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3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社会生活的浓缩,社会生活处处充满美,因此语文课也应该体现生活美,对于初中生,他们的审美观正在形成阶段,对美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驾驭美的语言、思想、教育技巧,循循善诱,去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美的心灵世界,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情境美;情感美;想象美;拓展意境美;体验情感美;创造美
  
  罗丹大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心灵去沉醉与神往,还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获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精神品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让美育走进语文教学中来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 创设情境感受美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非常重要。它综合地利用声音、图画、文字、表格等媒介进行教学,形象直观,能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扫除课堂的沉闷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对新课产生了学习乐趣。如我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随着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和《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播放,配上云南歌会赛歌的情景图片及视频。学生伴着音乐,看着图画,跟随作者,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进入美的境界。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学唱热情洋溢的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并建议学生尝试填写歌词,学生在浓浓的云南民族风情中再次体会了云南民歌的魅力,也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神韵。
  2. 设置问题寻找美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很重要。现在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注入式的教学,我在教学冰心的《观舞记》时就注意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在探讨问题中完成教学任务,效果显著。我在教学之前先播放印度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对印度舞蹈有个初步印象后,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从描写演出场面的段落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美句,与组内同学一同品味,并用“印度舞蹈真美!美在她们的______。”的句式概括它表达了哪一方面的“美”。学生在阅读探讨后各有发现,有的说印度舞蹈美在神态、有的说印度舞蹈美在舞姿、有的说印度舞蹈美在服饰、有的说印度舞蹈美在外貌、有的说印度舞蹈美在动作等。就这样,学生在探讨中体会到了印度舞蹈的灵动美。
  3. 诵读体验情感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书面语言,当学生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时,对课文艺术美的感受就会大打折扣。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富有魅力的范读,可以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让学生借助听觉形象步入文章意境,舒心畅怀地接受美育;而学生通过朗读,不仅能理解文章的意境,还能提高语言能力。我在教学《黄河颂》这一课时,先创设情境,在怒吼的《黄河大合唱》声中,“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顿时让学生情绪激昂,学生满怀祖国遭到侵略的愤怒,每个学生都义愤填膺,想要像当年的抗日英雄儿女一样,能扛起枪炮,赶走侵略者,捍卫祖国。此时,我不用做过多的讲解,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学生在朗读到“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此时,全班学生都情绪激昂,声音宏亮,气势磅礴,以排山倒海之势感受黄河的伟大坚强。就这样,学生在诵读课文中,明白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波澜壮阔,同时也明白,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中华儿女以黄河为自豪,我们要高唱黄河的颂歌,更是肩负着保卫黄河的使命。
  4. 想象拓展意境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在教学中就尽可能的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我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时,就尽力的做到了这一点。我的学生是北方的孩子,很难体会到南国的那种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当学生读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时,我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学生兴致很高,积极的描绘他们想象中的景象。在学生描绘以后,我播放富春江美景图片及视频,让学生自己比较自己想象中的富春江美景和现实的富春江美景有什么出入。学生就兴致勃勃的议论和评价自己想象的世界。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会“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怎样的美景。就这样,一节课在学生的想象中顺利结束,学生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所有师生如游历在富春江上,置身于伟大祖国美丽多娇的奇山秀水之中。课后再让学生做做小画家,把自己看到的和想象中富春江的美景变成永恒的画卷。
  5. 写作教学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在写作课上,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感知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6. 课外活动创造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发展。我通过校内和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校内课外活动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做即兴演讲,有时也就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小小辩论,有时就某一个话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手抄报,在校内展示。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我让学生学唱地方戏曲,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戏曲,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时,让学生在课后组成兴趣小组,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并在班内演唱,学生兴致高涨,一时在校园掀起一股热潮。
  就这样,我组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乐此不疲,学生也在各种活动中自然地去表现美、创造美。当然我有时也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实习、观看电影、文艺演出等,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的内容极为广博,存在着丰富而深刻的美,自然美、人情美、精神美、艺术美、语言美、风格美、结构美等等,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青年学生感情丰富,易受感染,只要指导得法,效果会很理想的。每当年青人在学习中领略了一处风光,品味了一个意境,认识了一位典型人物,悟出了一条生活哲理,或是明白了一点科学原理,都会感到一种愉快和满足,似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美的情操,丰富了思想,增长了才智,正如培根所说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注重诱导学生时时体验到美,处处感受到美,悉心地鉴赏美,努力地创造美,毫无疑问,就一定会培养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把“苦读”变为“乐读”,在赏心悦目中掌握语文知识,开拓视野,领略人类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精粹;只要教师能巧炒地把美的因素结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发现美、鉴赏症状、创造美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一个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更新,语文教学将会象枯枝抽绿或锦上添花那样育着生机和活力,展示出一幅灿烂的前景,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总之,我们的时代需要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心灵需要美,我们的教学需要美。所以,我们要陶冶美的心灵,酿造美的甘泉,播下美的种子。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的甘泉,播下美的种子,让学生的心灵如同花儿一般绽放,结出创造美的果实。
  
  收稿日期:2010-03-06
其他文献
【背景与主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当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料,开放性的解决问题,不能先入为主的定基调。2008年9月,我在公开讲授《故都的秋》时,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然而,在评课时,有的老教师指出:对本课基调是“悲秋”还是“乐秋”没有讲。我觉得有
期刊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英语是一种语言, 脱离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实质作用。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文化意识和人文教育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那么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呢?  1. 进行跨文化意识教学,注重文化知识
期刊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合理性提问,将激发学生投身于物理活动之中。这是由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文字作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建议如下:  1. 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
期刊
在课堂上,教师若用爱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犹如春雨润物,则可使学生“亲师信道”,还可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热情和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教与学顺畅,知与情交融,情与理和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情感化的几个途径:  1. 学习内容情感化,使学生易懂 学习内容情感化,就是将抽象、乏味的数
期刊
以实验为载体进行学习是自然学科的基本特点。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实验等都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可开发的
期刊
【摘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了几点在关注特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特殊生;策略;体会  As for conversion special the strategy preliminary study living  Li Ping  【Abstract】This text will combine teaching to practice, shallow talk wha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育的归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名青年的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关键词】初中;分
期刊
【摘要】符号代表着一种语言,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以公开的形式表达思想,每一种思想的萌生,就需要新的符号表达;符号的细小变化都标志着思维的创新;学生在缺乏情景条件下学习数学常常是通过想象和推断等心理过程,构建起符号系统的。  【关键词】 建构;符号;系统  See 《mathematics 》how construction or purchase division operation sign s
期刊
【摘要】契诃夫小说善长用多种多样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许多阶层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的细节描写生动简练、语言描写入木三分、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性格描写淋漓尽致,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人物刻画   Shallow talk the Novel person of the Anton Chekhov's to depict  Ba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