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范进中举》的艺术特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范进中举》一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作者运用对比、白描、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主观情感融入于客观叙述之中,将他所批判的人物的种种可笑、可鄙、可憎、可悲的言行真实地揭示出来,深入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关键词:范进中举 讽刺小说 艺术特色 对比 白描 夸张
  《范进中举》的故事,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之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范进中举》的故事,自成首尾,在结构上简直可以看做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但在思想和艺术描写上却不能跟全书分割。《范进中举》体现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基本特色,这就是鲁迅精辟概括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色,主要集中表现在作者善于以对比、白描、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上。
  一、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不经意中强化讽刺效果。
  对篇中主要人物范进,文中通过他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变化进行了对比。中举前,范进是饥寒交迫,受尽人间白眼和嘲讽,“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去参加乡试,回来“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后,又骂了一顿。”出榜那日,家里已经断炊。他不得不去集上卖鸡换米,邻居找来报喜,他却怎么也不信。而当确认“中了”后,竟然喜极而疯。然而毕竟中举了,一切马上都变了。醒来后的范进对平日惧怕的岳父也不怕了,由先前称其“岳父”改呼为“老爹”,时常嘲弄他的邻居、素不相识的张乡坤也都来套近乎了。范进“洗了脸”,开始接受众人的朝贺。这样,通过前前后后生活境遇和心态的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以及众人趋炎附势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文中在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时,作品主要是通过他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进行对比。胡屠户在小说中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前倨后恭”。范进中举前他非常倨傲,范进中举后又很恭敬。当范进穷困潦倒的时候,他没事就骂他,甚至觉得把女儿嫁给他简直是倒了一辈子的运。当范进考中秀才时他来了,“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洒”,吃饭时挖苦范是“现世宝”“穷鬼”,说范进中相公是靠他“积了甚么德”,然后居高临下地训斥范进,虽中了相公,但不可在他这样“正经有脸面的人”面前“装大“,要立起规矩”,不能有失“体统”。临走时“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当范进向他提出考举人的时候,他破口大骂把范进骂了个狗血喷头。文中这样写到“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口气非常傲慢。当听说范进中举的消息,“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立即前来贺喜。当众人要他打醒范进时以治其疯病时,这个平日百般辱骂、讽刺女婿的他却惶恐了。女婿中了举人,“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否则阎王要让下‘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后经众人劝说,连喝两碗洒壮胆,才颤着手“打”了范进一巴掌,却不敢打第二下。当范进醒来时,胡屠户更怕了,“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而且“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他很懊悔打了“文曲星”。回家途中,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俨然一个奴仆的形象。对范进的评价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我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这样通过前后对比,就轻松地刻画出胡屠户变色龙的嘴脸。他的嫌贫爱富表现得极为真实,达到了深刻的讽刺效果。
  二、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细节描写,极具讽刺性。
  《范进中举》一文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文中这样写道: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细节的真实生动,无需修饰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其中对范进中举后“疯态”的描写,更是明显的例子。初听邻居报喜,他道是哄他嘲弄他,只装听不见,低头往前走,央求邻里“莫误了我卖鸡”。几十年的科场失意,形成了他卑微猥琐的心理,他不愿再受令人难堪的奚落。当他回家看到报贴“已经升挂起来”,心灵便震颤了,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那种如梦如醒、如痴如醉的神情,包含着多么复杂的心理活动。接着,“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不省人事“。灌了几口水,“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随后,往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拍着手笑着跑着”。他喜极而疯。最后,他在一个庙门口站住,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手,口里叫道:“中了!中了!我中了!反复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委婉,活活勾画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这里作者以白描的手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醉心科举的读书人描画出来。作者将主观情感融于客观叙述之中,虽无一贬词,但却使读者哑然失笑的同时,深感他的可怜、可悲、可鄙。从而不露声色、不着笔墨地鞭挞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因此文章的讽刺力量就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三、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喜剧效果,在欢乐的氛围中,揭示主题。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视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终于考上秀才,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到家后看见喜贴,证明愿望终于成为现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吗!中举,对范时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众邻里在这段故事中是一些小人物,但他们对范进前冷后热态度的变化,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形成一种喜剧场面。在范进中举以前,一家人穷得快要饿死,没有一个人来关心他。而范时中举的消息一传开,他们竟争先蜂拥而出,献尽了殷勤。这种变脸只在转眼之间,通过夸张手法写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此外有钱有势的张静斋也来攀谈,并送钱送房。作者通过对范进周围人的态度变化,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富贵的倾向,这也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的社会原因。因此虽采用夸张手法,但显得高度真实。
  总之在《范进中举》一文中,作者通过运用对比、白描、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塑造了范进这个典型形象,让人们思考,在科举制度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文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的漫漫长途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由范进这样一个个案,我们可以想像当时很多文人共同的命运。当然造成这种命运不是他们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的原因。由于作者不仅写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及到为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因此《范进中举》一文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就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顾鸣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商务印书馆)2010年
  3、张国风:《漫说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4.李禹:《中国文学名作欣赏》(科学出版社)2001年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普及越来越广。数学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课件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制作数学课件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很多,其中《几何画板》软件作为电子尺规,能动态地观察几何图形运动状态,它引入数学的教学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支持,是一个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这个软件
电子智能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辅助设备,把它与计算机和投影仪相结合,就可以在投影内容上直接进行书写、绘画、修改、注释和保存,也可以将学生作品直接展示并且批改.它是集黑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  一、听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
论文摘要: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当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领悟的实践原理,用于音乐教学之中,从而使小学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迈向21世纪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