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着力点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课文的训练,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沟通交流、言语思维等综合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朗读兴趣


  朗讀,粗略地看就是读课文。如果学生不能从朗读中感受到趣味的话,肯定会失去读下去的兴趣和动力。破解这一难题的策略就是教师从单一的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朗读课文是自己学习的需要,不是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如《火烧云》这篇课文以“变化”为核心描绘了火烧云在颜色、形状等方面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如果教师将这种变化和美感通过讲解告诉学生,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的朗读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时,有位教师激励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第1、3、4、6自然段内容,从中找出一个共同的词语,并说这是打开课文阅读的钥匙。在这样的学习要求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朗读的兴趣也很高。学生读着读着,眼光聚焦在“变”字上;获得成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接着读其他的自然段,看看谁能够从中也读出“变”这个词来,并思考自己是怎么读出来的。相对来说,学生的朗读要求提高了,需要一边读一边从字里行间去寻找与品味,才能读出“变”的意味来。读着读着,学生果然从不同角度读出了各个自然段中的“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醒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来体现课文中这些丰富复杂的变化,学生又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朗读练习之中。

二、渗透朗读方法


  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渗透朗读技巧。因为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或者用示范进行对比,或者简单地让同伴互评好不好,而不是解决影响学生朗读水平提高的问题,如表达温柔的轻声低语用什么节奏,表达激昂的情感需要强调什么词语等。
  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通过对话描写体现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与品质。很显然,对话需要通过朗读才能体现出不同角色说话时的内心活动。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下功夫指导学生读好对话。课后练习安排有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训练要求,落实这一要求的重点,并不是分角色读一读就能够达到要求,那仅仅是走个形式而已;如果不借助对话的具体内容把握角色在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和内心感受,对话肯定会显得苍白无力。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训练的:在学生熟读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合上课本,用课件将对话内容呈现出来,省去了提示语的内容,让学生读读这些对话,说一说这些对话分别是谁说的,是用什么口气说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如何用朗读把对话的用意表达出来;同桌之间互换角色练习对话,互相评价谁能够通过朗读把握角色的个性特征。这样的朗读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践行朗读实践


  朗读能力不是教师教的结果,而是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习得的。正因为如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大量朗读实践中获得发展。
  如《秋天》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提出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的朗读要求。许多教师认为这需要向学生讲授“一”的朗读变调知识,其实不然,不要说一年级刚入门的学生不适宜讲授这种知识,即使讲了学生在具体朗读的时候也用不上。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感觉上形成固定的模式:如“一片片”“一会儿”中的“一”读的是第二声,在“一群”中的“一”读的是第四声,在“排成个‘一’字”中的“一”读的是第一声。这样,以后再遇到与“一”有关的类似词语结构时,学生会受固定模式的影响,自然地发出不同的声调来。这就是在朗读实践中把握朗读规律最好的例证。当这样的朗读知识积淀得越来越丰富时,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就获得了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方略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训练学生掌握适当的朗读技巧,通过大量朗读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音乐产业正在经历着传统模式的转型,即从以磁带、CD-ROM等为音乐主要载体的实体模式,向以数字音乐为主的“PC端浏览器+MP3”等网络数字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较所具备的特性也使得其版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对现存版权制度提出新的挑战。美国《音乐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无疑被视为当代最重要的音乐版权立法改革,开辟了数字化时代音乐版权保护的新篇章。文章解读了美国《音乐现代化法案》在音乐作品传统许可模式上进行的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剖析了法案如何对音乐版权保护进行现
中国诗坛历来有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唐诗重性情,以形象韵味取胜;宋诗重说理,以议论理趣见长”,这已成共识定论。除词作之外,苏轼作为诗人也颇有成就。他的诗作,把“理”与“趣”结合起来,给人以启迪和审美感受,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他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可以读出“理趣”盎然的诗句来。  一、移情入理,在咏物中蕴含“理趣”  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每到一处都饱览当地风光,深受启发而感悟人生。于是他笔下的
期刊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重庆市江津区海汇小学校一直坚持培养能适应未来生活、生存的现代人。因此,我们密切关注小学这一生涯教育幻想期和兴趣期,以课程建设理论、生涯教育理论和具身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小学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的结构框架,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评价体系,并利用学校紧邻五馆三中心、各行政部门、双福工业园区的优势,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生涯启蒙教育。基于此,我们组建了课题组,针对“小学具身化
期刊
[开开心心——阅读]  那年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我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期刊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双线组元被视为重要突破,双线中的一条线索就是语文要素,又分为两个层面即指向阅读和指向表达.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要素中指向阅读和指向表达竟然成了两张皮,
期刊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然而,在科技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冲击。各国在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国家主权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对立,调和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有机统一起来,对各国的国家主权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国际间开展广泛合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教材的编者也将语文素养中的各个要素融入各个单元的教学中,以此强化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要素”的指引,将“语用”落实在实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语用审美及文化素养。一、合理创设语境  在教学中,创设语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中。为了将语用知识在教学中落到实处,教师在创设语境时就应严格依照文
在《赤壁赋》中,作者苏轼从个体角度和宇宙角度来看待悲喜,其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站在个人角度来说,个体会由于生命的消逝而感到渺小、无奈、孤寂,但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生生不息,延续不断的,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其参与宇宙的各种活动,在宇宙演变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这又是值得欢喜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人也是永恒的,因此就没有必要伤春悲秋。《赤壁赋》中苏轼与客的对话实质是作者内心的矛盾斗争
期刊
课后习题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巩固、检测和拓展,是教材编者意图的体现,也是指导教师研读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既重视基本功训练,又注重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训练。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的课后习题中大多都有一道语言表达训练的习题,且编排体现了由句到段、由说到写、由仿写到创编的特点,这样的编排方式,清晰地呈现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三个阶段——积累、理解、运用,各阶段相互交替,
荣获第31届最佳原创音乐奖的35毫米遮幅宽银·幕电影《老人与海》,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该作品的主题启发教育人们,必须学会勇敢直面人生,学会相信自己。激励人们直面命运,勇敢战胜生命中的一切艰难困苦,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