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渐渐地, 我对“教无定法”的感悟越来越深, 庆幸我选择了成为英语课堂上的一名“思考者”。当务之急:1.课堂转型;2.教材的处理;3.务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英语课堂更活起来,的确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讨,万事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更乐于做一名思考的执教者。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无定法;思考者;课堂转型
这些年,我一直在从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不一样的可爱面孔,但几乎一成不变的教材,多少会有点枯燥和乏味。曾经的我,多多少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曾迷茫过,但是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之时,在不停地摸索教学方法之时,我在这些过程中闪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灵感,我很努力地把这些灵感实践于教学工作当中,也有所收获。渐渐地,我对“教无定法”的感悟越来越深,多少双稚嫩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多少篇修改得如锦上添花的教案也已经过时了,我庆幸选择了成为英语课堂上的一名“思考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世纪、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已是现代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听话的、驯服的工具,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乐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观点。
教师对知识的传授90%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怎样把知识生动、有效、快捷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活”起来呢?2018年,我有幸在全镇英语教研中展示了一节“英语无痕教学”的课堂,受益匪浅,经过摸索和实践,深有体会。
一、当务之急一:课堂转型
我着重学生的基础,着重学生的talk,更着重在课堂上为我的学生不断创设talk的情景,尽最大程度上启发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争当课堂的主人翁。创设真实情景,一向是我们英语教学的追求,也往往是英语教学最难把握的地方。学生学了知识,无非就是让他们“活用”。其实每一节课,都有学生发挥的机会,如何能让学生有“学而致用”的快感呢,那就靠“情景”来巩固。单单教学单词很难创设情景,那就驱动教师用上句子教学了,这也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滚雪球”式、“递进式”的教学最利于创设“真实情景”的,一步一步下来,学生就能“脱口而出”了,更有可能的,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
以前,我难免会往学生脑袋里塞知识。可惜的是,学生时有吃不消,到最后往往说不出来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开始思考“何为英语?”英语说到底就是一门语言,是脱口而出的语言,它应该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是应该时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久而久之,我越来越认为,教学英语,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为重视低年级语感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越往高年級的英语学习,越要杜绝课堂“哑巴”,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才能让他们的思维转起来。所以,我不断地创设合理连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般地学习英语。学生学习语文,觉得有亲切感,就是因为他们“出口”就“成文”了,一旦开口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很难成就这样的一种“成功感”,所以更需要英语教师肩负起着这一艰巨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英语也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平时用不用它,愿不愿意和它“交朋友” 了。
我尽量顾及我的每一位学生,让我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至少能站起来回答一次的问题,有时还不止一次,因为谁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样下来,学生由比较机械的操练逐渐转化成比较自主的表现了。但是,每节课在自我感觉学生课堂表现还不错的情况下,班上还是有那么些学生说着蹩足的英语,但这样又何妨呢?我觉得“肯说”才能“乐学”,才能体会到说英语的喜悦感和骄傲感,进而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掌控欲。但也不排除,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压根不愿意开口的,这也不需要太着急,每一朵花有属于它自己的花期,作为园丁的我们,只要耐心的灌溉,给予阳光,相信他们也总能伸手够着天空。
二、当务之急二:教材的处理
随着教学的实践,教学的进度会越来越快,六个课时能比较紧凑地在两个星期内完成,这并不代表所教学的知识越来越少,相反地,学生能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和紧凑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比较好,现在的教学,越来越体现“无痕”二字,一切知识总能流露的那么自然,一节课,学生就像顺流而下,就到了知识的彼岸。以前,我有不少时候是按部就班来教学,但是总感觉学生学得有点生搬硬套的,不能活用知识,这样,知识就比较枯燥。后来,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尝试知识整合,备课时尽量全面,把一个单元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而不一定按常规顺序来教学,更甚至,我敢把跨了几个单元的知识,但凡在某一个单元里出现过的,我就渗透进来,不怕知识太多让学生惧怕,总相信,提前一步学习,对各层面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到真正学到的时候,这个知识已经不是新的了,我们可以用它来“谈笑风生”了,运用自如了。
