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发散思维;情境;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9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個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之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改变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现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保护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激发兴趣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保护,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违反常规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合理评价和引导。如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试摸铁丝。这个实验现象本不太明显,可是有个学生却感到很烫手,原来他用了三节电池。这虽然不符合实验要求,但教师切不可训斥学生,,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反而应该表扬和肯定,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在科学天空翱翔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落实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深度都会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主要是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教学《沉浮》一课时,让学生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有的学生把瓶盖拧开,往瓶子里灌满水,有的往瓶子里装满沙子,还有的装石头。然后再把沉下去的橡皮泥浮到水面上来。学生一边想办法一边做实验,有的把橡皮泥放到浮在水上的塑料片上,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碗、小盒、小船的样子……这都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四、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至关重要。例如,《叶子》一课,重点是认识叶子的形态,在教学时都是联系生活中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辨别树叶的形态并下定义的,当讲到卵形叶像什么物体时,有的学生说像鱼,有的说像鸭子,这时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象,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们,使他们根据叶子的不同形状制成一条像鱼或者乌龟等的叶形标本,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单一的信息产生众多信息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向和范围。如果某一问题有许多解决方法,思维就会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扩散,从而寻找更多、更新、更巧的解决方法。发散思维又是创新活动的基点,其广度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如教学《大气的压力》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向学生出示了“马德堡半球”,合上两个半球抽掉其中的空气,让学生用力向两边拉开,一个、两个,直到最后全班同学像拔河似的一齐拉仍拉不开。此时,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极了,纷纷提出问题: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恰当的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随之提高。
  五、开展课外科学活动
  科学活动课趣味性强,实践性强。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科学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校的花园中开辟一小块地作为生物园,种植一些易成活的开花植物,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掌握科学。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开展“小环保者”考察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火山喷发”、“烧不坏的手帕”、“会吹气球的瓶子”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用老师提问,一串串问题就被学生提出来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九,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和新的媒介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充满智慧阳光的种子。
其他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教学;语言美;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63—01  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主要途径。我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的诗歌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中诗歌的深厚底蕴。新诗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乐学课堂;兴趣;情境;氛围;探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68—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乐学体现的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智慧,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乐学更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乐学课堂把学生由
期刊
[关键词]李白;《行路难》;《蜀道难》;题旨探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64—01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了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在诗歌创作中,他最擅长乐府歌和五、七言古诗。李白以这种体式作的诗作,写景雄伟壮阔,气势奔放;用事用典,大开大合,感
期刊
武威市凉州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区域内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民办教育,全区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呈现出勃勃生机。  探寻民办教育发展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凉州区大胆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金兴办教育。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做到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期刊
西部的春天虽然来得晚些,但仿佛一夜之间开放于街道两旁、小区园中的各色花朵,仍然给人带来惊喜。只是自古以来,春潮花事早已被历代文人墨客描摹殆尽,使得我辈“眼前有景道不得”,只能私底下发几声感慨而已。  感慨之余,不禁想起三月下旬发生在江城武汉的赏花情景,虽然事涉“高雅”,却未能幸免地蒙上了物欲的尘埃。散发出另类的味道。  君不见,三月樱花武大开,百万游人赏花来;学府一夜变公园,赚钱观景各开怀。近年来
期刊
今年1月初,匈牙利一家名叫《世界经济一周》的网站刊登文章,指出施米特总统215页的博士论文《新时期奥运会比赛项目分析》涉嫌抄袭自保加利亚体育专家尼古拉·格奥尔基耶夫1987年用法语写的论文。4月2日施米特·帕尔在国会会议上宣布辞职。他说,根据国家基本法的要求和自己的所能,他完成了总统的工作。但因论文抄袭问题,他决定结束总统任期。(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一位总统因论文抄袭而辞职,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会让
期刊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1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信息化摆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优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根据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教学效率;能力;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76-02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思想有许多,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其中一种重要
期刊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79-01  一、新课导入力求引人入胜,注重实效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课中,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
期刊
[关键词]口琴教学;基础知识;聆听;审美能力;学习兴趣;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C62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93-01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學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