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指导幼儿数学教育瓶颈问题分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阶段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被列为科学教育领域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在香港、台湾等地,数学甚至被单列出来,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领域并驾齐驱,可见其重要性。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如数概念的发展、运算能力,量、几何图形、时间与空间的认知和发展,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与家长历来都非常重视幼儿数学教育。
  但在家庭中,家长怎样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呢?却往往由于家长数学教育观念及家长本身的数学素养等问题而出现诸多瓶颈问题,以下简要分析。
  一、部分家长数学教育的观念偏颇
  尽管家长都认同数学对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家庭中日常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少家长都持教育是幼儿园或者学校的事这样的观念,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视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和指导。即使偶有教育和指导,往往也着眼于数数和运算这两大方面,而忽视了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注意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不关心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数的含义及数与数的关系。比如有的家长很高兴自己的孩子数数能数到上百,并引以为傲,却不关心孩子是否理解了数的含义、数的关系,是否掌握了手口一致地点数、是否能点完之后说出总数,是否能按数取物。如果不能做到,即使能从1数到100,也只是“唱数”已而,如同和尚念经。他与一个只能从1数到40,但是能理解数及其关系的孩子相比,实际上相差很远。
  二、家长对数学心存畏惧
  对数学心存畏惧,这样的家长也是有的。或者是由于自己数学本来就不好,或者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指导幼儿的数学学习。正因为心存畏惧,所以家长在日常指导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执行力不够。表现为家长能够去关注日常生活中幼儿语言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却往往忽视数学教育。不管怎样,家长要指导幼儿数学学习,进行数学教育,首先应该消除畏惧心理,自觉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对绝大部分的家长而言(除非是文盲),如果仅仅是指导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是足够用的。但有一点也必须要明确的,有知识并不代表就能指导好幼儿的数学学习,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
  三、家长自身的数学素养不足以帮助其胜任日常生活中幼儿数学教育
  虽有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也能有意识地指导幼儿的数学学习,但是由于本身的数学素养不足,也往往限制了家长对幼儿的数学教育指导效率。所谓数学素养,通俗地讲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往往能够举一反三,把复杂问题简化,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就尤其要注意化抽象为形象,借助形象的指导来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是做不到的。
  四、不清楚幼儿数学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尤其是家长。由于家长不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也不知晓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又不重视家园沟通,对于数学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感到困惑也在在所难免。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家长往往只关注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思维(数学思维能力、方法与习惯)的发展。在怎么教的问题上,家园的沟通尤其欠缺,主要原因是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在数学教育方面家园沟通的必要性,认为“数学教育没什么好沟通”。事实上,家长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主动了解幼儿思维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帮助家长指导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基于以上的几点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要转变观念,从意识与行动上都开始真正地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正视数学与数学教育,排除畏惧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第二,发挥幼儿园对家庭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家长的培训与教育,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三,家长应该了解一些幼儿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抓住幼儿思维特点,提高数学教育的指导效率;
  第四,要重视数学教育中儿童思维的训练,注意引导幼儿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比较、排序、归类等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最后,开展家园合作,共同进行幼儿日常数学教育。不定期请专家就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理念、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必要的时候制订相应的数学教育指导方案,加强个别指导,以帮助特殊的孩子提高数学能力。
其他文献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面临着一个转折,从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小学生活,生活和学习上的摩擦碰撞和磨合衔接,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要想顺利适应与幼儿园完全不
期刊
课改的浪潮此起彼伏,证明着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面对着诸多名家的观点,我本着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如蜜蜂采蜜,蚂蚁觅食,努力地采撷众家之长,有时则简直是生吞活剥式的硬啃,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虽然偶尔有得遇知音似的狂喜,但大部分是困惑,是知晓病因而无疗治之法的困惑。随着我不断的课堂尝试,头脑中渐渐浮起一些清晰的东西。于是乎,我便有了要说话的冲动。所以,不避浅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不教语
期刊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学习从而启迪 、唤醒、感染、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其各种人格 力量得以充分的、均衡的发展 。文章分析 了当前初 中思想政 治教育 中存在 的问题 .并从 实效性的 角度探 讨了优化初 中生的思想品质和不断健康成长迭至心理和谐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情感教学;实效性  
[热点述评]“写意”这个源于中国画的表述,最早用以形容画家的一种艺术追求和艺术心态,并更多地体现在文人画家笔下的作品中。时至今日,“写意”这个词所能涵盖的意思丰富了
【摘要】古诗教学必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古诗教学必须注重课题操作策略;古诗教学的实验成效;古诗教学的课题成效。  【关键词】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以“学生为本”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
课堂教学充满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时,学生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思维活跃,教师传授的知识像涓涓的溪水,流进学生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化为他们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当一个人有饱满的精神,轻松愉快的情绪时,学习的兴趣浓,接受能力强,学习就效率高。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那么,如何创设平等、民
期刊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确保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创设数学情景、介绍有关数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2011版新课标指 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
摘 要:现代诗歌作为学生学习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有必要做好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工作。学好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素养,还能够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這就要求教师针对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问题对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而教师在教学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时,有很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