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彩虹桥

来源 :厦门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风正起,漫步古镇老街,透着几百年时光的宅院和店铺,仿佛是一种漫漶的诱惑,诱惑你追溯时光去寻觅镇外桥边那片月色,在你的期许中,那月色里浸润着款款唐风悠悠宋韵。
  循着水声,渐渐挣脱了窄巷的牵绊,在一片密林尽头,月光猝不及防地投进了你的怀里,清凉透骨,恬淡盈心。你抬起头,淡云轻抹的空际,近圆的月亮正对视着你微仰的眼神,一动不动。清辉之下,白日里踊跃奔腾的河山,此刻温顺地铺展开来,似有一份熨帖心房的灵性,等候你的私语。你不由得放慢脚步,生怕有一丝丝掩饰不住的放肆,叼扰了这片天地间的肃穆,而你的思绪无法拘束地借着月色自由飞翔。
  从雄伟的大鄣山脉流淌而来的溪水,一路风尘,在古镇幽雅的衣袂间,形成了一束多姿的身段,不知何时,有了一个叫人细细思量的芳名———洛河。洛河像一只臂弯的纤手,轻轻揽住村庄的细腰,千百年来,不即不离。而弯臂的中段,是村庄向外出行的渡头,白日里人来人往,篙橹匆匆,月光下却是阒无人声,劳累一天的小舟拥着一片碎银似的鳞光,悠然入梦。此刻,你痴心地守候,想借古老的月色走进从前的渡口,甚至你隐约听到了老船夫恬然的鼾声。
  数不清几朝几代,月光照进了大唐盛世,照着了踌躇满志的唐明皇。在明皇雄视的目光中,数千里外的这片山水,陡然间现身几个不甘寂寞的年轻人,朝野之间,三年交战,重山复水,又归安定,从此有了婺源县,而这个面山环水的村落,陡然之间,成了县治的所在地。兔走乌飞,光阴荏苒,村庄渐渐发育,官府的鸣锣声,琅琅的读书声,商贾的吆喝声,农人的劳作声,闹成一片,这片水域,成了“吴楚舟楫俱集于此”的烟柳繁华之地。
  不知哪天,小渡改作木桥,用粗粗的铁链牵在河边的巨石上。在“春潮带雨”“野渡无人”的吟诵中,时光到了南宋,几座石墩驮起长虹一般的桥梁,横卧在洛河波上,悠然,坦然,默然,屹然,她承受着世间的凄风苦雨,目送着来往的各色身影,时光的密码里究竟贮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谁也无法猜透。
  此刻,月下的彩虹桥似远似近,虚虚地落在波光粼粼的河面,桥墩只剩线条的轮廓,廊脊有些朦胧的跃动,这些静中有动的姿势,都借着月色洇进了两岸的竹木,构成了一帧静穆简远的画面,在挑逗着你的凝眸。古桥上下,洛河南北,没有人影的晃动,只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律流淌在空际,叫人心旷神怡。而这一切,如若换作白天,会被嘈杂的人流搅拌得荡然无存,于它是无情,于你是无奈。正如人世,只有等热闹消失之后,真、善、美才会悄然登场。你一直在无奈地惦念,何时能与古桥邂逅在静静的月光里,此时,一种如愿以偿的喜悦慢慢地舒张。
  竹林和老树下的影子,与水中荡漾的月色,只是一种虚虚的呼应,月光照不到的青石板路和茵茵草坪,在银雾的弥漫中,依然那样明晰,轻轻走去,似有行步仙境的超脱。山河在变,人事在变,不变的是满空月光。在同样的月光下,童年时走着,是赶去邻村看一场电影;年轻时走着,是想借此排遣内心的纠结;而如今,你是借着无人打扰的时空,借着清辉荡涤的天地,放大一份对慢生活的品悟。在这份品悟里,不需要金钱、地位和物质的准备,只需要一点点人生经历作为基础,再需要一点点淡泊情怀作为前提,你便可以追求渐离俗务的精神内涵,作一回天地间的独行。
  正值初夏,这温婉的月色里,似有细细的露珠儿借着清凉的夜风慢慢凝落,在草尖,在叶面,在你的发间和眉上。你伸手在额间一抹,不觉湿润,唯感沁凉。你读过“空中流霜”的美句,你猜想悄悄凝落的并不是露珠,而是如霜一般的月色,贴着你的肌肤,钻进你的心房,秋水一般的晶莹和沁凉。
