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织起学生飞翔的双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课上,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语文教育新观念。“自主探索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让学生运用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开发自身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优化自身素质。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就是要把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改为主动学习。我国著名学者庞维国这样定义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立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基于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1.导语激趣
  精彩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在执教《麦琪的礼物》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圣诞前夜,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妻子正在为无钱给丈夫买圣诞礼物而痛苦。她时而站在窗前,呆呆地看着灰蒙蒙的后院;时而站在镜子前,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她要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因为导语既提示了课文内容,又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因而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迫不及待地朗读课文。
  2.活动激趣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能力和特长的机会,让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每次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语文活动,作为本学年的重点开展,如读名著、辩论赛、走进自然、走近科学、演出课本剧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都在活动后写出了具有深刻感受的活动日记。
  3.结语激趣
  一个恰当的结语可以为学生展示广阔的阅读平台,让学生在这个阅读平台上自由徜徉。在执教《变色龙》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结语:“这篇小说通过精彩的对话,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极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高度称赞契诃夫的作品:‘我以为没有一篇是可以一笑就了的。’高尔基也赞扬他:‘只须一个词就创造一个形象,只须一句话就可以创造一个短篇故事。’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的其他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等,再次感受契诃夫这种独特的非凡的艺术魅力。”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学生就自主阅读了契诃夫的多篇小说。
  二、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随意性、盲目性。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会学”。
  1.指导学生朗读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语文教学非常重要。朗读方法的指导要因文而异,如读《雨说》,我引导学生读出轻柔喜悦的风格;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引导学生读出哀婉低沉的语气;读《岳阳楼记》,我引导学生读出豁达激昂的豪情。学生在这样的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感悟,体会到了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指导学生写作
  写作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作文课上,我更多地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从命题要求到批改评讲全由学生独立完成。这其中,我在文题的选择、思路的分析、评改的要求等方面都对学生进行了精心指导。如果离开了这些指导,学生的写作就会华而不实。
  三、培养学生习惯,让学生“坚持学”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强的毅力。
  1.培养自由发问的习惯
  自由发问是一种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表达的学习方式。它切实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每学习一课我都会安排学生自由发问的环节。如学习《范进中举》后,有同学提出: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什么区别?它是不是科举制度的继续?诸如此类的发问让我们看到了创新思维的光芒在学生身上闪烁。
  2.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自主阅读是一种完全让学生自己选择、感悟的阅读方式。其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每周我都安排一节自主阅读课,由一名同学负责,让其他同学把事先阅读的文章读出来,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说出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寻访名人足迹,进行哲理思辨;感受亲情温暖,领悟生命价值。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树立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的意识,还需要教师把这种思想深深地根植于教学的每一寸土地,让学生的能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健康发展,让学生的智慧在这片蔚蓝的天空中得到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我是一位农民出身的老师,从小跟着父母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长大,知道一些种庄稼的道理。管理树木用铁锹挖坑、施肥、浇水,管理烟草、苗香、葱要用像绣花针一样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清除杂草,否则会伤及幼苗,功亏一篑。细心品味,教育学生也是这个道理。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工农业现代化的实施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使人们的就业压力加大。为了使子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幼儿早期教育、胎
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影响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储备问题,而是是否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有学习的興趣、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大背景下,在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
摘 要: 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学好语文。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赏识教育 激励  赏识教育有作用,但只赏识而不批评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使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保持七年级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学 学法指导 求知欲望 情感需要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时,可能对英语都有浓厚的兴趣,可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如何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学  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英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政治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综合探究课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与实践。在高中政治教材中,综合探究的设置是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和延伸,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随着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教师素质的逐步提高,高中政治课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通读陕西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不难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学会运用“中心词”定位法,准确把握每一篇文章的“中心词”,那么就可以轻轻松松、事半而功倍地破解,并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如何运用“中心词”定位法解读2013年陕西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呢?  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词可以充当一个句子或段落的中心词。一般而言,中心词分为客观中心词和主观中心词。客观中心词通常是由名词或代
摘 要: 针对中等学校或成人学校升级为专科院校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从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建设四方面探索新建师专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领导能力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在当前的高校改革过程中,中等学校或成人学校升级为专科院校是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革。在改革的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提
摘 要: 作者认为,有效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有激情的,能够引导学生乐学、爱学,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能力获得提高的课堂,“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标尺。对于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作者从课前预习、课中导学、课外延伸几个环节进行尝试,重于有效。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有效性 课前预习 课中设计 课后延伸  新课改实施了好长时间,对于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我内心充满困惑,面对一双双天真
摘 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些人员往往带着子女一起来到城市,当他们进入新的环境、新的学校,接触新的同学朋友时,适应性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某小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等教育适应性问题的现状、相关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初等教育 适应性问题  杭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近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本文通过对当前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和当今儿童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的分析,以及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提出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关注孩子情感的成长,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本文探讨了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德育 完美人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这个学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