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大脑皮层与认知结构体系,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提问有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需注意,提问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与传统的教师检查性提问不同,通过提问策略的有效实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将学生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 阅读教学 提问策略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9-01
   随着新课程改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受到极大冲击,教学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与老师的关注。作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阅读的积极性,是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课堂提问方法与提问质量能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外汉语教学经验,详细论述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效提问能营造活力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与此同时,幻想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主体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教学与良好的课堂氛围息息相关。课堂氛围活跃能够让学生产生轻松、越快的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外国留学生比较活跃、开放,喜欢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特别是阅读教学环节,他们更容易接受自由自在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氛围枯燥、死板、安静,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感到乏味。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问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提问,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启发性问题的提出,能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有效提问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二、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一)明确提问的目的性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于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明白提问的目的性。提问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种“你问我答”的气氛,这样的话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阅读提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其使用汉语、应用汉语的能力。从教学层面来说,如果一节课的问题目的性比较弱、提问频率比较高,学生只能忙于应付,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进而减少了独立思考与阅读的机会。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质量。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限于低水平的问题提问,比如说,简单判断、回忆课文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占大部分。低水平、高频率的提问会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新形势下,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制定系统、全面的提问计划,因为在阅读教学中能更好的有的放矢。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应在关键问题指引下进行,只有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预防出现闲聊的讨论。提问要有重点与中心,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提问,更好的帮助学生得到思维练习。
  (二)注意问题表述的有效性
   问题有高效、无效之分,无效的问题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无任何益处。通俗、准确、自然的表述问题,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语言能力调整句子与词汇结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以及课时限制,决定了教师应将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准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思考。若在问题表述中,超过了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那么,也会阻碍有效教学的开展。比如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的给学生讲解什么是“乐观”,花了很长时间给学生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然后问学生这个老人是否乐观。限于学生汉语水平,这样繁琐的叙述肯定会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另外,句子与句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提问效果。比如说,教师提问“在你的国家,交通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大部分学生会反应不过来,不能直接明白交通情况的含义。那么,改成“你早上去上学,汽车很慢还是很快呢?”那么,学生就能快速的做出反应,进而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明白交通情况不太好、交通情况很好等含义。
  (三)问题设计的趣味性
  阅读教学,可以说是相对枯燥的课型,反复的进行练习、操作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课堂提问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积极设计环节课堂氛围的、生动有效的问题,也可以将比较难的问题,设计成多个分散的、循序渐进的小问题,从而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思维。有趣的问题,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问题提问的互动性
  提问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提问,控制教学过程的开展、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反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问后的等待非常重要,如果提问后自问自答或者马上给出提示,会导致学生养成惰性思维,影响提问效果。笔者认为借提问整治课堂秩序或先点后再提问的方式不可取,这样会造成学生过度紧张的心理,不利于教学顺利开展。由于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往往跟不上自身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仔细、敏感的倾听学生的回答,不仅要听清楚答案,更要清楚答案背后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学生在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完全时,教师应该采用更多的方式进行指导,比如说,提示问题重点、指引答题方向等等。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应该积极使用“非常棒”、“好极了”、“很好”等简单的表扬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表扬加点评的方式,能够真正起到沟通情感、连接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课堂提问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明确提问的目的性,注意问题表述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趣味性,问题提问的互动性,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6).
  [2]雷英杰,龙叶.对外汉语报刊阅读中新闻标题的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2).
  [3]王世巽,刘谦功,彭瑞情.报刊阅读教程(上、下册)[J].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
  [4]王佶旻.HSK[基础]阅读理解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6,4(3).
  [5]袁冰,赵延风.HSK 汉语水平考试模拟习题集(初、中等)[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6]白迪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中的新词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
  [7]刘旭.浅谈 HSK 阅读理解要点与汉语阅读教学策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上市公司广告支出披露对内部人收益的影响。我们以2007年到2012年之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无广告支出披露公司的内部人买入收益显著较高
一个班级,如果学风端正,学生就会争分夺秒,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互帮互学,同学之间会形成学、比、超、帮的良性互动局面,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提高。下面,就针对如何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而是因为没有学习目标,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而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导致学习上缺乏动力,成绩得不到提高。对于这类学生,先要进行
我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维修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重要环节,它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起来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并在近几年的改
一、要对学生有爱心,并培养学生的集体感。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也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的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这爱是一种教师发白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有关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许多学生的行为表现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这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往往一部分原因是由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
[摘要]我们的教育目标决定了进行学生人格培养塑造的必要性,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所具有的丰富人文性的特点也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提供了可能。本文即从初中语文教材的具体篇目入手,分析了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势、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学生人格 塑造  一、语文学科进行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势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全力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学习研究之列,对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但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素质的全方位提升。特别是英语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新课程下,自身素质的提高。本文拟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素质,促进新课程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摘要】语文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应试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不但是重点和难点,而且所占的比例也很大。阅读的主要类型是现代文,其次还有诗词等。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为实现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那么,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成为当今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借鉴并应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
通过分析柏树坡煤矿031502综采工作面均压风量设计计算,得出可满足通风要求的风量取432m3/min;经过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的实施、调试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和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