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第一家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海关王家大院,又名山海关民俗博物馆,它坐落在雄伟的“天下第一关”西侧东三条,是一个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个套院,18个展厅,是一个典型明清四合庭院。人院始建于明木清初,建筑布局严谨,风格典雅别致。“青砖铺地叠瓦房,花格窗户映回廊,翠竹摇曳青草绿,燕语蝶舞花凝香”。王家兴盛于清咸丰年间,到光绪年间已成为富商巨贾,占据了山海关的“半壁江山”。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与山海关民俗博物馆的展品,真实再现了古域文化发展的美丽画卷,是滔滔历史长河形成的宝贵财富。
  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几百年,回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脯,从金银首饰到衣裳布匹、烛台灯火、床橱柜桌、枕箱被帐、冠中鞋袜、铜盆器皿、瓷漆杯盘梳洗用具到珠宝珍玩、文房四宝……方春凳、八仙桌、呷老洒、品新茗、啖名吃、聆丝竹,人生悠战尽在百年王家大院。
  
  肩负历史重任 延续古城文脉
  
  自1962年抢修天下第一关箭楼开始在党和政府文物部门的领导下,山海关区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深挖古城文化遗产内涵,将保护和抢救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头等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健全领导组织体系加大文物保护投人,编制古城保护规划,有效实施文物保护,狠抓文保日常管理宣传落实文物法规,扎实做好文物普查
  全方位开展文保科研,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全力打造世界历史名城等工作的开展使山海关古城的保护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2003年8月始到2009年8月。
  


  完成了修缮古城6000延长米城墙工程修复完成了望洋楼迎恩楼钟鼓楼等标志性建筑,改陈了长城博物馆,长城博物馆二期的扩建工程也于2009年6月竣工四条大街街景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如今的山海关已初现长城军事重镇的雄姿!
  
  山海:关天开海岳铸神奇
  
  山海关区地处山海之间,集山、海、关、河湖于一体,青山秀水,绚丽多姿。优越的地理形势,构成了古代严密的海防要塞。山海关城山与海之间的距离仅8公里,长城犹如条巨龙,逶迤群山,蜿蜒东来、将大漠、高山、雄关、大海连为一体,构成了山海关独特的地理环境。从地理上看,山海关确是名副其实的军事要塞。过去的京奉驿道(或称御道)和现在的京哈铁路,京沈公路横贯东西,成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古人称之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早在秦代就已显示出来。后北齐,隋唐直至明清,山海关作为中原通往东北的咽喉要冲,位居要津。明代初年,为加强北方的防务,明朝统治者在山海关修长城,建卫筑关,使山海关成为一座雄关险隘,声名远播。
  
  历史节点上的山海关之战
  
  明末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中的山海关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在此展开了一场撼人心魄的李自成与吴三桂“甲申”石河大战。这是农民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满清入主中原最关键的一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山海关发起进攻,给山海关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从此,列强军队在山海关南部沿海带先后建立“六国营盘”,以图长期霸占山海关。“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后,逐渐开始向榆关(即山海关)增兵,不断进行挑衅和刺探军事情报。1933年,日军的侵略澈起了山海关人民和当时驻守榆关的中国东北军第57军第59旅全体将士的抗日怒火在山海关打响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抢占进入东北的“踏板”,山海关再次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山海关保卫战成为我党我军“进军东北,争取东北”的关键之战,也是控制夺取全中国的战略枢纽之战。
  
  山海关的城市记忆
  
  山海关古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它成为历史上的军事重镇也曾是临榆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物资集散地。胡同,小巷是市民居住区连接着北方的典型四合院、青砖灰瓦、红柱绿窗、亲切宜人。东西大街和南大街铺面建筑林立,形成为山海关古老的步行商业街开放式的柴禾市农贸集市使城内的繁荣景色更添光彩。关城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建筑有兵部分司署,山海镇总兵府等。由于受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和宗教礼制的影响,城内曾建有先师庙(孔庙),三清观清真寺等十余座寺祠庙,建有“维藩首善坊”“节制四镇坊”“进士坊”等40余座牌坊。这些从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成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情况,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长城重镇 军事与建筑的双料明珠
  