一节课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要让教学课堂有效,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对教学课堂也要有预见性。
能又快又有效完成教学课时,多半要考虑适时调整课时,可以考虑把每单元的Let’s learn 合并,Let’s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无定法;思考者;课堂转型
这些年,我一直在从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不一样的可爱面孔,但几乎一成不变的教材,多少会有点枯燥和乏味。曾经的我,多多少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曾迷茫过,但是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之时,在不停地摸索教学方法之时,我在这些过程中闪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灵感,我很努力地把这些灵感实践于教学工作当中,也有所收获。渐渐地,我对“教无定法”的感悟越来越深,多少双稚嫩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多少篇修改得如锦上添花的教案也已经过时了,我庆幸选择了成为英语课堂上的一名“思考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世纪、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已是现代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听话的、驯服的工具,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乐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观点。
教师对知识的传授90%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怎样把知识生动、有效、快捷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活”起来呢?2018年,我有幸在全镇英语教研中展示了一节“英语无痕教学”的课堂,受益匪浅,经过摸索和实践,深有体会。
一、当务之急一:课堂转型
我着重学生的基础,着重学生的talk,更着重在课堂上为我的学生不断创设talk的情景,尽最大程度上启发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争当课堂的主人翁。创设真实情景,一向是我们英语教学的追求,也往往是英语教学最难把握的地方。学生学了知识,无非就是让他们“活用”。其实每一节课,都有学生发挥的机会,如何能让学生有“学而致用”的快感呢,那就靠“情景”来巩固。单单教学单词很难创设情景,那就驱动教师用上句子教学了,这也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滚雪球”式、“递进式”的教学最利于创设“真实情景”的,一步一步下来,学生就能“脱口而出”了,更有可能的,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
以前,我难免会往学生脑袋里塞知识。可惜的是,学生时有吃不消,到最后往往说不出来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开始思考“何为英语?”英语说到底就是一门语言,是脱口而出的语言,它应该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是应该时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久而久之,我越来越认为,教学英语,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为重视低年级语感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越往高年級的英语学习,越要杜绝课堂“哑巴”,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才能让他们的思维转起来。所以,我不断地创设合理连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般地学习英语。学生学习语文,觉得有亲切感,就是因为他们“出口”就“成文”了,一旦开口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很难成就这样的一种“成功感”,所以更需要英语教师肩负起着这一艰巨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英语也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平时用不用它,愿不愿意和它“交朋友” 了。
我尽量顾及我的每一位学生,让我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至少能站起来回答一次的问题,有时还不止一次,因为谁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样下来,学生由比较机械的操练逐渐转化成比较自主的表现了。但是,每节课在自我感觉学生课堂表现还不错的情况下,班上还是有那么些学生说着蹩足的英语,但这样又何妨呢?我觉得“肯说”才能“乐学”,才能体会到说英语的喜悦感和骄傲感,进而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掌控欲。但也不排除,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压根不愿意开口的,这也不需要太着急,每一朵花有属于它自己的花期,作为园丁的我们,只要耐心的灌溉,给予阳光,相信他们也总能伸手够着天空。
二、当务之急二:教材的处理
随着教学的实践,教学的进度会越来越快,六个课时能比较紧凑地在两个星期内完成,这并不代表所教学的知识越来越少,相反地,学生能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和紧凑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比较好,现在的教学,越来越体现“无痕”二字,一切知识总能流露的那么自然,一节课,学生就像顺流而下,就到了知识的彼岸。以前,我有不少时候是按部就班来教学,但是总感觉学生学得有点生搬硬套的,不能活用知识,这样,知识就比较枯燥。后来,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尝试知识整合,备课时尽量全面,把一个单元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而不一定按常规顺序来教学,更甚至,我敢把跨了几个单元的知识,但凡在某一个单元里出现过的,我就渗透进来,不怕知识太多让学生惧怕,总相信,提前一步学习,对各层面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到真正学到的时候,这个知识已经不是新的了,我们可以用它来“谈笑风生”了,运用自如了。
一节课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要让教学课堂有效,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对教学课堂也要有预见性。
能又快又有效完成教学课时,多半要考虑适时调整课时,可以考虑把每单元的Let’s learn 合并,L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