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美术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导向性 选择性 陶冶 教学方式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在这几方面应做出调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尤为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要有开拓的精神,淡化美术课程的知识目标,强化人的目标。从美术教育本体的角度来看学生,更关注人的精神、个性、感受,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等方面的东西。
  3.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共同合作。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人的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教育的学科越丰富,范围越大,高素质的人才就越多,美术教育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科,“美术”从字义上讲就是造型艺术,并不仅仅指绘画。“美”指美丽、好看,“术”指技艺、技术、方法。总的说来,“美术”涵盖了审美、形象思维、创造力、精神活动、行为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有些人把美术单纯解释为画画,我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美术的特性与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直接关系,因为它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快性。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效应,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只有把素质教育寓美术教育过程中,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才能形成素质化的美术效应。
  
  二、美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新新方式
  
  1.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美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人最机敏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每一堂美术课,不论是欣赏课还是创作课,都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因为这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2.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3. 采用积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
  
  三、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改变教师的角色。
  
  1. 技法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只看画得好不好、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画得都不好、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2. 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语言、文字、实物及挂图媒体的传播,即教师 课本 黑板 挂图 实物,学生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无疑为美术欣赏课打了一剂“催化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美术课成为教师 课本 黑板 挂图 实物 现代教学媒体,这样就为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
  3.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懂得互相沟通和融合。
  (1)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2)沟通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有发展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2]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培训资料.
  [3]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报告会.
  [4]走进美术.
  [5]对美术教学的建议.
  [6]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7]美术及其教育.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时滞及非最小相位系统讨论了一种新型智能复合控制器及其参数整定法。该控制器用于改善被控对象的动、静态控制品质并且具有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对被控系统
会议
摘 要:传统教学只关注共性,忽视个性,求同排异;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谋求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求同重异。多元智能理论不是万能的。广大教师不想放弃每一个学生,不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某部分学生的“成功”,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改进我们的教学,促进教学内部发生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多元智能 智能差异 有效教学 全体 个体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后,在心理学界产生的影
摘 要: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属于情感领域,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方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情感 教学 赏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非智力因素属于情感领域,它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麻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