  山海关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 381年)。建关设卫以来,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263年的修筑形成了境内长城南起渤海之滨的老龙头,北至与抚宁交界的九门口,全长26公里,由10大关隘、7座城堡、43座敌台51座城台、1 4座烽火台构成的建筑规模,完成了关城、东西罗城、南北翼城、威远城宁海城七城连环,“主体两翼,左辅右弼,前哨后卫,一线逶迤”的防御布局;齐备了滨海长城、平原长城、山地长城三种建筑形式。山海关长城关隘、敌台串联,烽堠星罗棋布;城、台、墙、堠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系列防御设施彼此呼应,前拱后卫,守望相助,互为犄角;城防体系建筑宏伟、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功能明确: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古代军事防御结构佳作,万里长城建筑缩影。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新疆段申遗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往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丝绸之路是典型的文化线路,它把多样的地理和特殊创造联接起来,形成独特的整体。丝绸之路及其环境与不同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相关联,经过地区和区域的不同
期刊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地处祖国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全州地跨天山南脉、昆仑山北坡交汇处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相邻,与吉、塔两国有1195公里的边境线、254个通外山口。全州辖三县一市(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图什市)。  克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柯尔克孜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的发祥地
期刊
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北傍依加依尔山东麓,南依天山北麓,东濒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得名于市区东北两公里处的黑色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克拉玛依正式拉开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序幕,同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完钻喷油,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宣告诞生。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克拉玛依建市,1982年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是新疆两个地级市之一。
期刊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有14个封建王朝建都在今天的陕西境内,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间最长的省份,特别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周、秦、汉、唐就建都在今天的西安市周围。陕西文明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在20.58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分布着52000多处文物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完全统计),其中,古遗址约占50%以上。以历代都城遗址、帝王
期刊
公元七至九世纪,是中华文明的巅峰时期。此时的大唐帝国,其疆域最东涵括几乎整个朝鲜半岛,最西到达中亚咸海之滨,最南抵越南,最北绵延至广袤的西伯利亚。更为重要的是,大唐帝国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更是一个以高度文明辐射八方的文化帝国,帝国的威震八荒,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不如说是文明宣威。诗歌的浸润、胡风的影响、音乐歌舞的盛行、各种文明的输出与输入,在中华大地上生长成一个无比辉煌、无比强盛、无比光
期刊
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以下简称“大明宫保护办”)在2008年下半年,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3.2平方公里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户、城中村村民,集中进行了拆迁安置。这项工作涉及面积广、人口多、情况复杂;而拆迁安置的速度之快、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度高在西安市也是罕见的。  “以事筹钱”的新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近年来,西安市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变“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期刊
特殊的地理环境    山海关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为山海关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构成山海关区特殊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渤海之滨的一个锦绣家园。  山海关区为秦皇岛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河北省的东北隅,属东北、华北、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处,北倚燕山,南临渤海。  山海关区东部和北部与辽宁省绥中县接壤,西部与秦皇岛市海港区毗邻,西北部与河北省抚宁县相接,南襟渤海
期刊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是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大明宫大规模扩修时开筑的。2005年经考古发掘揭露出丹凤门遗址墩台,其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同时丹凤门与唐大雁塔遥相呼应,也构成了唐长安城市的重要景观轴,强化了唐都城的景观特色。  现在实施丹凤门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对唐大明宫大遗址保护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标志意义,同时对西安市完善大明宫-火车站-大雁塔这
期刊
在明代外国使节驿站(高丽、蒙古)遗址的基础上,按照山海关古城保护规划,还原该区域的历史功能,开发建设了仿明清古建的山海假日酒店。该酒店系河北省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由河北省首家五星级酒店河北世纪大饭店经营管理,她是集商住、会议、旅游观光、培训、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四星级庭院式仿古酒店。山海假日酒店旗下设有四家分店和一家旅游大卖场,分别为山海假日酒店、帝景花园酒店、亲亲假日酒店、古城新天地酒
期刊
甲申石河大战    明清政权更替之战  在山海关石河东岸、角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名叫回马寨,传说村庄得名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及发生在这里的石河大战有关。  山海关自古为军事要塞,明末更成为朝廷抵御辽东满族贵族入侵中原最后的前沿阵地,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中的山海关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闯王李白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