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化学启蒙的坚实基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三阶段是初中生了解化学科目的启蒙阶段,化学这个神奇的科目在初中生的视野里完全是全新的世界,因此初三学生对于化学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比较强。作为一线化学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开启学生的化学思维、拓展学生化学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启蒙;化学;坚实基础
  多媒体影像展示、化学实验、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步融合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绝佳方法,也是教师教授化学时最有效的策略。多媒体影像演示在目前教学中已是大势所趋,是化学教学普遍认可的有效手段;化学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形成化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一、 多媒体演示
  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模拟可将化学的枯燥理论转化为真实直观的场景;可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为具体形象表现出来;可将微观物质的运动转化为宏观的物质运动;可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更为简单直观地解释。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化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效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还原真实的特定情景,在情景的刺激下如醍醐灌顶,理解了化学现象的变化和所体现的本质。可利用多媒体来突破抽象理论的难点,相关的视频、三维动画进行模拟,把在现实教学中难以表现、晦涩难以展现的现象模拟出真实感,使学生形象直观理解化学难点。还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反复地模拟实验,快放、慢放,帮助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及其主要特征。
  例如在《水分子的运动》中,通过多媒体导入课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图示法展示固态、液态、气态的水分子不同,水分子的运动过程以及分子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演示水的净化流程、自来水生产流程的三维动画,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蒸馏的步骤和净化水的做法。这样就让整节课都变得生动、清楚、形象、有条理起来,对课堂也比较感兴趣,学生也收获满满。
  二、 化学实验法
  化学实验法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教师可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把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验的实践体验。教师要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的综合素质和良好习惯,告诫学生实验过程需要演示预习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实验报告记录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分析、结论的实验意识。教师要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把注意事项全部交代清楚透彻,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在实验中设计问题分级化,在实验中逐步认识物质的现象和变化;在实验后,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回顾总结,在直观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验中善于点拨学生思路,组织小组讨论,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了解,要注意对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二氧化碳灭火》实验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观察法明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再通过实验把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以提问抢答的方式准备相应的实验用品:烧杯、梯形小铁架、短蜡烛两支、火柴、小玻璃片一块、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一只。然后同学们复述实验步骤,实验正式开始:1. 在梯形小铁架上,固定两支蜡烛,放入烧杯中,烧杯内斜放一玻璃片。2. 点燃两支蜡烛。3. 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如同倒水一样,沿着玻璃片倒入烧杯中。4. 烧杯中下方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方的蜡烛再熄灭。观察实验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蜡烛便会由下而上逐渐熄灭。实验得出结论: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颜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因此是扑灭火灾的最常用化学试剂。这样通过实验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三、 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用处广泛,明確了学习化学的目的,学生自然而然产生极大兴趣并重视化学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的奥秘。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化学解决环保、食品安全、护肤品等等方面的问题,用化学知识来治理环境污染、能够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能够有效地护肤。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所以,教师应通过实例反复的联系实践,学生就会在实际应用中对化学产生求知的欲望。
  最后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注重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化学是文科中的理科,既需要理解实践又需要记忆背诵,有些学生面对化学课不知所措,觉得化学课难学难懂,甚至枯燥无味,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标记疑问,课下复习巩固,课外多加练习,尤其注意指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逐步讲解,由易到难,先化学式书写、再化学方程式书写、最后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
  初中化学重要的不只是传授化学基本的概念,而是能在启蒙化学中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实验方法,能够进而对化学保持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学会辩证地思维客观的认识化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夯实化学启蒙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倩.谈初中化学启蒙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138-139.
  [2]李侃.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J].学周刊,2011(23):80-81.
  作者简介:
  黄维,广东省罗定市,广东省罗定市太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课堂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采用此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而且生活化教学方式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获取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文中针对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开展  由于高中政治的教材内容比较枯燥,因此,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摘 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兴趣,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历史课堂上老师如果稍不注意,就会给学生以误导,给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带来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教学;误导;三不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需要关注之处,这里强调“三不能”。  一、 不能为了“趣味”而迷失了真正的历史。  初中历史是个小学科,为了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通过学习生命所产生的光和热来探索生物的深广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无视生命价值、忽视生命之美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针对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出发,探究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分析实现生命教育有效渗透的教学途径,以期对改善初中生生命教育现状有所助益。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必要性;
【背景和目的】 5-Fu首先合成于40余年前,一直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等,其常规剂量为1500mg/m。静脉推注5-Fu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机理已被阐明。希罗达(卡培他滨)为5-Fu的
摘 要:在新课改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为了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有所加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一定要注重强化探究教学。在强化的过程之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式。本文将结合自身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应该如何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之中强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之上,为了满足
摘 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修养。高中是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进而实现他们的教学最终目的。本文将浅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新时代物理教学应该突出教学的灵活性、多变性。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到物理课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基于此,文章将从激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将生活中的经验融入物理教学中,用生活中的事例导课,将生活内容引入物理实验,巧妙设定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等五点加以研究,使学生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巩
摘 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而开放性、合作性、互动性的教学特点,有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课后复习中、实验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特点;对策  2003年,教育部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向进行教学改
摘 要:人教版必修二的《DNA分子的结构》一节囊括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科学史和模型构建活动,本文的设计尝试将二者有机融合,以科学史的学习作为脚手架,让学生自主构建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史;模型构建;生物学素养  一、 生物学核心素养  2017年的课程标准提出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