  你为的不仅仅是这份月下独有的晶莹和沁凉,你为的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里的那一点孤独,一点冷静,一点空旷,一点自如。热闹而逼仄的人生里,这些不正是一帖绝好的清凉剂吗?月光造就的宁静世界里,你在心中一直不停地翻检,细视。如果说喷薄而出的太阳,容易引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而静若处子的乡间月色,则容易勾起人们对往事的怀想,那番怀想,异常温暖、清晰、动人,那些平日里不小心疏忽或是遗忘的事情,你正像在用一块洁白的手帕,一件件地捡拾,包裹,小心地藏进不轻易打开的橱子。
  你探询的目光溯流而上。桥的上游古树如墨,名为鸳鸯,鸳鸯树下排列的美人溪、书堂溪(婺源把水埠叫做溪)夜风沙沙,没有捣衣的女子,没有垂钓的渔翁,只有一地青石空守一摊凉月。
  河中一处危立的老岩,似是鸿蒙时代遗落水中的一方巨印。千百年来,人们想不清它的前身,也无虑它的后世,一任石苔绘出古画,老树长出盘根。终于,在明嘉靖年间的一天,它有幸知遇了一对印坛上的忘年之交。你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俩也是选在一个月凉如水之夜,泛起小舟,举杯邀月,畅谈雅事,触景生情,“小西湖”的名字不约而同脱口而出。舟中年长的是苏州文彭,年轻的是婺源何震。第二天便由文彭大径小篆书丹,何震雇人在这块水中巨石上镌刻。从此,这片月色便有了不一样的韵律,“藻潭浸月”一直是古镇清华引以为豪的华彩。
  你在迁想,这座文风炽盛的古镇在文、何到来之后,曾经出过一个善画山水的大家胡皋,你曾见过他的《群山云绕图轴》,你觉得胡皋一定曾用画笔表现过文何相会小西湖的题材,那该是什么样的画作呢?你觉得,文彭、何震甚至是胡皋面前的小西湖,应该比眼下多一分古朴,多一分幽深,多一分野逸,多一分自然。你认为,所有的好风景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古雅,一是自然。古雅,便能拓展人们的思绪;自然,便能澄净人们有些迷失的内心。而景观里所有的花哨,都泄露了内心的不自信。
  桥边的跳步、水车、礁石、竹筏,淡淡地隐退在这无边的月光里,它们曾经的故事成了发黄的胶片,跌进了久远的年代。宋代的砧响、元代的叹息、明代的浅笑、清代的叮咛,轻轻地揉成一丝半缕的声息,那声息有如一条狡黠、妩媚而又漫不经心的鱼精,从你的心头吱溜溜游过,不知隐去何方水府。你奋力逮住的只是一缕飘落的纱巾,轻透得近乎于无。
  古桥廊道里,没有遇上纳凉的乡人,静悄悄只有夜风的脚步轻轻擦过。你就这么倚栏伴月,良久、良久。恍惚间传来丝丝缥缈的声音,你猜想那是清代在京为官的古镇人胡永焕的叹息:“睢阳庙外一灯孤,五老峰前飞夜乌。绝好荷花无一柄,明月空照小西湖。”“空照”之语,虽潜藏着岁月的忧伤,无疑泄露了月华独占的自得,如此时的你。古镇对岸的山坳间,那座宋代的传钵庵,已经变作今天的彩云寺,月色里看不出一丝灯火,而五老峰前尚不知有没有夜鸟的幽游,荷花虽是杭州西湖六月的绝景,而你在这个小西湖里感受的是满畈的稻香和彻夜的蛙鸣。稻香葆有一份特立独行的本色,蛙鸣听似热闹,实则无比安宁。
  你记得桥上一处神橱,神橱里供着三尊神位,中间是治水有功的大禹,左右分别是清代重修彩虹桥有功的“募化僧人胡济祥”和“创始理首胡永班”。源自清华草根的二胡,虽是古人,可你却偏执地相信他们此刻也在月下纳凉,遐思。你将他们从神还原成人,你有一种隔着时光与之对语的渴望,你想细细地了解,从前的他们为了一腔造福乡间的慈悲,长年累月付出了什么样的艰辛努力。当清波上彩虹升起的那一刻,他们是如何成了众人景仰的神祇。你还在想,民间持续多年的清华三桥会,是如何置办义田筹措资金,年复一年地修缮包括彩虹桥在内的几座古桥。薪火相传,今天的文明,基于前人的创造,感恩前人,敬畏先辈,才会清醒地意识,未来的时空,在看着人们眼下的一举一动。宽阔的道路正朝山里山外延展,文明的传承是否做到如影随形?
  桥下忽有鱼儿跃动,哗啦啦几声,又归于寂静。你想起了那句古诗“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由此又想起不久前的一次小游:你坐着竹筏溯流而上,听撑篙的本地老者说,他自小在这条河里打鱼摸虾,当年三四斤的鳜鱼,两三斤的鲫鱼,每天能捉到不少,鳖、鲶、鲤、汁、青、鲩、鲢、鳊、红须、青虾,那真是些好东西啊。多么诱人的渔家生活啊。如今人鱼相安,江湖两忘,你甚至曾想过化作一尾青鱼,消失于这片碧波,也许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满川的明月。
