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初探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范围已经不断扩大。解剖学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促进解剖学教学的质量的提升。但是现阶段,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这些困难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促进解剖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挑战;改革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408-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剖学作为培养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的基础课程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教学改革。
  一、解剖学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通常由教师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注意力不能集中,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困难,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只注重学生对解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况且解剖学是一项具有极高实践性的学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必须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否则就无法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不仅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解剖学课程失去了意义。
  二、解剖学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必须对解剖学教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解剖学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解剖学的发展。
  (一)提升解剖学教学改革意识
  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定出可实施的教学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效果,注重反馈结果的收集,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教学策略,为解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奠定基础。
  (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解剖学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利用课件将难以理解的解剖学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不仅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解剖学理论,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为学生讲解解体组织结构,人体解剖过程,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开展尸体解剖教学,通过尸体解剖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真实地理解解剖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解剖知识。尸体解剖作为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学生对人体结构认识的重要作用。通过尸体解剖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各器官的位置,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模拟了真实的手术操作环境,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尸体解剖也可以使学生获得相关的专业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医学专业,在进行尸体解剖时认真观察各个组织和部位的结构和位置,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生动多样,因此在进行解剖学教学时要建立起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评价体系,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制约了解剖学的进一步发展,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要逐渐走向多元化,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使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理论的提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转变,社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就必须对解剖学教学进行改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解剖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贺生,王海鑫,胡庆甫.新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01).
  [2]马腾,刘学政,王小飞.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设想[J].解剖学杂志,2007(03).
  [3]张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20).
其他文献
【摘要】探讨奥沙顺铂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4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奥沙利铂静脉滴注2h(130mg/m3),卡培他滨2g/m2,连用14d,每3w为1个疗程,共2疗程。B组第一天给予奥沙利铂(剂量85mg/m2),同时在第1天和第2天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以及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滴注,随后持续泵入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施行,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并遵照其行为规范依法行医,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权益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了避免护理伦理、情感、法律三者之间的冲突,减少护患纠纷,护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慎独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护理伦理 情感 法律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作用,探讨DADS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随着用药浓度增高,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即细胞活性下降(P<0.01)。结论:DADS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为肿瘤治疗方面的临床用药奠定基础。  【关键词】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人肝癌细胞株Hep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高效液相色谱仪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调查资料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是经典液相色谱“进化产物”。随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出现的故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同时对它的维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不断增加其寿命。对此,介绍了输液泵与检测器较常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维护对策。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故障;提高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
期刊
甘孜州地处四川省西部,幅员面积15.26万平方公里,辖18县、325个乡镇,2736个行政村,总人口109万。2009年全州18个县均被例为“降消”项目县,通过近年来各县、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州项目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住院分娩率,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基本概况  全州各县2011-2013年住院分娩率  二、影响住院分娩因素  (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匮乏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4O例,研究组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同期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期治疗前后功能变化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功能变化差异不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围产期产妇保健质量的提高。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不同时期系统性健康教育,并观察两组对产妇保健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0%,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分娩后身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对新疆某县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3年期间,人畜间布病疫情案例调查、现场核实诊断 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确诊病例为452 例,发病年龄从2 -75周岁,流行前期为1 0月份-1 2月份,发病:33人,占发病总人数的 0.073 %。流行期为1 - 6月份,发病:229人,占总人数的0.51 %。流行后期为7 - 9月份,发病:190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救治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50例产后出血产妇,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仅通过按摩刺激子宫收缩止血,观察组则采用更为完善的救治措施,使用宫缩药物治疗以及宫腔填塞纱布止血,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治疗有效比例高于对照组25例治疗有效比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的止血救治措施是有效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 止血 救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量化管理原则与公共场所卫生分级管理方法的分析,探讨搞好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构建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设想,以期改善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措施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416-02       引言  众所周知,卫生监督量化分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