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来的时候,戏剧院老板在呼吁大家来看戏。电视来的时候,电影导演在唾骂电视的种种不是。当互联网来的时候,电视节目曾与网络节目水火不相容。但到了最后,还不是好好在一起了?
  媒体痛批国人的低头族现象由来已久,且擅长从各个方面拿欧美日韩“先进人”与我等“劣等人”进行对比——欧美国家地铁里几乎无人玩手机,而是把脑袋埋进了书卷里;日本的书店人头攒动,已然成为街头潮流,而国内书店却门可罗雀;美国图书馆昼夜通明,国内图书馆却朝九晚五……一不留神就扯远了,勇于批评和自嘲是可取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妄自菲薄。以欧美国家地铁里低头族比较少见为例,缘由不在他們多鄙视手机,而是他们地铁里的通信基础设施薄弱,根本没有信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并且在内容上的宽度和广度也大大超越了传统阅读。不禁发问: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
  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对书写文化充满了焦虑,而今天的二进制让人们又面临一次文明与技术革命的洗礼。就阅读载体而言,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之外,还有手机、PC、iPad、Kindle等。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都能够实现内容的准确呈现,但对数字阅读的诟病不绝于耳,它被扣上了碎片化、肤浅、过目即忘等帽子。显然,大众的第一印象没有参照《阅读学原理》,主观性强。吉林大学的马捷、张光媛等人,用实验法科学验证了手机与纸媒条件下“数字原住民”的阅读效果,结论是在进行新闻与小说阅读时手机与纸质阅读效果不存在差异,读者的学历、沉浸状态、性格和文本类型影响阅读效果。这一结论似乎拔高了数字阅读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阅读正在侵蚀纸质阅读的市场,传统报刊饿殍遍野,或转型、或等死。全国的图书馆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数字图书馆的上线,甚至博物馆都在做线上VR体验。那数字阅读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用二进制代替祖传的四大发明——印刷术,可以把出书成本降低到几乎为零,网上书城的电子书价格可见一斑。二进制也颠覆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数万本书籍的内容都可以容纳在一条芯片上,并且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瞬间找到书目。一些数码设备在保持数字阅读的优良性能外,还尽力还原纸质阅读的感官效果,比如Kindle,可批注、可标签。其实,数字阅读由来已久,只要将文字以编码形式转存到电子产品即可实现,过去的老式手机保存一些TXT文本,在闲暇之余观赏是常见的事情。而让数字阅读实现质的飞跃的是互联网的加持。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文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如同数吨TNT炸药把文字生产这一火山的口子给炸裂,生产力急速狂飙。网络文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野蛮生长。囿于出版审核、出书成本等传统书籍出版的限制因素,一大批草根作家把文学作品发布在早期的贴吧、博客,待市场小成气候后多家网络文学平台拔地而起,成为网络文学背后的操盘手和掌舵人。而一些“水手”们,譬如宁财神、南派三叔、唐家三少等都是迎合读者的市场化“写手”。网络文学更像是私人定制的文学消费品,文学创作的品类在短时间内扩大,成为传统文学的重要补充。众多的90后甚至80后都是网络文学的拥趸,在晚上爬上床后打开手机,沉浸在电子书的世界里。这一批新鲜且生命力旺盛的数字读者,成为网络文学改变影视剧、电子游戏的重要受众。数字阅读和互联网没有颠覆文字内容向视听内容的转变式生产方式,而是加快了速度。文字、声音、影像、电子游戏、交互式新媒体产品等不同形态的内容形式,乘着新媒体的春风在短时间内积聚,并迸发出核聚变的能效。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平地而起的文字内容网络平台比如豆瓣、知乎等,和传统纸媒转型之作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新媒体产品,深谙互联网的传播秉性,以社交聚合读者,以交流生产内容,豆瓣、知乎都是基于互动、问答、互评形式的文字生产平台。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定位,将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时常策划一些类似读书分享会、作家交流会之类的线上交流。比如三联生活策划了一档关于20世纪11位世界顶级小说家作品的文学精品课,邀请了11位原作译者、学者和作家进行作品、作家解读,以图文、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并有偿出售。鉴于三联在新媒体端的苦心经营,这次精品课的策划和执行非常成功,可以说是传统纸媒的转型示范。而这种“付费 社交式”的数字阅读方式也将会成为主流。阅读将不再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读者在互相交流中寻找同性,搁置不同。对认同的肯定、对分歧的包容,这是新媒体时代数字读者具备的特质。
  电影来的时候,戏剧院老板在呼吁大家来看戏。电视来的时候,电影导演在唾骂电视的种种不是。当互联网来的时候,电视节目曾与网络节目水火不相容。但到了最后,还不是好好在一起了?所以,你说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呢?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碎片化的阅读连在一块儿就会浩如烟海。时间久了,七尺绸缎也能织成万里彩虹。后来,其他名著我也通过这种方式阅读了一些,比如《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等。
其他文献
时下中职文言文教学,步履艰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教师的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等,要有效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改革现今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打开文言丈教学
2013年11月19日,广州美术学院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11月16日上午,学校举行俭朴而庄重的庆典活动,八方宾朋及各届校友在珠江江畔的广美大学城校区欢聚一堂,共贺盛事.出席庆典
为了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免费师范生政策.然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免费师范生遇到机遇的同时,也主要面对着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矛盾冲突,介于传统课程、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两位著名的英国电影批评家抱怨说英国电影是“不为人知的电影”①,“完全没有定形,没有分类,也没有引起关注”②.罗威尔和沃伦想到的不是说没有广泛被
冬日大寒封村,最好不要出门  寒舍三间,炭炉融融。下面生火,上面做饭  热气腾腾。一家人团团围坐,畅谈温馨  再说丰年  小暖气炉子自己烧的,说旺就旺  小暖气炉子自己烧的,说忘就忘  居室内外,各有天地  温暖如春和积雪皑皑。一同存在  斗室。小院。各有天地  窗玻璃挡不了视线。有北国雪花飘飘  也有西山暮云遥遥  淡烟霭霭,一点点隐去苍穹之高  慢慢看鸟归巢  暮归  一场秋雨过后,叶落纷纷 
期刊
据调查,许多灾民在灾难后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无法摆脱灾难造成的心理阴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救助,有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极端行为的严
杨秋人同志是资深的美术教育家,具有代表性的油画家,生于1907年,广西桂林人,早年学艺于上海美专,后转学于上海艺专,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科,深受陈抱一先生的教益.1932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当今高职发展新趋势,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开设人文选修课要通过对高职生文、史、哲、艺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拓宽他们的知识
敬爱的杨秋人副院长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今天,在广州美术学院校庆60周年之际,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这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著名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杨秋人先生!杨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