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课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学,其教学方法是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只管讲,忽视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参与式教学是应改革和消除传统教学中“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弊端的需要提出来的。这种施教法的目的在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即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能力。
  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改的急切呼唤。随着教改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许多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在教师的点拨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体现自我。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应改革和消除传统教学中“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弊端的需要提出来的。这种施教法的目的在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即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能力。独立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与竞争能力,自主独立地思考,判断、辨别与抉择的能力,自觉践行能力,独立的动手与操作能力,自我评价与调控能力,责任心与自我负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等。在专业课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着主体参与式教学方式,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具体实施过程
  教师准备工作——进行教学的总体设计
  首先是变过去的“节”教学设计,为“单元”教学设计(整课书为一单元)。在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运动系的教学设计时,把整个运动系作为一个单元,确定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大体规划全书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容,时间的比例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并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告知学生该课内容及目标,让学生做好相关预习准备工作。
  学生准备工作——集体参与创作的过程
  由于本人所从事的是职业高中教育,所教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理论课《正常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在学习运动系这一章节时,老师提前给出能概括课程内容的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利用课本、图书室资料、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一起来解决以上问题。
  一是做好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对所授课程有着极大兴趣,接受能力快的学生为小组长,以点带面。
  二是主体参与,合作学习。营造人人无所顾虑的表达氛围。要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实现参与,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一个优秀的学生是一个会关心帮助任何人的人;使困难生明白: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坐在教室里的人,都是有希望的学生,老师相信所有人都能行。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和谐,互助,向上的情感,使他们在“他尊”的良好氛围中无所顾虑地表达。学生在这种氛围下,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自己所查阅到的资料,参与小组之中,积极发言,展开讨论。学生参与的全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体参与创作的过程。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做“导演”的角色,适时对问题引导并且归纳总结,教学内容也就在一种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慢慢渗透给了学生。
  二、主体参与式教学优越性
  一是课堂参与率高,主体参与式教学课堂气氛趋于活跃化,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参与率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二是知识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有较大的自学空间,探索性的知识份额有较大提高,靠教师灌输形成的积累性知识份额有所降低。三是优化了教学过程,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是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在教师的点拨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体现自我。
  美国一位现代教育学家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 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其中,培养乐学,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在这种主动性的开放式的求知活动中就能发展起来。主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识更新教学概念的需要,是进一步深入教改的需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我们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置,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
  (作者单位:南昌市盲童学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已有六年之久,在小学英语课堂摸索有许多的酸甜苦辣,但更多的是欣慰,因为现在的我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了学生的良师与挚友,能够轻松地引领课堂。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四点感触。  一、要善于做教材的主人  近年来,我省的小学英语教材变动了两次,不少教师对整套教材的编排体例不能了然于胸,在日常教学中一不小心就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为教课本而教学,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是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结合笔者的工作,浅谈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强调了数学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在教学“时间的认识”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
兴趣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英语教师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根据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加强教育目的性,让学生明确课程的长、短期目标或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如让学生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向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地位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而强烈的学习动机。  2.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勇于创新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笔者浅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是打开学生创新意识的大门。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事物、各种不同的形式,创设新颖、灵活、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
结合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及山东杜郎口教学“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 模式,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导课新颖,吸引学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力求新颖,吸引学生的眼球,形式灵活多样,快速直接,与话题紧密结合,才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爱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下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制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