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飘飘夸家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乡土儿歌创编(四年级上
  学期)
  【设计理念】
  一方山水,独有一方风情。乡土儿歌教学就是从乡土文学中汲取营养,提炼写作技能,并结合儿童的乡土生活实践,进行快乐的习作,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写作成为儿童快乐的表白和交流,为儿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丰厚的精神底子。
  【习作目标】
  1.感受家乡水果的丰富,激发儿歌创作之情。
  2.初步运用儿歌创编方法,尝试创编儿歌。
  3.实践体验,感悟生活的情趣和创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谜语猜
  一猜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带了一些谜语来,想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猜谜语的水平怎么样。
  (师课件出示三首谜语)
  肚子大,圆又圆,身穿一件斑马服,绿黑相间真好看。
  身穿黄衣裳,弯弯像月亮。兄弟排一起,个个甜蜜蜜。
  海南岛,美如画,有个娃娃树上挂。硬硬的壳,清凉的汁,三五成群聚一起。
  师:你会猜哪个谜语?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1:我会猜第一个谜语。是西瓜。
  师:猜对了!你是怎么猜到的呢?
  生1:西瓜是又大又圆的,并且西瓜皮就像斑马服一样,是有一条条的花纹的。
  师:哦,说得真好!你抓住了西瓜的颜色、形状来猜,真棒!
  生2:第二个谜语,我觉得是香蕉。因为香蕉弯弯的,像月亮,味道很甜。
  师:嗯,你除了抓住香蕉的形状,还抓住了香蕉的味道来猜,也说得很好!
  生3:第三个谜语,应该是椰子。因为椰子生长在海南岛,我喝过椰子汁,是有点甜味的。
  生4:我从电视里看到过椰子是三五成群长在树上的,而且椰子壳很硬。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猜谜语的高手啊!不仅猜得准,而且说得好,老师真是佩服!是呀,我们只要抓住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来猜谜语,就一定能猜出来。
  【点评:猜谜语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里教师选择
  的是关于水果的谜语,就为本节课的教学“编水果儿歌”做好了
  铺垫。】
  二、谈家乡水果,说体会感受
  师:猜谜语好玩吗?快乐吗?那我们就把这份快乐带到课堂中去吧!
  1.了解家乡的有名水果。
  师:我们家乡上虞,是一个水果之乡,有很多有名的水果呢!一到水果成熟的季节,很多游客都会到果园里去采摘和品尝。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上虞有哪些有名的水果吗?
  生1:葡萄很有名。
  师:上虞哪里的葡萄很有名?
  生1:盖北。
  师:是的。盖北素有“江南吐鲁番”的美誉。
  生2:二都杨梅。
  生3;谢塘黄花梨。
  师:是啊。我们谢塘的黄花梨可是很有名的哦!其实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有名的水果。看——(课件出示家乡有名的水果图片和出产地名:丁宅的草莓、桑葚,二都的杨梅,下管的樱桃,章镇的猕猴桃、水蜜桃,谢塘的黄花梨,长塘的柿子,盖北的
  葡萄。)
  2.谈自己的水果之爱。
  师:我们家乡的水果真多啊!在家乡这么多有名的水果中,你最喜欢吃的是哪种水果?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吃草莓,因为草莓红红的,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味道甜甜的。我很喜欢吃。
  生2:我最喜欢吃杨梅,因为杨梅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生3:我也喜欢吃杨梅。我外婆家就种了很多杨梅树,每当杨梅成熟的时候,一颗颗红红的杨梅挂在树上,很可爱!
  生4:我喜欢吃葡萄,因为葡萄很甜。有一种葡萄叫美人指,样子像细细的手指,可有趣呢!
  师:其实葡萄还可以做成其他的食物呢,你们知道吗?
  生5:葡萄干。
  生6:葡萄酒。
  师:其实杨梅也可以做成杨梅干和杨梅酒。
  生7:我最喜欢吃樱桃。上次我和爸爸妈妈去下管摘樱桃,我看到满树的樱桃挂在枝头,小小的,红红的,可爱极了!
  师:哦,水果味道好,原来摘水果的“味道”更好呀!
  3.观看“四季鲜果采摘之旅”视频。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赞美家乡水果的儿歌吧!(播放“四季鲜果采摘之旅”视频)
  师:这首儿歌好听吗?
  生:好听。
  师:这都是我们勤劳的上虞人自己种植和开发的水果啊!每当水果成熟的时候,游客们都会来到我们上虞,小小的水果带动了上虞经济的发展。作为上虞人,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那今天我们也要来编儿歌,夸夸家乡的水果。(板书:创编水果
  儿歌)
  【点评:任何作文要想写得好,都必须有感情基础,编儿歌也一样。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某种水果,其实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水果的色、形、味等特点。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
  受了,也就能编出不一样的儿
  歌了。】
  三、观家乡柿子,学创编方法
  师:你们会编儿歌吗?(生说)有的小朋友说会编,有的小朋友说不会编,看来有点难度。不过没关系,我们先来学习编儿歌的方法。
  1.学习观察食物的一般
  方法。
  (1)看一看。
  师:这是什么?
