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肌肉牵伸治疗臀中肌综合症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臀中肌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臀中肌综合症85例,并与同期采用以传统推拿为主治疗的85例进行比较,观察其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8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臀中肌综合症明显优于单纯传统推拿手法法,且疗程短,能较快速缓解患者痛苦。
  【关键词】臀中肌综合症;推拿;肌肉牵伸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68-01
  
  
  【臀中肌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动之初皆感疼痛。劳累、冷、湿时重。疼痛半数可扩散至大腿外侧,少数可感小腿外侧不适,但无明确节段分布。有时可有同侧下肢惧冷、发凉、麻木或蚁走感。多数为慢性发病,约1/5可为急性发病。体检时直腿抬高可有臀部疼痛,多无典型放射痛,加强试验阴性。扪诊可发现臀中肌中的激痛点,或有痛性筋束。激痛点可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中肌前、中、后部。按压激痛点或痛性筋束可复制与平时相似的局部疼痛及下肢的扩散痛。
  【诊断】本症的诊断依靠局限于臀中肌内的压痛点或激痛点,无神经根性刺激症状,无真正的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局限于臀部痛,小腿的神经系检查阴性。本症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区别。梨状肌综合征的压痛点较低,梨状肌牵拉试验阳性。臀上皮神经的末梢常自臀中肌表面的臀筋膜穿出至皮下脂肪中,穿出点易受卡压,虽产生相似的疼痛,但后者较浅在。我科采用推拿结合肌肉牵伸治疗臀中肌综合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170例臀中肌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98例女72例,每组85人,年龄段在20岁到60岁之间,结合病情均匀分配。
  1.2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臀中肌综合症诊断标准;②自愿配合分组治疗;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根据患者的疼区疼线可在臀中肌分布
  区找到治疗点,运用“邵氏增力点压手法”作用于治疗部位。下肢疼线运用舒筋活络手法,顺筋理按,力量以舒服耐受为度。1 次∕日,60min ∕次。
  1.3.2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放松臀中肌后让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内收跨国对侧下肢足底平放于治疗床上,治疗师站在患侧一手置于患侧膝关节处,一手置于患侧髂骨上,把患侧下肢向健侧按压在患者感到适度酸胀的位置保持30~60S然后放松,5次为一组,每天一次,10天一疗程。
  1.4疗效判定:①痊愈:臀中肌及腰腿部疼痛不适感消失,肌肉硬结及条索消失。②改善:臀中肌及腰腿部疼痛不适感基本消失,偶有不适症状,肌肉硬结及条索减轻或消失。③无效:臀中肌及腰腿部疼痛不适感仍然存在,肌肉硬结及条索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3. 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 χ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0. 05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04 < 0. 05) ,( 见表1) 。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85 60 20 5 94.1
  治疗组 85 40 30 15 82.3
  2.2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由于臀中肌所处的位置和功能,人们日常活动中易造成此肌损伤。组织变性挛缩,出现局部的增厚、僵硬及团块样等病灶反应。又可挤压牵拉相邻的梨状肌而间接地挤压牵拉梨状肌上下孔的神经血管,出现下肢痛麻、发凉等类似于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还可以向前至髂前上棘牵拉缝匠肌而间接引起膝关节内侧缝匠肌附丽区酸困疼痛,类似于膝关节的病变;向下至坐骨结节牵拉半腱肌、半膜肌或股二头肌附着部而引起大腿后侧的紧痛症状。肌肉牵伸技术能更好更直接的作用与改善肌肉柔软性和协调性,缓解肌肉僵硬不适。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推拿结合肌肉牵伸对比单纯推拿治疗臀中肌综合症疗效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进行ICU诊治和监护的整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ICU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本组48例患者有10例治愈,24例有效,10例因为治疗无效而死亡,病死率为20.83%,其中还有4例选择转院和放弃治疗。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ICU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临床特点,为了减少误诊率。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68±3.5)岁;病程6—8年。与同期收治的另外40例非甲亢老年患者相对比,验证误诊率。两组甲亢患者性别、病程和临床症状等基本相似,有其可比性(P<0.05)。结果:本次40例老年甲亢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龙藤筋骨片治疗老年骨质增生性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骨质增生性腰椎病老年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龙藤筋骨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抗骨质增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1周、2周、3周、4周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分别为(4.54±1.52)分、(3.78±0.61)分、(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疑似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DUS)同步测试研究对象。观察两种测试方法诊断结果。结果88例者经两种方法检查后,DSA检查显示77例患者颈动脉狭窄,其中颈内动脉狭窄65例,颈总动脉狭窄12例,血管超检查显示75例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共收治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镇静、吸氧、退热、保证充足睡眠、支持等一般治疗方法;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再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并采取强心、利尿药物,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结果:达到80.0%的治愈率,20.0%好转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达到100.0%的总有效率。结论:对于小儿支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肾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一2014年1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65—250min,平均为(106±43)min;术中出血量为5O~450ml,平均为(130±68) ml;住院时间6—20d,平均为(10.5±4.8)d。其中1例患者由于肿瘤直径过大(>7 cm)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灌肠联合用药治疗5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0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美沙拉嗪灌肠剂,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是62.0%、92.9%,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X2=11.245,P=0.001);对照组中出现了2例
期刊
1病例报告  患者,27岁,G1P0。因停经2月余,下腹坠痛伴阴道流血3于2012年4月25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2月15日。1月前因停经40天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自诉手术顺利,术后1周阴道流血停止,绒毛情况不详。3天前无诱因突发下腹坠痛伴阴道流血就诊我院,门诊以“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急诊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贫血貌,血压80/50 mmHg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效果。方法:选取372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合理运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等分作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它们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95.7%(89/186)明显优于对照组74.2%(79/1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时,结合患者病情予以针对性治疗,同时严格控
期刊
【摘要】目的:对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泻治疗的10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蒙脱石散单独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程度和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对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
期刊