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对虾杆状病毒的超微结构比较及其超微细胞病理的观察

来源 :电子显微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长毛对虾和斑节对虾的杆状病毒病进行研究.在对虾幼体发育的糠虾期之前的各期虾苗未查到病毒,而在糠虾期之后各期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中均查到大量典型的病毒及其包涵体.两种对虾感染的病毒大小、形态相似,认为是同一种病毒,该病毒属杆状病毒科A亚组.病毒颗粒呈杆状,多见单囊膜,少数似见有两层囊膜, 病毒颗粒单个散在核质和包涵体基质中,由核心、衣壳和囊膜三部分组成,核衣壳大小约(3 9±5)mm×(208±34)nm,病毒颗粒大小约(55±7)nm×(273±31)nm,多数囊膜一端稍尖,另一端膨大,核衣壳略偏心.包涵体位于核中,其基质多为晶格状,其中包含不少已完成装配的病毒颗粒.根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程度及核中病毒发生基质和包涵体出现的情况,病毒的致病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虽然作者观察到的病毒颗粒略小于文献报道,但基本认为两种对虾感染的病毒是MBV,其传播途径可能主要通过对虾摄食.
其他文献
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材料,经Sephdex-G75、DEAE-Sepharose Fast Flow、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配基的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玉米螟谷胱甘肽转硫酶(GST).以2,4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分析了水稻剑叶面积(FLA)、倒二叶面积(2LA)、倒三叶面积(3LA)和比叶重(SLW)的2a资料.结果表明,这4个性
用Nitro苜蓿根瘤菌(Medicago sp.)诱导小麦结瘤并研究不同氮源对植株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NO3-和NH4+均能促进植株生长和类根瘤的形成,植株干重的增
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人类DNA的信息正以加速度的方式积累.预计到2005年,科学家将完成对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然而单个人的DNA全序列信息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了
以耐辐射异常球菌为试材, 以 Ecoli 为对照, 用显微扫描电镜和3 H- Td R 标记, 研究了离子注入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与对 D N A 的损伤及其修复。结果表明, 注入离子对细胞存在着刻蚀损伤;中
目的:获得具有高活性的Angiostatin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物质基础.方法:用PCR法从人纤维蛋白酶原plasminogen基因中,获得Angiostatin(kringle1-4)基因,测序验证后,将
以多寄主可移动载体质粒pSUP1011为基础载体,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重级质粒,通过细菌接合,将重组质粒转移到嗜水气单胞菌J-l中。经紫外光检测和SDS-PAGE电泳分析,证实重组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从云南丽江产大紫丹参(Salvia przewalskii Maxim.)的根部分离得到11个多酚类化合物,其中8个鉴定为已知的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咖啡酸,R-(+)-β-D-(3,4-二羟基苯基)-乳酸,迷迭
实验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上进行. 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 每日2次, 每次2 h. 应激组大鼠在接受连续15 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