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几点体会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得好:“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又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确实,学生由于存在先天个体的差异,再加上受后天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相对优生来讲,必然会有后进生。
  这些学生迫于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再加之自身学习和心理的压力,往往会产生冷漠、孤僻、自卑、畏学、猜疑、悲观、逆反等心理,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以烂为烂。跟教师和家长对着干,故意在班上搞恶作剧,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和班上的管理。因此有些教师要么把这些后进生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要么让他们坐冷板凳靠边稍息,顺其自然,成龙就上天,成蛇就钻草。更有甚者,连老师也产生了逆反心理,跟学生较上了劲——你想后进,我就成全你,让你后进个够,“救人救到底,送佛送上天”,于脆把后进生的座位调到“山高皇帝远”的后门旯旮里。眼不见心不烦,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还美其名曰“冷处理”。其实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以上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转化这些学生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转化后进生的体会,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借鉴。
  
  一、分析后进原因,对症下药
  
  古人言:“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又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要想顺利地转化后进生,教师必须通过家访、问卷调查、和学生交流沟通等各种渠道,全面地掌握学生情况,分析后进的原因(如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懒惰、贪玩等),然后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效果。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人认为爱心是阳光,可以温暧寒冷的心灵;也有人认为爱心是清风,可以拂去人心灵的尘土;我还认为爱心是催化剂、是发动机,可以给人无穷的力量。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功夫真,铁棒也能磨成针”。教师只有以真心待之、以真情动之、以道理晓之,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发自内心地跟后进生进行交流:谈谈老师的期望,谈谈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谈谈亲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厚望等等,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敞开紧闭的心扉,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接受自己、亲近自己、与自己打成一片,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的特殊效果。
  
  三、多鼓励、少批评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特别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本身就有强烈的自卑、自暴自弃、逆反等心理,心灵比较脆弱,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他们更渴望教师的鼓励和关爱。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一个简短的批语,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给学生莫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对学生动辄便骂,轻则“你这个饭桶”,重则“你这个猪头”,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学生的阶级敌人,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壮元”。即使是后进生,也必然有其长处,教师只要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再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启示,对他们的转化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特殊效果。例如本班的后进生李梅同学,开始时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甚至有厌学情绪,一次本人在让学生个别读课文时,无意中发现了该生的嗓音特别清脆悦耳,于是当众表扬了她天生一副好嗓子,她朗读的课文听起来是一种享受。课后,本人又鼓励她如果今后在语文上多下功夫的话,将来肯定会前途无量。没想到这次谈话,竟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特殊效果,自此,该生与以前判若两人,转变了思想,端正了态度,经过一学期的奋起直追,终于成了优生,还被选为语文科代表。
  
  五、课内学习和课外辅导相结合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后进生的存在和感受,例如提问时,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也尝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外,再适时地为他们跟踪辅导,排忧解难。这样,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所以转化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要分阶段进行,循循善诱,“不求完美无缺陷,进步就是一百分”。否则,如果急功近利,反而有害无益。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后进生等待着自己去转化,我们只有因地制宜,因人、因时而异,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行之有效地转化后进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教学课件把课堂向学生倾斜,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动态,合理运用课件交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 学习兴趣 课件 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实践,我发现合理应用教学课件可以把课堂向学生倾斜,有效提高学生的
期刊
摘要 智能组卷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试题提取的智能性和生成试卷的完整性是评价一个组卷系统好坏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基于案例和规则的混合推理机制确定组卷控制参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SP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的智能组卷系统(NeroTPCS)。NeroTPCS系统使用ADO实现对WEB数据库中的试题集进行操作,根据知识点的学时确定知识点的分值,并由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进一步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校生化实验室及其污染现状;用清洁生产理论指导生化实验室污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重点论述了生化实验室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技术控制和末端治理;提出了污染物分类贮存和分类处理措施。  关键词 生化实验室;污染物;分类处理;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取了随机抽取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专家组评价有效结合的方法,通过制定评价量表,发放量表调查、回收统计、研究分析等程序,探讨了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方法,并做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 量表    一、研究的起因及目的    课堂教学,是高职学院教育活动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形式,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主
期刊
摘要 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师德、心理素质,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师德 专业技能 心理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教育者的高素质,才有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重担。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怎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笔者认为,  应具备以下四大基本素质:  
期刊
摘要 本文指出我县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试图提出几点提高我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县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关键词 教师素质 课程改革    我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必将促使我县的中小学教师在素质要求上发生质的变化。这里,笔者试图提出几点提高我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县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期刊
摘要 小说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文体,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著之所以名垂千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塑造了典型的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因此,小说文本的鉴赏,其核心就是对小说人物的审美鉴赏。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标签化,公式化,简单化之类的问题,影响了师生对人物的理解鉴赏。本文试图从文艺鉴赏理论出发,探讨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引领学生学会鉴赏小说人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
期刊
摘要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胆怯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口语训练。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训练。师生共同努力,提高表达能力。  关键词 训练 口语 表达能力 时代需要    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单纯的说话技巧的体现,同时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不良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概述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调控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提出有效的元认知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元认知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包括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生的学习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