  你款步或者伫立,谛听或者遐想,静虑或者凝眸,任凭月色多么洒脱,古老的廊桥似有一种难以穿越的矜持。你忽起童心,溜过栏杆,跳下燕嘴似的桥墩。燕嘴有如船首,正溯流在缓缓的清波上。这月光营造的银色世界,引起你的幻觉。你本遗憾这样的月夜如何缺得一叶小舟,此刻你就这么站着,把石墩站成巨舰,而四围流淌的月色,是洪波涌起的大海,起伏的山峦是连天的浪涛,蛙鸣和虫唱是舷边犁浪的水声,你伸开双臂,御风而行,有如航行在洁净的大海,前方一片美丽的空明。
其他文献
我们迄今所面对的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一个是文化世界。“自然世界”是“上帝”之手创造的,包括人也是“上帝”创造的产物,即人首先是自然之子,而“文化世界”是由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其中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提出了新的要
植物人傍晚太阳的余晖穿过医院擦得锃亮的玻璃窗射进来,将办公桌上那些打开的书页映得闪闪发光,一些细小的浮尘在光线里翻飞起伏。林一鸣一言不发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往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走向生活  1956年7月26日, 交通大学文治堂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学校正在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规模招生达1200名的1952级学生毕业典礼。会上,学校领导、老师、家长,青年团和学生会代表热情祝福走向生活的青年建设者,预祝他们为祖国创造奇迹;毕业同学表示决心服从国家统一分配,积极投身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把青春献给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作为毕业生的一员,回顾四年的辛勤学习,也是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近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和讨论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称为有效教学呢?
“四城市文化交流会议2012台北年会”于2012年12月在台湾举行。来自台北、上海、香港和深圳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工作者,围绕“文化政策与城市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
我只是单纯的想帮助别人,为什么会被她们说成爱出风头?她们自己平时不努力学业不精,还不乐意我帮助别人了?"鸽子在电话那边不开心地问我。原来是早晨鸽子在洗手间里刚好听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职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综合素养有待提升。阅读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加强阅读教学来提升中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