  生:柿子。
  师: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柿子,这是老师前几天特意从长塘摘来的呢!谁来说说柿子的颜色和形状?   生:柿子的颜色是红色的。
  师:我们换个好听的词吧,红红的。柿子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圆的。
  师:真聪明,马上就学以致用了。这么可爱的红柿子像什
  么呀?
  生1:好像一个红灯笼。
  生2:好像一盏小灯笼。
  生3:好像小朋友的脸蛋。
  (2)摸一摸。
  师:谁想摸一摸?你坐得很端正,老师奖你摸一摸,说一说感受。
  生1:软软的。
  生2:滑滑的。
  生3:凉凉的。
  (3)尝一尝。
  师:老师把柿子顶上的小帽子摘下来,把柿子掰成两半,谁想尝一尝呀?
  师:味道怎么样?
  生1:甜甜的。
  师:我要给上课最会听的一个小朋友尝一尝。味道好不好?
  生2:真甜!
  师:他都甜到了心里,笑得多灿烂啊!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的方法,知道了柿子的颜色是红红的,形状是圆圆的,味道是甜甜的,可爱的小柿子好像一个红灯笼。
  【点评:二年级的学生观察食物的能力有限,老师就手把手地教他们观察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观察食物的一般方法。】
  2.学习儿歌,提炼方法。
  师:有个小朋友抓住了柿子的这些特点编了一首儿歌,你们看——(课件出示柿子儿歌)
  长塘柿子长得好,
  圆圆的个子挂枝头。
  红红的衣服披身上,
  甜甜的味道营养好。
  师: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吧,边读边想:他编的儿歌怎么样?好在哪里?
  (生齐读)
  师:你们觉得这首柿子儿歌好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第二句话写得好。因为柿子是圆的,他写了圆圆的个子。
  师:第二句话中的“圆圆的”写出了柿子的什么?
  生:柿子的形状。
  (师板书:形状)
  师:除了写形状,还抓住柿子的什么来写呢?
  生1:颜色。
  (师板书:颜色)
  生2:味道。
  (师板书:味道)
  师:颜色、形状、味道,这些都叫做水果的什么?
  生:特点。
  (师板书:特点)
  师: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几个描写颜色、形状、味道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个词语的形式都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作叠词。(板书:叠词)
  师:诗中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你们没有找到。看第三句话,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谁找到了?
  生:披。
  师:是的。为什么老师说这个动词用得好呢?谁知道?
  生:柿子不是人,不会披,但是这里却用了“披”这个动词。
  师:是啊,这样把一种物体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行为和动作,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作“拟人”。(板书:拟人)
  师(小结):我们自己在编儿歌的时候就可以抓住水果的特点来编,如果能用上叠词、比喻、拟人等方法那就更好了。当然,我们在写儿歌的时候还要注意格式,不能连着写,要一行一行地写。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生读)
  3.品味儿歌,读出韵味。
  师:同样是夸柿子,还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另一首柿子儿歌)
  小柿子,样子美,
  圆又圆,甜又甜,
  穿红衣,戴小帽,
  挂在枝头惹人爱。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首儿歌。能让我来读一读吗?
  生:可以。
  (师边打快板边读儿歌)
  师:你们也想这样读吗?
  (一生打快板,其他学生跟着快板的节奏读。)
  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这两首儿歌。(课件出示两首儿歌)你们看,这两首儿歌都是夸柿子的,虽然编的不一样,但其实都很简单,只要抓住水果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趣一点就可以了。
  【点评:两首柿子儿歌的教学,有轻有重。第一首重在写作方法的指导,因此所花的时间较长。第二首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儿歌形式的多样性和朗读
  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自己在编儿歌的时候就可以有多种选
  择了。】
  四、创设情境,创编儿歌
  1.情境演绎,激发创作激情。
  师:学会了编儿歌的方法,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动手编一编儿歌。你们看,(课件出示照片)一年一度的鲜果展销会开始了,这可把果农们忙坏了,他们不仅要采摘最好的水果,还要想尽办法推销自己的水果呢!所以,他们就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给他们的水果编几句儿歌,帮他们推销水果。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你们有信心做好这件
  事吗?
  生:有!
