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归纳能力培养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思路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xk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向中学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内容呈现日益复杂的状态,尤以数学学科最为明显,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有效的总复习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基于学生归纳能力培养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思路,以期能为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归纳能力;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80-01
  前言
  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在六年级学习中,教师必须协助学生做好备战规划,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以此更好地应对初中学习生活。其中数学作为小学及初中阶段重点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足够重视,同时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下,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归纳能力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基于学生归纳能力培养开展有效的数学总复习教学,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初中数学学习。
  一、基于学生归纳能力培养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重视素质教育,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总复习教学能够向学生呈现所学知识的全貌,从而夯实学生基础,完善其知识体系,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总复习教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总复习教学多以教师复述、总结教材知识为主,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仅对知识进行机械记忆,并未进行自主加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知识点掌握不透彻。而基于学生归纳能力培养的总复习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具体知识点、题型和解题思路进行系统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以此在培养、锻炼学生归纳能力的同时,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并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基于学生归纳能力培养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具体思路
  1.梳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
  总复习必须为学生提供梳理知识、查缺补漏的机会,以此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因此在总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出发复习知识,并对具体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进行汇总,并附带平面图形图片,以此形成网络图表,在学生汇总结束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其事先汇总好的图表,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左边第一部分为长方形,尤其延伸为第二部分,具体包括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最后一部分由平行四边形延伸而来,其中包括三角形和梯形。教师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引导其明确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过程中,可将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进而向学生提问:那么平行四边形、圆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又是怎样转化的呢?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将各个图形面积计算进行串联,并将教师制定图形与自身归纳图表进行对比,明确复习的重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归纳能力。此外,在“比和比例”复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比和比例”的性质和意义入手,从“比”开始,延伸到求比值、化简比的具体操作及意义,进而讲解比例尺相关知识,并就其具体应用进行系统讲解。
  2.精选练习,强化思维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总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进一步强化其思维能力,传统复习教学以大量收集习题为主,但是学生多处于机械练习过程中,并未掌握其中的精髓,因此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为主,精选练习,进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以“四则运算”为例,其训练重点之一为掌握基本计算法则,在具体训练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题目:8.36+1.54、41-0.75、0.65×17、0.28×0.31、37÷4.1、6.25÷2.5,虽然上述题目难度较低,但是其涵盖了四则运算几个难点,学生通过对上述题目的解答,可通过简单题目归纳重要原则,以此易于学生记忆。此外,在解决问题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点,例如“某小学购买105本课外读物,将其分给5、6年级学生阅读,六年级学生分得的图书是5年级的4倍,那么5、6年级学生分别分到几本书?”教师引导学生标书两个年级学生课外读物之间数量关系,大部分学生会想到“五年级学生分到的课外读物数量是六年级学生的1/4”,教师在表扬学生后,引导学生在不改变第二个条件本意的前提下,换一种数量关系表达方法,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锻炼其发散性思维,进一步提高其数学思考能力。在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六年级学生得到的课外读物数量占课外读物总量的4/5;第二,五年级学生获取的课外读物数量相较于六年级学生少3/4;第三,五年级学生获取的课外读物数量占课外读物总量的1/5。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拓展自身思维宽度和广度,对题目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此在准确解答题目的同时,提高了自身归纳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意义重大,是完善学生知识體系的关键,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为基础,注重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强化其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67-167.
  [2]陈艳萍.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42):66-66.
  [3]闵秀兰.系统分析抓好基础能力培养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0):177-177.
  [4]李爱会.如何培养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学生归纳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1):90-90.
  [5]罗美兰.试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的有效教学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5):101-1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搞好“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用于生活中”这个数学新课程的要求,是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在数学课堂上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有效的开展贴近生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邀请其他教师观课、议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为一个有着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基层教育工作者,
【摘要】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就是英语,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提前掌握未来的就业技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势必会因为语法、听力、写作等问题产生教学困扰,让学生难以进行英语的学习,教师也不知该从何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对英语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明白有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重点方式,让学生更巩固小学的知识,同时给予高中英语的学习更多的连贯性,让高中英语的学习更有连
针对磁浮车悬挂系统简化模型——单磁体模型,运用鲁棒控制的两种策略——Hω控制理论和μ方法,综合了相应的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此二法
本文以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尽量减少阻碍学生言语生成因子,创设条件助推学生的言语生成,并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 This
【摘要】本文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手段去探究,认为可从导入、悬念、语言、教学模式上入手,力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75-02  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深有感触,学生在课堂上并非每一节课都是兴致高涨,尤其在上了两三节课后更是昏昏欲
【摘要】素质教育对现代小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也需要对一些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探索找到如何真正的做好小
基于二次稳定的意义对H鲁棒性能指标进行分析.首先将系统鲁棒稳定的H范数求解问题转化为一种特定的鲁棒二次稳定问题,通过鲁棒二次稳定问题的解,给出了系统H鲁棒性能指标的解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铁路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13)  【摘要】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教师应在新授课教学中抓牢双基;通过习题课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整体认识;上好讲评课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度。  【关键词】历史学习;学生能力;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277-02  历
该文以两个飞行控制系统的鲁棒控制器为例,讨论了不同模型降阶方法用于控制器降价的效果,得出了几点供工程设计参考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