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与2,4-表油菜素内酯浸种对盐胁迫下荞麦发芽与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提高荞麦的抗盐性.
其他文献
约在唐代,这位美丽的仙子便栖居于秀水明山的岭南.她凌波而来,自远洋跋涉千里落足于此,成为了人们心中“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的遗世仙子.rn晚唐学者段公路踏遍岭南,在《北户录》中挥毫拓进了她的倩影:“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即便是唐玄宗,也从牡丹身上移开眼,分给了她一丝怜爱:赐予虢国夫人的十二盆红水仙,“盆皆金玉七宝所造”.名器养名花,是给予她的无上荣光.
期刊
苗全苗壮是实现棉花丰产丰收的基础,但棉花属于子叶全出土的双子叶植物,播种出苗易受环境条件和播种技术的影响,一播全苗、壮苗的难度很大.棉苗顶端弯钩及时建成和下胚轴稳健生长是棉花出苗壮苗的关键,本文首次以单粒精播调控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中的顶端弯钩建成和下胚轴生长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为核心,系统评述了棉花成苗壮苗的调控机制.棉花种子单粒精播、适当浅播,促进下胚轴伸长、弯钩建成和展开的关键基因HLS1和COP1适时、适量表达,棉苗下胚轴伸长、弯钩及时建成,保证出土并适时展开弯钩和脱掉种壳,正常出苗.单粒精播种子出苗后通
转基因安全管理和标识制度的实施需要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转基因标准物质是获得准确、可靠、可比检测结果的保证.目前,转基因玉米NK603已在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其安全监管亟须制备标准物质.本研究将筛选后的转基因玉米NK603杂合种子和对应的非转基因受体种子,按转基因质量分数为60.0 mg g–1、100.0 mg g–1、1000 mg g–1(理论值)的比例配置了3个梯度浓度水平的转基因基体标准物质.利用二重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
谷类作物籽粒中氨基酸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提高稻米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是水稻育种和栽培的一个重要目标和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水稻成熟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组分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籽粒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植物激素对籽粒氨基酸合成与代谢的调控作用,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环境影响与栽培调控;讨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重点.深入研究花后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时(不同灌浆阶段)、空(籽粒不同部位)分布特点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栽培调控与调控原理,可望获得对稻米氨基酸形成与分布机制的新认识,开发提高精米中氨
采用中SNP160K芯片对丰收24×通交83-611 F2群体252个植株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张由5861个SNP标记组成的全长为3661.46 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定位到7个株高QTL,每个QTL可解释2.56%~10.41%的株高变异.qPH-6-1具有最高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和显性效应,可解释10.41%的株高变异,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72和18.94;qPH-18-1贡献率次之,可解释9.64%的株高变异,但具有最高的加性效应,达-12.42.在
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根系的生长状态会直接影响棉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对非生物胁迫的抵御能力以及产量.本研究选取220份陆地棉栽培种组成的自然群体和以鄂棉22为母本、3-79为父本获得的325份材料的海陆导入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对自然群体和导入系群体的根系4个主要表型性状(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和侧根夹角)进行采集,并结合基因组重测序对自然群体的4个根系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群体材料的4个根系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导入系群体材料的4个根系性状呈偏正态分布,导入系群体根系各指标的平
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水稻中S-腺苷-L-甲硫氨酸合成酶OsSAMS1参与了水稻衰老相关的进程,我们实验室前期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OsSAMS1基因的表达水平受稻瘟病菌诱导后明显提高.然而,OsSAMS1是否参与水稻的免疫反应,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野生型ZH11为背景材料,通过构建OsSAMS1基因敲除突变体来探究该基因在水稻抗病中的功能.结果表明,OsSAMS1主要在水稻叶片中表达;且其表达明显受稻瘟病菌侵染所诱导.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SA
bHLH类转录因子TT8具有调控植物类黄酮合成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法,在芥菜型油菜紫叶芥中获得了2个TT8拷贝,分别命名为BjA09.TT8和BjB08.TT8,它们分别编码521和517个氨基酸.定量表达分析表明,这2个拷贝在叶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茎和根中,且都响应茉莉酸(JA)信号,在50μmol L–1的茉莉酸甲酯处理0.5 h后表达量均达到峰值;利用毛状根体系过表达发现,BjA09.TT8和BjB08.TT8分别可使紫叶芥和绿叶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的毛状根中总黄酮含量升高,同时对类黄酮合成基因
S位点是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的关键位点,控制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识别与启动.为明确甘蓝S位点基因SRK和SLG的S域和SP11/SCR编码序列密码子的使用特性,利用Codon W、SPSS软件、Python程序和EMBOSS在线程序分析甘蓝41个SRK、36个SLG和11个SP11/SCR等位基因的偏好性,同时通过中性绘图、ENC-GC3绘图、PR2绘图及多元统计分析探讨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原因,并利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蓝SRK、SLG和SP11/SCR基因编码序列富含A/T,密码子偏
气候变暖及大气CO2浓度升高成为全球共识,由此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并对大豆生产带来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大豆表型和叶片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阐释CO2浓度升高、干旱及其交互条件对大豆基因表达影响,明确CO2浓度升高影响大豆耐旱性的调控途径,并在两个不同遗传背景品种中验证,从分子水平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豆抗旱育种提供理论参考.表型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并缓解干旱胁迫的负面效应.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到89个CO2响应基因,KEGG分类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