  师: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温馨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小提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编,先要想一想这种水果的特点,写的时候注意儿歌的格式。2.可以用上“好词好句家园”里的词语和句子来编儿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创编。)
  师:课前老师发过一张彩色纸,上面有老师提供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如果你觉得合适就可以用到你所编的儿歌里面去。
  2.音乐播放,激发创作灵感。
  学生独立自主地编写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儿歌。(略)
  3.儿歌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师:我们先一起来评一评这三位小朋友的作品吧!
  (评价略)
  师:请大家再修改一下自己编的儿歌,修改好后先在四人小组内读一读,等一会儿老师要请编得最好的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
  (生修改儿歌)
  师:好,他们已经上来了,先请他们来读一读自己的作品。注意声音要响亮,要读得大方自信。
  (生朗读作品)
  师:谢谢你们!奖给你们每人一颗创作星。(大屏幕投影学生写的四首儿歌)如果我们把这四首儿歌连起来就变成一首歌唱我们家乡水果的儿歌了。老师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果香飘飘夸家乡》。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点评:联系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捕捉童谣题材;通过童谣表现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童谣的情韵;串烧童谣,使每个孩子享受创作的成功和快乐!】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实验小学/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  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巨人的花园》,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生书写)  师:首先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请同学们准备好。(师读词,生听写。听写后课件出示以下词语,生自己纠正。)  洋溢 允许 围墙 训斥 覆盖 冷酷 拆除  师:你能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吗?请先练习一下。  (生练习,师指名回答。)  生:我用“洋溢”来造句。巨
法国文豪福楼拜曾说过:“我们在有些人面前要欠身相让,说‘您先请’,雨果就属于这类人。”后来,一直到1862年,福楼拜等雨果的《悲惨世界》出版以后才发表了著名的历史小说代表作《萨朗波》。那么福楼拜为什么对雨果会欠身相让呢?有两点:一是雨果著作等身,写出了量大质优的文学作品;二是雨果的人格、人道主义情怀。1862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雨果发表了著名的抗议信。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大声疾呼赦免起义者。他还
批注强调的是阅读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课堂上光会说远远不够,还要能写。写使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完善,更深刻、科学;写能克服只是口说的那种随意性;写往往能更好地梳理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时,学生通过圈点批注、潜心会文,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  一、泛注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杨玉松,北小营中心小学校校长,1990年参加工作,如今入行己有30载。在过去的30年里,不论是作为一线教师,还是学校掌舵人的一校之长,杨玉松都认真做好每件事,用她的话说:自己的践行教育梦想的方法就是认真走好每一步的教育路。  初入教坛,激情与梦想碰撞  1990年,杨玉松正式踏入教坛,这时候的她,年轻,富有朝气,带着梦想与激情,她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这时期的她,积攒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为她
期末了,班主任们在奋笔疾书,例行填学生的“素质报告单”。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我的手要写废了……”“几千个‘优’写得我都不认识这是啥字了!”我看着小姑娘们的叽叽喳喳,突然想起来当年我写“优”也是要写到吐,以至最后都认为这个字是“埋伏”的“伏”。最后是我的父亲解救了我——他找了个和学生素质报告单的小方框一样大小的长棍橡皮,刻了个“优”字章,让我盖章。三下五除二,搞定!  我一直认为我的父亲真是个天才,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想象动物体型、性格、本领等某一特征方面的变化。  2.能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想象动物特征变化后发生的奇异的事,并用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逆向思维  (一)创设情境,感受动物的神奇变化  1.创设语境:动物王国里,每到星期四都有一个动物大变样。上上上周芝麻大小的蚂蚁变得比树高,上上周勇猛的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在上周就连苗条的豹子
最近十年,无论是在本班上课还是外出上课,我都基本采用“板块式教学”,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普遍好评。大家都对“板块式教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总是问我怎么想到这种设计思路的。那是因为我很早就接触了余映潮老师,接触了“板块式教学”,发现了“板块式教学”的奥妙。一、为什么选择“板块式教学”  “板块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一种教学思路,是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首创的。余老师说:“‘板块式教学思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基本理念。“语文素养”的提出,是第八次课改的重大理论贡献。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的表述与实验稿相比有两点发展:一是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把“方法与习惯”纳入素养的视野,在原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二是清晰了语文素养的形成途径,指出了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听、辨、对、造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妙的音响。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发学生读诗、品诗、写诗的兴趣。  3.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象声词、用摹声法写出各种不同的诗。  【教学设计】  一、“诗”维激发  1.口腔操练  (1)出示一组词串,让学生自由读一读。  嘻嘻 哈哈 滴滴  哧溜 叮当 咔嚓  咚咚锵 扑通通 吱咕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读书的乐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2.学习作者通过心理、动作描写表情达意的方法,体会两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主题精读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窃读记。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们理解题目的意思了吗?  生:就是悄悄地看书。  师:非常好。“窃”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结合这个语境,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