。蜘蛛网与梁钩上吊着的竹叉联结,像晒网似的,斜斜地张开,蜘蛛蛰伏在网心,寂静而寥落。竹叉穿过箬笠顶,以及竹叉上挂着的竹篮,组合一起,好比是悬空的菜橱,通风,干爽,隔蚁,避虫。竹篮里放盘碟,挂上拿下都便利。往里一点,堂前的主体摆着八仙桌、太师椅、长条凳,靠近上门头的照壁下还有长条的香椅桌
期刊
“宫德福,在这乐不思蜀忘了家了吧!”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冷不丁地在耳边响起,宫德福吓了一跳,他正趴在村部的办公桌前打盹,昨晚和几个村干部一起又把几个贫困户家走访了一遍,确保他们每户都能吃饱穿暖,家中有余粮,手里有闲钱,他们才放心。快过年了,总要保证这几户过一个吃喝无忧的年关。  他猛地睁开眼睛,揉了揉,一下子站起来。  “哪阵风把您这大公主吹来了,快快请坐。”一面讨好地赔着笑,一面忙着倒茶。能不
期刊
惊现大宗毒品  元旦这一天,临泉县禁毒办主任、临泉县公安局政委蔡煜正在值班,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给蔡煜打来电话的不是别人,是禁毒大队查缉中队的民警高林:“报告蔡政委,我们在缉查一辆客车时,发现一包毒品。”  蔡煜站了起来,赶忙问道:“嫌疑人锁定了吗?”  “还没有。”高林答。  早上八点多钟,高林带领队员来到了102省道关庙镇路段例行检查。在对临泉开往天津市的长途汽车进行检查时,民警发现行李
期刊
根发自从去了趟省城,回来后就有点魂不守舍。没事总要站在院子里,往岭上的根友家老屋眺望。  凤云忍不住埋怨,你这去了趟省城,回来咋也变成城里人啦?地里的活计你也伸把手,咱赶立秋把种子种下去,节气不等人啊。  得得得,我就不爱听你说话。除了种地,你还能做什么?根发有些不耐烦。  能做什么?还要做什么?我就知道咱是农民,不做春秋大梦!凤云白了根发一眼,对眼前这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男人突然之间感觉很陌生,她
期刊
1  侯先生来伍先生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他们像往常一样聊着天,喝着茶,只字未提阿德的事。  几乎每次来城里,住在郊外的侯先生只要不忙,都要到伍先生的办公室坐一会儿,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若赶上了吃饭的时间,就一同在伍先生的单位食堂里就餐。他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所以很亲近,也很平淡,不讲究。从这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酒肉关系。如果有段时间候先生不来,伍先生还有点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说到阿德,
期刊
读完一篇小说,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好小说?平庸的小说?抑或糟糕的小说?判断得有一定的依据。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成为现代小说的经典;汪曾祺的小说于平淡中见奇崛,情韵灵动、风致淡远而另辟蹊径,亦是小说之上品。好的小说都是绝佳的艺术生命建构,自成体系,浑然一体。明月的短篇小说《卧驼岭》尽管比不上大家的境界,但也自成气象,可以划入好小说之列,究其依据,以下诸端,或可佐证
期刊
平心而论,《卧驼岭》是我近来读到的相对较好的一篇小说。不紧不慢地叙事,不温不火的情感,尤其是炼字锤句的语言,都给人深刻的印象。毋庸讳言,今天的读者越来越挑剔,今天的小说越来越难写,这是作家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当然,换个角度来说,也是追求“难度写作”的契机。对作家写作或对小说发展而言,若因循守旧,难免背负不思进取、不能与时俱进的“骂名”;若刻意求新,又难免坠入哗众取宠或逢迎媚俗的泥潭。关键在于如何找到
期刊
酒文化  人类为什么要喝酒?主要是天生的孤独感,有寂寞心。寂寞要找安慰,找来找去,找到了酒。从生理学和医学角度讲,酒可以使血液加快循环,让大脑出现空白,凡大脑出现空白时,即成为愉悦。酒是这样,性是这样,毒品也是这样。只不过毒品对人的神经系统伤害太大,所以要禁止。人死亡时,大脑空白,以此类推,死亡应该不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酒让人不再寂寞,于是酒成为人们的好伙伴。  中国酒的历史很长,中国人会种粮食
期刊
没想到,刚来这儿就摊上这样的倒霉事。  他心里越是着急,就越是不知所措,思维就越乱。  不该第一次到女儿这个城市来而不叫上小郭,更不该晚饭后不打声招呼就出来。  他又下意识地摸摸衣兜,希望能找出部手机来。  但奇迹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他出门时根本就没有带手机。  没有手机,他是一个号码也记不得的,因为在平日里他几乎用不着记谁的号码。在家里有老伴,在单位有小郭,他们就是他的“电话”。  老伴、女儿、女
期刊
眼前一道高墙,墙内有幢别墅,还有个很大的院子。  这户人家位于城郊,单门独院。半年前,他多次踩点,对这家摸得很熟:夫妻俩经商,都喊男人王总。有个男孩。一家三口,早出晚归。整个白天,院内像一湖死水,他丢进一块石头,只听一声响,再没泛起涟漪。  吴法四十出头,精瘦,面相憨厚,可他是小偷。那时,他常望着高墙,幻想变成一片树叶,悄无声息飘进院里。当他决定行动时,却遇“严打”,吓得跑到外地躲起来。转眼半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