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ship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应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可见兴趣培养的成功,意味着你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初中生往往好动、善疑、并具有形象思维较强、注意力集中难以持久的心理特点,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往往缺乏积极主动性。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上将学生学习的消极性变为积极性、被动性变为主动性,变教师的“灌输”为学生的“乐学”呢?我想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巧设情境与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我探索、自我攀登,自始至终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这类探究活动结合相关情境提出问题,寓问题于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探究。
  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启动探究之旅。鲜活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重大时事热点的引入,富于情绪感染的情景渲染,美妙智慧之花的绽放,独辟溪径的问题展示,入木三分的现象剖析,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等方式,都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服从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选择和设置生活气息浓、具有探究性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体验,是创设教学情景的一般法则。
  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2. 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如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框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道理,老师就可以“量体裁衣”来打比喻。把生产力比作人的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并说明人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不断长高。所以穿的衣服也要随着身高而不断更换尺寸,这样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才合体。这一原理正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辨证运动,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根据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看,都是这一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用“量体裁衣”来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把这一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学生印象更深刻。这比泛泛地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3. 质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一内容时,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都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们歼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在国际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4.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善于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思想品德课的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实例来说明。而现实事例尤其是身边的事例更具体、真实、贴近生活,说服力强,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若能巧妙地结合实际事例,就可使思品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并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理。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框题时,我在讲邓亚萍和张海迪历经种种挫折而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贯穿了学生刘俊同学因父亲早逝而母亲受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自己含辛茹苦,克服种种挫折终于考上北大的真实故事。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没有谁不感兴趣,这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把握教材知识与相关的热点时政知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求知欲旺,好奇心强,他们具有了解社会和当今世界变化多端问题的热切愿望,喜欢了解接近其生活的人和喜闻乐见的事。倘若教师照本宣科,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我的做法是每次上课前都有意识地选择部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时事热点内容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显得特别认真,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在闪烁,尽快利用此时机转入新课教学。这种“趁热打铁”引入新课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基础。如在教学七年级“唱响自信之歌”这一框题时,我先列举了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之时,我们的温总理如何充满信心回答记者,中国如何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学生们鸦雀无声,眼神总凝视着我。这样,学生就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把自己投入于学习之中,在轻松愉快中把握本节的知识。
  6. 创设气氛,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生经常在某个问题上引起争辩,也就是对有分歧的问题引起讨论。而讨论能够让学生的思想相互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并引导他们讨论,尽量让学生发表见解,然后引导他们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最佳答案。通过互相讨论,增加了课堂上的信息量,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深入理解课本内容,通过互相交流,有益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相互竞争的精神。
  可见,让学生在情趣中学习思想品德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无疑能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通过这些新奇、灵活、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理论联系实际,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0-03-23
其他文献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合理性提问,将激发学生投身于物理活动之中。这是由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文字作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建议如下:  1. 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
期刊
在课堂上,教师若用爱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犹如春雨润物,则可使学生“亲师信道”,还可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热情和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教与学顺畅,知与情交融,情与理和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情感化的几个途径:  1. 学习内容情感化,使学生易懂 学习内容情感化,就是将抽象、乏味的数
期刊
以实验为载体进行学习是自然学科的基本特点。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实验等都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可开发的
期刊
【摘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了几点在关注特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特殊生;策略;体会  As for conversion special the strategy preliminary study living  Li Ping  【Abstract】This text will combine teaching to practice, shallow talk wha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育的归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名青年的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关键词】初中;分
期刊
【摘要】符号代表着一种语言,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以公开的形式表达思想,每一种思想的萌生,就需要新的符号表达;符号的细小变化都标志着思维的创新;学生在缺乏情景条件下学习数学常常是通过想象和推断等心理过程,构建起符号系统的。  【关键词】 建构;符号;系统  See 《mathematics 》how construction or purchase division operation sign s
期刊
【摘要】契诃夫小说善长用多种多样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许多阶层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的细节描写生动简练、语言描写入木三分、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性格描写淋漓尽致,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人物刻画   Shallow talk the Novel person of the Anton Chekhov's to depict  Bai
期刊
【摘要】语文是社会生活的浓缩,社会生活处处充满美,因此语文课也应该体现生活美,对于初中生,他们的审美观正在形成阶段,对美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驾驭美的语言、思想、教育技巧,循循善诱,去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美的心灵世界,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情境美;情感美;想象美;拓展意境美;体验情感美;创造美    罗丹大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随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地球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内部结构。  【关键词】地球;产生;结构  The new understanding to the Eearth  Wang Zhi  【Abstract】This text synopsis described the Earth exactly is how creation of and it inner part structure.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