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教学目标:
  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3.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数学
  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1、信封2个:1号信封:内装百数表3张; 2号信封:内装表格3张;2、计算器2人一个;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对吧?
  生:对
  师:所以,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儿的游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老师数数,从1开始,每数到3的倍数你就拍一下手。注意:不许提前拍,听明白了吗?准备好了,我要开始数了!
  1、2、3、4、5、6……(开始时速度较慢且匀速,超过20后越数越快)
  (有拍错时)师:为什么会错?
  生:数越来越大不好算了!
  师:是啊!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用百数表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要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打算怎么办?
  生1:找几个3的倍数来研究。
  师:一个很好的提议!但问题又来了,3的倍数有那么多,有大的、有小的,你打算找什么样儿的?
  生2:找小一点儿的。
  师:为什么?
  生3:数小简便算。
  师小结:计算小一点儿的数简便,容易找到规律,真有办法!那么我们就先研究小一点的数。来,请出我们的老朋友——百数表(课件出示百数表)
  1、合作圈数。
  师:请小组长拿出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百数表,同桌2人一张,合作圈出3的倍数,看哪组同桌圈得又对又快!
  学生圈数,教师巡视。
  汇报展示: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们找到了哪些3的倍数?
  生说3、6、9……师操作(课件出示:3、6、9……)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说得真准确!为了方便观察,我们把不是3的倍数的数隐去(课件演示隐去多余的数)。
  2、小组交流,寻找特征。
  (1)独立观察,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些3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独立观察(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2)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师:好,现在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师:(拍手示意)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1:我们小组发现每隔2个数就有1个3的倍数。
  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被你们发现了,真不错!但,这是3的倍数的特征吗?(学生疑惑)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们发现3的倍数都连续加3.
  师:你们详细地说明了自己是如何找到3的倍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是这也不是3的倍数的特征的呀!哪个小组还有新的发现?
  生3:我们发现,这些3的倍数都是斜着排列的。
  师:你能到前面来说一说吗?
  学生走到台前,边指屏幕边说:它们是这样斜着排列的!(课件出示圆圈闪烁)
  师:你们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排列现象,那么在这种现象里面藏着什么奥秘吗?你继续说。
  生3:它们个位上的数字是:6、5、4、3、2、1;十位上的数字是1、2、3、4、5。
  师: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怎么样了?
  生3:个位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十位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3:比如说,6、15、24、33、42、51这一行,个位数6变成5少1,十位上没有数字变成1多1;个位上5又变成4少1,十位上1变成2多1……
  师:我听明白了,个位数少1,十位数就多1,个位数和十位数都变了,那什么没变呢?
  生3:它们加起来的和没有变,都等于6。
  师: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谁能把他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
  生4: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加的和没变,都是6!
  师: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1+5=6……还真是呢,同学们看,有意思吧?真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谢谢你,你请回!
  这句话很重要,我们把它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6)那么同学们,其它斜行里面的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来,你任选一组来验证一下。
  学生独立验证。
  师:说说,你验证的是哪一组?
  生5:第一组,1+2=3,2+1=3
  ……
  教师相机板书:个位和十位上加起来的和是3、6、9、12、15、18
  3、得出结论。
  师:那么,这些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的和3、6、9、12、15、18跟3是什么关系?
  生:这些和也都是3的倍数。
  教师板书: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是3、6、9、12、15、18
  
  师:现在你能大胆地总结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了吗?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生1:一个数是3的倍数,它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就是3的倍数。
  师:真会总结!你能像他这样自己说一说吗?
  生复述。
  4、反例验证,得出结论。
  师:百数表内还有一些数,不是3的倍数,它们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的和会不会是3的倍数呢?来,你们自己找几个算一算!
  生独立口算,教师站立观察。
  师:谁来说说你算的是哪个数?
  生1:91,9+1=10,10不是3的倍数
  ……
  师:不说了,你们算的也是这样吧?你有什么发现?
  生:不是3的倍数,它们个位与十位上的和也不是3的倍数。
  师:真会总结!谁还会说?
  生:这个数不是3的倍数,它们个位和十位上的和也不是3的倍数。
  三、拓展延伸
  师:大家看,百数表以内的数都具有这样的特征,那么百数表以外那些很大的数也有这个特征吗?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课件出示表格)小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出里面的数字卡片发给小组成员2人一张。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迅速用计算器算出表格中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他们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小组讨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开始吧!
  
  师:验证完毕,告诉大家你的结果是什么?
  生1:108,108是3的倍数,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也是3的倍数。
  ……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我们组认为只要一个数是3的倍数,它各个数位上相加的和也就是3的倍数。
  师:换句话说,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对吗?来,大家说老师写,我们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好吗?
  师板书: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五)练习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3的倍数这么重要的特征,现在你能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吗,有信心吗?(课件依次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请你用“√”表示出来。
  761008800163997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3□512□□124
  (六)谈收获
  师: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了新课,回顾一下,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最后,送给大家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课件出示:我没有什么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罢了。)读完这句名言,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为什么一个数各个数位上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问得好!这将是我们下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再见!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布置作业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检查学习的效果。但它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学生和教师的头号问题。一些老师为了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道很简单的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即将行局部麻醉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抽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诊疗的80位择期局部麻醉手术的老年性白
目的 研究探讨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
【中图分类号】G622  一、教材简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教科书第十册33——34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  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
论文摘要:  应用题的解答素来就是学生最头疼的题目,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解题思路(思维过程的顺序、步骤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训练,使学生无从下手。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继而稍复杂的分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成为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改革任务之一,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教学各个环节的支持和配合,很多教师只注重课上的目标设定、导入、提问、探究等环节,而忽视了课外作业的重要性。结合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有效的作业设计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提高素养,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虽然高效作业设计在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